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
摘要:介紹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意義及現狀,發現存在推廣措施不完善、農村設施不完備、科研成果與農村種植情況不符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健全農業推廣體系,優化技術推廣過程和加大科研投入的措施,期望科研成果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廣,以幫助玉米種植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引言
玉米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等。是一種外來農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因此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提高玉米種植產量,對推動玉米種植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現狀
我國是農業大國,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在我國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政策不合理等多種原因,技術只是被局部地區小規模的應用,未能得到真正的推廣。
1.1推廣措施不完善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需要科研部門、政府及農民的密切合作。但這三個部門間日常聯系較弱,信息無法在三個部門之間高速流通,導致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阻礙重重。
1.2農業設施不完善
現階段,很多農業地區發展較為落后,農業生產工具通常達不到高產栽培技術的要求。
1.3技術研究與實際種植情況不符
科學研究經常在比較精密的環境中進行,即使有實驗田模擬過程,但與實際種植情況依舊有很大差距。很多實驗中精確條件農民種植時無法應用。同時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接受程度不同的狀況,相鄰的兩塊土地中可能只有一塊采取了高產栽培技術,這會使很多措施如病蟲害防治得不到應有效果,技術推廣受阻嚴重。
2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2.1健全農業推廣體系
健全農業推廣體系是玉米栽培技術推廣的重要保障。
2.1.1加強各部門間的聯系。政府要發揮好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間部門的作用,加強與科研部門的聯系,對科研部門采取足夠的關注,派遣技術人員對新成果學習,要加強與農民的溝通,派遣固定人員常住農村,對農民在技術推廣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解決。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向科研部門反映。同時政府要促進科研部門與農民之間直接聯系,一方面,使農民更快地吸收科研部門的階段性成果進入優化種植模式,提高生產;另一方面,讓科研人員可以拿到生產的過程中的第一手數據。
2.1.2加強對下鄉技術人員的要求。政府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在技術人員選拔過程中要盡可能選取參與過玉米種植的人員,保障技術人員可以將學習成果與實際生產相結合,避免紙上談兵的現象出現,造成技術實施效果差、甚至玉米減產,使農民對高產技術產生恐懼和抵觸心理。同時,技術人員下鄉時要經過科研人員主持的考核,保證技術人員真正了解高產技術,能對農民生產進行專業指導。技術人員還要定期進行培訓,保證技術人員能夠始終掌握最先進的生產技術,讓玉米生產一直在尖端科技的帶領下前行。
2.1.3加強宣傳力度。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不是在政府強制下、技術人員管理農民進行。而是要尊重農民意愿,農民主動參與,技術人員配合實施。所以政府要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的宣傳力度,如各地區電視臺,宣傳高產栽培技術的優勢,使農民對高產技術有充分的了解。
2.1.4采取分級管理。為保證高產技術推廣更有效的進行,可將責任逐級下放,落實到各鄉鎮政府手中,并設計推廣目標,明確推廣責任,對未能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要有處罰措施,促進各級政府人員積極為技術推廣做貢獻[1]。
2.2優化技術推廣過程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深要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分步進行,以農民需要為基準緩慢推進,以幫助農民解決需求為準,逐步引導農民全面接受玉米高產技術。例如,針對落后地區,可以在第一年推廣合理密植、合理補種與部分生態防治技術,使該地區玉米產量有部分提升,增強農民的信任感;對于集約管理較高的地區,可以推進其更換肥料、采用全新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在第一年取得效果的基礎上,第二年嘗試推進農業設備更換。并以集約化程度高的地區影響落后地區,使其逐年接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對于無力更換農業設備的地區,政府可提供一定的補助。不在一開始就由政府幫助更換設施是避免由于農民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接受程度不高,使設備沒有得到應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2.3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科學研究雖然是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但其研究標準為國際最高水準。所以科研成果在具體實施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中使用某種藥品在我國大規模推廣成本過高。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進步需要多種其他科研成果的配合,所以要加大相關技術的科研投入。
2.3.1尋找企業共同投入。我國科技發展迅速的原因是科研的人均成本比發達國家還低,導致科技投入可以快速收回成本。所以在加大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投入時,要尋找受益企業,與國家共同投資,分擔政府資金壓力,使政府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村生產環境,促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2]。
2.3.2促進科研成果滿足農民需要。農業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地域影響,要促進科研人員更多地與當地農民接觸,了解當地玉米種植存在的問題,了解農民切身的需求,從農民角度進行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當地特色;同時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總結的辦法是科研人員的寶藏,對這些辦法進行深入的分析有時可以找到全新的研究方向,促進科研的進一步發展。
2.3.3建立實驗田檢驗成果。對科研人員得出的結論要先在當地建立試驗田進行試驗,確保種子更新與技術改革適合當地的自然狀況。試驗田選擇要有足夠的面積,保障試驗結果的普適時。對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進行針對性優化,使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時有更好的作用。同時試驗過程也是對技術人員技術檢驗的過程,進一步確保技術人員對高產技術的掌控程度。
3結語
玉米是四川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之一,玉米產量不僅能保證農作物總產量,對養殖業與工業都在很好的支撐作用。推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對促進四川整體農業發展與保障四川經濟快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巖.淺析玉米生產現狀及高產栽培措施[J].農家參謀,2019,(22):98.
[2]伍有生.南方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措施分析[J].吉林農業,2019,(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