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華
摘要:我國農業在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農業機械化程度和農業種植技術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而不斷提升與改進,并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積極應用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生產以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
關鍵詞:現代農業;機械化;農業種植技術
引言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結構中的基礎性產業,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能夠極大程度改變國民生活條件。基于此,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應當積極且深入地研究農業機械化,以便將其科學地、合理地應用于農業種植技術中,將勞動力生產轉變為機械生產,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促進農業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1農業機械化應用農業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1.1地區差異問題
農業生產是一項非常依賴生產經驗和技術的活動,會受到土壤條件、地形條件、氣候條件等方面的影響。我國是地大物博的國家,國土面積非常大,不同地區在氣候條件、地形條件及土壤條件等方面均存在差異。這就意味著不同農業生產對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需求不同。這種情況下,研究統一規格、統一功能的農業機械設備并不能適用于各個地區的實際種植需求。相應的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種植技術中的應用程度有限,未來在研究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區域差異性問題[1]。
1.2小農種植問題
目前,我國還有很多地區采用小農種植的農業生產模式,這種形式阻礙了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對于小農種植農業,一般的農業種植技術就可以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如若非要使用農業機械設備,農業機械設備的購置與日常養護與維修會增加農戶經濟負擔,同時農戶也缺乏農業機械設備使用與養護技術,農業機械設備無法進行廣泛應用,從而影響了農業的生產效率。
1.3農業種植現代化思想缺乏
新型農業種植思想的缺乏,造成農業機械化發展受到阻滯。部分農民在市場農業生產生活中利用機械進行生產,改變了自身傳統的生產想法,但是往往由于大型機械設備價格較為昂貴,進而放棄,仍然選擇傳統的人工農業種植或者選用半機械化半人工化技術種植。很難有效增強農業發展速度,同時降低了農業經濟效益。部分農民開展機械化種植過程中,由于設備使用時間長,缺乏有效保養,影響設備使用年限,同樣使農業種植技術機械化推廣受到影響。
1.4專業人才缺失
實際上,要想使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種植技術中廣泛且有效地應用,還需要配備優秀的、專業的技術人才,以便他們參與農業機械化設備研究、為廣大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但從近些年農業方面優秀人才培養與應用的實際情況來看,專業人才缺失顯現比較嚴重。一方面,高等院校農業自動化專業設置較晚,諸多高等院校還沒有形成健全的、科學的農業自動化教學體系,相應的農業自動化專業教學的有效性、可行性不高,其所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數莘莘學子來自農村家庭,他們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的目的是擺脫“農門”,因此很多學生都不會選擇農業自動化專業;而城市戶口的高校畢業生更是不會選擇農業相關崗位。這就造成了農業生產方面所需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2]。
2現代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種植技術中的應用策略
2.1加強農業機械化設備改良創新
農業機械化設備改良創新,對于農業種植過程中機械化水平深入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傳統農業種植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而人工種植、半機械化種植技術同樣會對農業經濟增收增產產生影響。化肥應用無限制、水資源灌溉無節制,同樣會造成農業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還會在農產品加工過程中導致農藥殘留超標、農作物不合格等情況,嚴重影響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農業機械化設備改良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著手。一方面,需要形成農業種植中的選種、種植、經營、收獲、生產、加工等為一體化的大型設備;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其機械化性能,可以滿足不同區域內,不同農作物種植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業種植發展與機械化建設有效關聯,提高農作物種植水平保障農民增產增收。
2.2加大扶持力度
推動農業發展,需要政府和當地農民的共同奮斗。但目前,農業機械化在小農經濟模式下難以普及,阻礙農業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方面應當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頒布實施一系列惠農政策,以便刺激當地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另一方面,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要扶持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與應用,比如落實農業機械化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逐漸了解并正確認識農業機械設備應用的重要性,改變他們傳統的農業種植觀念;積極創設農業機械培訓活動,讓農業技術人員介紹、指導農民群眾應用農業機械設備;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群眾應用農業機械設備進行農作物種植[3]。
2.3強化農民科技意識伴
隨著農業機械設備在部分農村地區的引進與推廣,各類先進的機械設備得以被大范圍應用,農民群眾通過見證與實踐操作之后,就會深刻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農作物播種的過程中,倘若只采取人工播種的方式,就會造成種子浪費的情況出現。在使用機械設備播種后,便可以有效控制種子的浪費程度,確保播種更加均勻,農民群眾不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勞動,仍然可以產生良好的播種效果。另一方面,在了解機械化操作的優勢與好處之后,農民群眾便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樂于主動學習相關農業設備的操作方法與維護知識,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農民群眾的機械操作水平,有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形成良心循環,深入人心。
2.4加強政府職能拓展與優化
農業種植技術發展和現代農業機械化運用整體建設不能脫離政府支持,想要深入保證農業種植技術機械化建設需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政府部門應積極出臺相關的農業農作物種植政策,并且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現代機械化種植技術對于農業發展以及經濟增產增收重要性。為農民提供農機設備補貼政策,加大農機使用宣傳推廣力度,提高農民針對農機保養保護的意識水平,降低農民利用現代機械化設備種植農業過程中的設備損失。讓農民看到現代農業機械化種植的優勢所在,以此不斷強化新技術新設備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相關政府部門同樣需要做好人才引進來及農民走出去等相關工作。人才引進來重點在于人才的農業素質能力及農業技術掌握水平。農民走出去則重點體現在與其他農業種植水平機械化發展較好的城市進行技術學習,作為技術交換實現新時期、新思想、新農民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現代農業機械化種植過程中人才適配性、技術適配性,使農業種植技術與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穩步聯合[4]。
結束語
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方式,在農業種植技術中,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不但能夠改善農村地區的種植環境,提升農作物的種植與生產效率,還能節省成本,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水平。為此,農業部門要加大農業機械化方式的普及力度,從而推動農村地區的農業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錢耀洲,姚洪根,潘建根,等.關于農業種植技術和現代農業機械化的相關性探討[J].河北農機,2021(10):59-60.
[2]喬建偉.農業種植技術和現代農業機械化的相關性探討[J].當代農機,2021(4):40-41.
[3]丁雪,欒勝基.農業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1):3450-3452.
[4]趙爽.農業種植技術和現代農業機械化探析[J].南方農機,2020,5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