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白茗佳


摘要: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們對城市建筑景觀的設計越來越重視,但隨之而來的是環境問題凸顯,面臨建筑景觀與環境不協調的困境。目前,創造綠色生態建筑環境是未來建筑景觀設計的必然發展方向。文章從設計生態建筑景觀的原理入手,探索城市建筑和景觀設計,為建筑景觀設計出謀劃策。
關鍵詞:城市建筑設計;生態;景觀設計;融合;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3-0-03
0 引言
城市設計是介于城市布局和景觀建筑之間的一種設計,其主要關注城市建設體制基礎、城市規劃,以及處理社會和經濟問題。景觀和建筑是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設計的基礎,二者必須協調統一才能實現城市建筑景觀一體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論是建筑還是景觀的設計,對城市規劃來說都十分重要。而如何創造更好的城市建筑環境,是設計師關注和思考的熱點問題。
1 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建筑設計是指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應該提前設想好相對完整合理的空間布局和使用功能,同時要預先提出有關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設想與問題擬定解決方案,同時以圖紙形式或者以文字形式展示出來,這也是現代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遵循這個基本概念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建造效率,為城市發展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1]。
如今,除了最基礎的安全性能以外,人們對建筑的外形和文化內涵等方面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現代設計藝術中,建筑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理念越發凸顯,即自然環境和建筑設計應取得內在的和諧。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空間的藝術效果。現代建筑設計應傳承與發揚傳統理念,但實際操作需要考慮多個因素。
1.1 充分考慮周遭環境
建筑物不是孤立存在的。現代城市建設理念追求的是建筑的模塊化、統一化。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周圍建筑的風格和環境特征,通過顏色、線條和形態的合理搭配,呈現出既符合地域特征又體現建筑功能的概念表達。同時,建筑設計還必須代表城市形象,體現標志性建筑理念,并從融合城市發展理念和文化積淀等方向出發。城市設計特點一方面在于建筑理念增強了現代建筑設計中城市的屬性和區域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增強了建筑竣工后的功能性和宣傳性。
現代的建筑設計和傳統的建筑設計是不一樣的。傳統設計只注重技術內容和建筑的宜居性。而現代建筑設計則講求經濟、文化與城市規劃的和諧發展。只有將現代建筑設計理念植根于城市發展中,不斷豐富其功能和文化屬性,才能使建筑和周邊景觀相融合,實現一體化發展。
1.2 功能化與人性化
建筑設計必須注重功能化和人性化。根據現代建筑設計理念,建設設計不僅要求外在形式符合布局的特點,還要注意添加各種各樣的使用功能,這樣才可以使冰冷的建筑有血有肉。在設計過程中,須充分考慮架構本身和周邊環境的協調統一,整合區域功能,補充建筑設計模塊,并對相鄰建筑和區域服務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
2 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景觀設計中,實用、實惠、好看三者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
2.1 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是設計城市公園的理念,同時也是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的主要發展方向。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可以解決景觀和建筑一體化之間產生的一系列摩擦。從人的角度出發,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可以使環境的比例尺度符合人的心理感受,使人感覺身心愉悅且放松。因此,景觀設計需要把單一的景觀和空間相結合,使空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2.2 區域性原則
區域性是指特定區域中存在的跡象和特征,不同區域的氣象、水資源、天文等自然條件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每個地方都具有別具一格的區域特色,也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和區域景觀。區域性也與當地歷史遺產、文化傳承密切相關,這也能構建獨特的區域風格。因此,城市建筑景觀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歷史背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多方面要素。
2.3 必須遵循和諧統一的基本原則
景觀設計應以美麗的形式呈現給大眾。應該基于植物學、景觀生態學、人類生活、社會學和美學,遵循生態原則,維護好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設計必須遵循和諧統一的原則,才能在人、建筑與自然之間求得平衡。
3 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
目前,相關建筑景觀整合的理論系統尚未完善。如果想實現建筑景觀相統一的環境設計,則需要弱化建筑與外部空間景觀之間的原始邊界。首先,建筑和景觀的整合意味著建筑和景觀必須具有融合性。其次,它又需要獨立于城市環境成為一個統一的空間,成為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地方。最后,在現代建筑中,建筑景觀一體化設計永遠是城市設計規劃的重要一環。
在目前的建筑景觀整合的環境設計中,需要更加關注景觀設計。在現代都市景觀設計中,通常只注意到城市景觀的美化,土地使用率通常很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設計應注意建筑格局的整合,融入景觀的功能設計,將景觀與建筑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既具有了建筑的功能,又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從而讓二者達成有機融合。
城市建筑是一個由經濟、藝術、歷史等各種因素組成的綜合體,城市建筑景觀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建筑作為一種文化,具有不同的時間和地域因素,如經濟、技術、藝術、哲學和歷史,以及不同環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境和條件。不同國家的建筑外形不同,這體現了不同民族的生活生產方式有所差異。
