鄭之偉
摘要:在新時期,我國的畜牧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投身到畜牧業的發展中。與此同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養殖場,并且一些養殖場的規模也相應的越來越大。但是在實際的畜牧養殖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動物在發生疾病、流感時,如果治療不及時,很有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中的難點。
關鍵詞: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基層畜牧
引言:基層畜牧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動物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但基層養殖戶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直未能樹立起正確的防疫意識,影響了養殖質量以及產量,極大地增加了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需求[1],因此,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工作措施,以有效改善養殖防疫現狀,提升養殖生產水平。
1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1.1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的落實
在畜牧業的養殖工作中,無論是獸醫還是動物,做好疾病防控措施,才能保障工作更好地開展,必須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疫病調查和記錄,將對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落實到具體的管理工作和規劃中,有效提高防疫工作的實際成效,確保畜牧產業的安全開展。
1.2防疫基礎設施的設置
在開展基層畜牧獸醫動物的防疫工作中,基礎設施建設的使用和接觸是必不可少的,與防疫工作能夠取得成效有著必不可分的重要關系,因此,完善防疫基礎設施的設置和建設,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
2當前基層畜牧獸醫工作面臨的問題
2.1規章制度不完善
畜牧獸醫工作涉及面廣,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其他相關知識方面不足,仍需健全防疫體系,在遇到較大疫情時無法及時做出判斷并提出解決方案。畜牧、商務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不足,各部門之間沒有良好的聯系,出現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影響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的工作進展,從根本上影響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水平。因此,要建立健全的防疫系統,統一應對措施機制,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整體效果,實現畜牧養殖發展目標。
2.2基層畜牧基本設施建設工作不夠健全
目前,還是存在很多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站設備不夠齊全的問題,導致發生疫病時,無法及時使用設備開展防治工作,加上管理制度和設備設施的不完全,造成畜牧養殖業大量工作人員的流失,員工更新速度太快,對防疫設備的使用和防疫工作的認識都不夠全面,影響到整個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有序進行。
2.3動物防疫意識薄弱
畜牧獸醫人員的宣傳指導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很多養殖場戶并未認識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在疫情高發期間往往不重視,導致成年動物防疫后出現各種問題,使疫情防控無法有效實施。一些養豬戶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做必要的免疫接種,或者不愿意過多將資金運用在消毒方面[2]。但動物一旦生病,藥物投入會更高。其次,由于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發展有限,部分地區養殖場戶對抗生素和藥物知識知之甚少,抗疫藥物不合理使用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稍有不慎,家禽疾病加重或出現其他疾病。對抗生素藥物的應用過程不了解,如由于疾病的病因和原理不同,用藥方法和數量也應不同,導致大量抗生素使用后并沒有起到作用,使畜禽病情加重,增加了檢測難度。
3加強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3.1完善疫病預防機制
在基層獸醫站的防疫工作中,通過對工作情況的調查發現,對于疫病前的預防工作不夠重視,比較容易弱化這項工作的作用。同時,往往在已經發生了疫病時再采取對應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就已經對養殖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且對于一些暴發性的動物疫病,在控制時將會更加困難,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由此可見,預防措施的制定與落實意義重大。第一,基層獸醫需要肩負起自己的防疫重任,對區域內養殖場的養殖行為進行監督,要使其能夠做好對養殖環境的清理工作,并且要按時進行消毒。在疫病多發期,或者天氣比較炎熱的季節,要提高消毒頻率,保證養殖戶能夠將規范性、可行性融入到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第二,對于養殖場中的動物,要根據情況對其進行接種,并且要按時進行接種;第三,對于一些基礎性的防疫知識,基層獸醫要向養殖戶進行傳達,保證在發生疫情時,養殖戶能夠在第一時間采取緊急措施,從源頭上控制疫病,從而避免產生損失。
3.2加大資金投入
動物防疫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難度較高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但是通過對大部分基層畜牧獸醫站的了解發現,資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難以滿足防疫工作的真實需求。在實際的動物防疫工作中,要提高工作中的主動性,在不斷的工作中總結經驗。有關部門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根據原有資金投入的情況,加大資金投入的比例,為動物防疫工作的進行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使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更加規范,向科學的方向發展。此外,還可以擴大資金的來源渠道,向社會上的其他組織尋求幫助,為防疫工作更好的開展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3.3加強對基層免疫工作的關注
目前,雖然鄉村振興等政策的推行讓農村環境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各地農村的畜牧養殖依然以個體養殖為主,這種養殖模式具有管理粗放、設施簡陋的特點,難以支持標準、有效的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而傳統養殖模式的普遍性,也體現出了養殖戶對免疫工作的不重視。為此,應加大對基層免疫工作的關注,并積極督促、幫助養殖戶做好免疫工作,以改善上述情況,防止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的發展形成限制。在此過程中,獸醫機構應當嚴格遵循《2020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3],深化口蹄疫、禽流感等傳染快、危害大的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同時,也要逐步完善免疫檔案,爭取養殖戶的配合,以構建出一個高效的免疫屏障。此外,在春秋兩季的動物疫病高發期,需開展“大消毒、大清洗”工作,并對農村養殖環境予以無害化處理,突出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保持對基層免疫工作的重點關注。
3.4做好突發疫情應急處理
就目前來看,防疫工作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疫病易發季節期間,很可能會出現突發性的動物疫病流行情況。為此,在防疫工作中,也要提前做好應急處理準備,以便于在疫情突發時,予以有效的緊急處理,深入優化防疫工作效果。在此過程中,需成立一個突發疫病工作組,并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前制定出突發疫病處理預案,同時,定期組織該工作組,進行突發疫病的應急操作演練,以及應急操作技術培訓,由此強化基層獸醫的突發疫病應急處理能力。此外,還要注意,設置一個儲備系統,保持防護用具、消毒藥品的充實狀態,時刻做好應急準備,而且也要規范疫情報告程序,保證報告流程的簡潔、高效,以便于在突發疫病問題出現時,其具體情況能夠被第一時間上報,增強應急處理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發展畜牧業過程中,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全面認識畜牧業的發展狀況,建立和完善畜牧獸醫工作,作為防疫人員,需要充分學習最新的防疫技術,加強對動物的管理,確保動物能健康成長。根據不同動物疫病的發生情況和實際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不斷改進防疫水平,實現畜牧獸醫工作適應時代發展,切實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為畜牧業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其木格.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探討[J].甘肅畜牧獸醫,2020,46(19):49-50.
[2]馬連祥.關于加強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促進畜牧業發展地探討[J].吉林畜牧獸醫,2021,40(9):131-132.
[3]宋桂芬.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途徑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21(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