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鳳英
摘要:在英語課中,盡管每位學生都是在一個教室上課,每位學生都享有相同的教育資源。初一年級新生入學后,每位教師都會在課堂上仔細講解,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同學,期望每位同學都能獲得優異的學習成果。老師也會因此感到驕傲。不過,最多一周,就會有一批記憶力極好、語言天賦好、勤奮好學的學生出現。漸漸的,這些學生就成為尖子生。那么,英語老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哪些措施讓這些尖子生學得更好呢?
關鍵詞:初中英語;尖子生;培養;策略
引言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美國學者查爾斯·薩維奇(Charles Savage)在其《管理的第五代》一書中寫道:“工業時代假設未來是遙遠的,而知識時代相信,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力把未來納入現實。優質的初中教育是21世紀的“搖籃”,是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尖子生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在中學階段,怎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是當前中學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英語在我國的迅速發展,英語領域的精英不斷涌現,其培養與教育問題也逐漸成為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通過對中學英語專業優秀學生的培養,作者總結出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并與同行交流。
一、英語尖子生的定義
尖子生是什么?總體而言,尖子生應該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優秀的歸納、思考、判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秀的學生必須具備對專業知識的強烈渴望和良好的學風。根據英語專業的特點,結合新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尖子生應當具備什么素質?本文認為,英語專業的尖子生應該具備較強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其中包括:語言技能(說、讀、寫、譯)、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主題、函數)、文化意識(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有效的學習策略(認知、調節、交際、資源戰略)、健全的情緒態度(動機、信心、協作、國家意識、國際視野)。
二、初中英語尖子生的培養策略
(一)提高尖子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研究,使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協作性、英語學習策略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中國教育工作者陶行知曾說過:“讓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自行運動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揮。”學生需要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成績優異的學生,有較強的自我覺悟,較好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較強的自主性。老師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滲透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尖子生自學能力的關鍵。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普通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引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教師引導。尖子生理解和接受能力強,完全能夠領會老師的方法。他們會嘗試自己尋找一些新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自學能力會逐漸提高。
建立競爭機制是促進尖子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好勝心和不服輸,而尖子生則更加積極,他們更想贏。沒有競爭,就沒有激勵,老師要為每個尖子生尋找一個優秀的競爭者,讓他們在比賽中有競爭力:看課外書;優美的文章,詩歌,故事,聽力比賽,限制時間的寫作等等。每周安排一次工作,每月一次的總結。通過與其它尖子生的比較,能夠清晰地看出自己和其他尖子生之間的差異,進而激勵自己,使自己更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培養尖子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國的唯物主義者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堅韌的力量,可以支配我們的生活。”一位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說:“良好的習慣就好比把一大筆錢存在銀行,其利息會讓你終生受益;一個人的惡習,就像是欠了一大筆錢,永遠都還不清,會讓人痛苦,讓人誤入歧途!”在英語教學中,要把尖子生養成“五勤”,就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口勤-多讀,多念。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語感能使學習者更好地使用英語和閱讀文章。語感的培養應以多讀多背為主。通過朗讀和背誦,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單詞、短語、句式、文法,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語感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2)耳勤——勤聽。聽課本錄音、聽英文廣播、聽英文歌曲、看英文電視節目、看英文原版電影等,都有助于提高英文聽力。
(3)眼勤——勤閱讀。首先,要增加閱讀的數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積累相關的閱讀技能。其次,在閱讀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讀懂全文,并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第三,堅持每天看2-3篇文章,并有系統的閱讀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文章,特別是具有溝通作用和實用價值的,同時也要有解釋性的文章。另外,也可以通過每日的英文報紙和雜志,例如:《21世紀》,英文沙龍,《學生日報》等等,這些報紙和雜志所提供的閱讀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語言的原創性,使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充實詞匯,并能夠增強語感和閱讀水平。
(4)手勤——勤記,勤寫。每天記錄學習心得,學習難點,摘錄美句、長句、難句。
(5)腦勤——勤總結,勤對比。在學習的時候,要隨時將自己不確定的知識,以及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形成一個錯誤的檔案,用來填補知識上的不足,進行訓練,增強記憶力。考試會暴露出考生在學習中的許多弱點,所以對考前的考題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使學生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通過總結,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評估,從而能及時獲得經驗,獲得靈感。
(三)英語教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英語老師要么出去學習給自己充電,要么就是要在教研室里,將英語的尖子生的問題,在小組里進行研討,并根據老師們的意見,提煉其中的精髓。在課堂上,應盡量找到合適的教材,并適當地加大難度,避免六十名以上的同學集體吃飯。例如: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聽力技能訓練,詞匯拓展,語法提高,閱讀訓練等。在校園內開設英語角,甚至可以讓他們擁有跟外國人交流的機會。
(四)注意尖子生的心理教育
正所謂“人無完美”,尖子生常常會產生自負、虛榮、自私等心理。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優秀的學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能理解老師所說的,但是卻難以接受他人的指責。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抓住學生的心態,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進行糾正。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傲慢自大,從而變得驕橫。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交流協作的能力。
結語
總之,培養初中英語專業的尖子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使其非常不易,但是,如果我們肯下苦功,一定可以在21世紀的信息爆炸年代為更高層次的學校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葉圣陶.1980.葉圣陶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