文化差異、社會水平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城市景觀設計應該考慮到不同的環境和地理因素等必要條件,才能使城市的建筑與景觀更加融合。譬如,位于加利福尼亞郊區的Slot住宅(見圖1),設計源自客戶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欣賞和對場地周邊橡樹的關注,極簡的景觀色調柔和了建筑的硬輪廓線,將建筑融合在森林山丘中。建筑環境充分利用了場地的斜坡,構成了下沉式前庭、多層建筑,同時,設計師還精心設計了梯田、通道、擋土墻、花園等節點。
此外,設計師仔細考慮了從建筑內部望向低處林地和遠處景觀的視角,從而對建筑景觀元素的高度進行了協調,以免遮擋游覽者的視線。從樓上的臥室和休息區望去,低矮的多肉植物和仙人掌所組成的綠色屋頂鋪就出一處色彩繽紛的地面。從較低樓層的大房間向外看,山麓丘陵開放保護區一覽無余。由此可見,設計是在解決矛盾和平衡矛盾,Slot住宅設計很好地解答了園林中建筑如何與景觀相融合。
4 建筑與景觀的發展
在國內,建筑與景觀一體化設計方向主要是做到古典建筑與中國園林設計的有機統一,包括美麗山巒、河流和森林中的亭臺樓閣,而這種設計是目前建筑與景觀一體化設計中最常見的方式。其主要是在建筑景觀設計之初,就將建筑與景觀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目的是從周圍人的角度來感受建筑與景觀之間的聯系。在西方國家景觀建筑的發展中,類似的設計被稱為景觀建筑。在內容上,它融合了規劃、建筑學等學科,從多個角度審視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尤其與自然生態、人文社會科學、心理感知、視覺美學等學科領域關系密切。同時,涵蓋范圍廣泛,包括城市規劃、公園、街道、綠地、獨立建筑、景觀素描等,旨在實現生態可持續性以及建筑和文化景觀之間的和諧統一。
人們與城市之間的美學關系如何建立?人們如何欣賞城市環境的美麗并將其視為城市景觀?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同歷史時代、不同地區對城市的審美觀念不同。除了東西方之間的差異外,不同國家和不同城市之間也存在細微的差異。通常來說,這是由諸多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美學的位置、美學態度和美學文化。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分析城市景觀:第一種是美學方式,城市被視為城市景觀、美麗的地方和一個文化之地;第二種是心理方式,根據人們的心理偏好,對環境進行改變;第三是歷史和文化渠道。當然,這三種方式并非萬能的,只是提供思考方向,目的是使設計更加便利。實際上,美學和心理學總是很難區分,其中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廣泛的含義。
4.1 城市建筑中的景觀設計
在城市建筑設計中,景觀是建筑外觀相對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建筑景觀設計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對于建筑設計師而言,第一個考慮因素是設計的安全性,其次才是美觀。不同國家有各自的建筑設計標準,其中優先級是安全性,例如預防火災、防水抗震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建筑物不僅是環境的一部分,且整個建筑物是服從周邊環境的。換句話說,應先有一個環境,再有一個架構,才能使該建筑具有一定的穩定材料圖像。因此,在設計時,為了建造相對完美的建筑,設計師需要對周圍環境進行和諧布置[2]。
4.2 城市建筑景觀設計原則
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類的某些社會行為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環境對人的行為也會產生影響。因此,環境和人類行為是相互影響的。人的心理活動可分為認識、興趣、意志三個過程。因此,建筑的空間形式、環境色彩和光的不同樣式都會使人們產生各種心理情緒。在城市建筑景觀設計中,必須考慮到人的心理活動,才能使城市建筑景觀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
從建筑風格的角度來看,正面的建筑風格不僅是單個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在一般情況下,景觀設計在繪制建筑施工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可以為建筑設計作品添加靈魂。景觀設計對象包括自然風光和人造風景,如果將文化要素添加進某些區域特征十分明顯的建筑中,那么會使建筑內涵更加豐富[3]。如圖2所示,藝術性是現代景觀的固有屬性,在設計中應該考慮到建筑和景觀的視覺效果,建筑可以成為視覺中心,景觀也可以成為畫面中心。
建筑設計與園林設計需要一定的協調配合。例如,在建筑物相對密集的區域中,就可以在建筑物墻壁上涂鴉。在街上可以使用彩色油漆線繪制不同的圖案或區分車行道與人行道,并為建筑物創造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外立面涂鴉景觀。此外,城市建筑景觀設計除了要考慮到上述問題,還需要考慮到色彩的搭配、植物的品種、地區的氣候、地形以及城市交通狀況。
5 結語
城市建筑與景觀環境設計是兼容并包的關系,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城市景觀環境設計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建筑與景觀環境的設計不僅僅限于藝術創作,還應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生態和其他方面的總體效益。
基于審美藝術理論的景觀環境藝術與建筑設計,通過對城市景觀環境藝術價值的研究,可以為景觀環境與建筑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觀察視角。從城市總體建設的角度來看,景觀設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完美的建筑作品需要裝飾性的風景元素,建筑與景觀互相銜接、相互依存,作為景觀的建筑物也是必要的設計,相輔相成才能讓建筑設計得到升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實現樓與景、景與樓的相互協調與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 于善駿.基于規劃、建筑、景觀一體化設計論景觀設計各階段可改進之處[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2] 王婕,胡東海.建筑景觀設計淺談[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3):63,65.
[3] 張世彤,張國鑫.我國城市街道景觀設計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6):35-36.
作者簡介:張倩(1975—),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
白茗佳(1997—),女,湖北荊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