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惠,王夢杰,張燦燦
(南陽師范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校園庭院空間能夠彰顯校園景觀特色,有助于營造舒適的校園環境,是校園公共活動空間的主要構成。隨著校園公寓建筑形式發展及高校校園規劃越來越強調開放性和共享性,校園公寓庭院空間也逐漸呈現多樣化發展。在近年來校園規劃設計中,設計者注重從宏觀角度把握校園整體空間布局,高校學生公寓多采用行列式或組合式排列,形成開放型、半封閉型和封閉型的庭院空間,使用人群相對固定,空間相對封閉[1]。具體的庭院設計則配合建筑設計完成,在規劃設計層面中常忽略庭院空間的重要性,設計未考慮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再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導致公寓庭院出現使用率降低、活力缺失、景觀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
庭院空間是由建筑圍合而成的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的戶外空間,與建筑內部空間聯系緊密,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環境背景、建筑屬性、景觀要素、空間尺度及流線等多方面內容[2],并注重后期使用和管理過程。本文引入PSPL調研法對校園公寓庭院空間進行研究,從物質環境空間和社會交往活動2個層面進行分析,探索校園公寓庭院空間的優化策略。
本研究案例采用PSPL調研法,全稱是public space-pubilc life survey,即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調研法,該方法是一種基于理性認知、感性體驗和經驗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適用于對城市街道、廣場等各種類型公共空間物質環境品質的分析和空間環境中各類公眾活動的評價[3],包含3個方面內容:公共空間分析,公共生活調查和結論建議[4]。此方法由揚·蓋爾提出,以城市空間為對象,基于人和人類活動,定性定量分析人在空間中的行為特點。利用地圖標記法、現場計數法、實地觀察法和訪談法,將記錄的數據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圖表,提出解決空間品質優化策略和方案,以便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具體且可操作的方法得以落實,使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得以提升。
選取南陽師范學院4棟學生公寓樓,分別為東區2棟、中區1棟、中區2棟、西區10棟(以下分別簡稱為東2號樓、中1號樓、中2號樓、西10號樓)。公寓庭院以單元型庭院空間為主,由單體建筑物圍合而成,其空間使用者多為周邊居住學生,機動車不能進入,庭院內部比較安靜(見圖1)。

圖1 學生公寓庭院現狀平面(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通過實地觀察法對公寓庭院的周邊環境、圍合形式、豎向變化、植物綠化、景觀環境及基礎設施一系列空間特征進行調研分析總結,如表1所示。

表1 公寓庭院公共空間特征
基于PSPL調研法總結的空間質量標準,提出公寓庭院公共空間綜合質量評價標準,包括安全性、連續性、舒適性及愉悅性4項指標及12項標準層因子(見表2),增加了對空間的連續性評估,強調交通流線對空間品質的重要影響。

表2 公寓庭院公共空間綜合質量評價標準
采用調研問卷法、訪談法了解校內使用者對公寓庭院空間品質的評價,針對每個庭院從12項標準分別進行打分,打分分值為1~5分,指標評價得分為標準層平均值,綜合評價得分為4項指標分值總和。本次調研發放8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2份,通過統計和計算,各庭院空間綜合質量評價從高至低依次為:中2號樓、中1號樓、東2號樓、西10號樓(見圖2)。

圖2 各庭院空間綜合質量評價得分(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基于揚·蓋爾對戶外活動研究,將公寓庭院公共活動分為必要性、自發性和社會性活動3種類型[5],如表3所示。

表3 公寓庭院公共活動類型
調研選擇6月份天氣狀況良好的1個工作日和1個非工作日,從7:00至22:00,每小時對庭院空間內部的活動類型和人數進行記錄。據調研分析和統計,公寓庭院空間的活動類型和活動人數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呈現明顯差別,如圖3所示。通過比較,各公寓庭院的活動類型相同,且必要性活動占較大比重,在非工作日期間必要性活動數量均有所增加,活動數量從多至少依次為:東2號樓、中2號樓、中1號樓、西10號樓。根據公寓庭院活動人數統計結果,得出活動人數在非工作日高于工作日,其中東2號樓庭院由于空間最為開敞,活動人數相對較多。

圖3 公寓庭院公共活動類型和數量(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3.3.1 公共空間
通過對校園公寓空間品質的安全性、連續性、舒適性、愉悅性4個指標層展開分析得出:西10號樓公寓與校園出入口距離最遠,使用人群結構簡單,安全性高,空間秩序感強,獲得師生較高評價;東2號樓公寓位于校園老校區,具有成熟的景觀環境,空間圍合形式簡單,空間較為開敞,整體上更加強調舒適性和愉悅性;中1號樓和中2號樓公寓庭院周邊設施齊全,空間連續性較好,中1號樓公寓與樹林廣場相連,若加強維護和管理,可發展為良好的休閑活動場所。
3.3.2 公共活動
公共空間在具備一定的環境場地條件、景觀條件、基礎設施條件的前提下才能使人們自發形成各式各樣且具有一定時長的公共活動行為[6]。調研發現校園公寓庭院中非必要性活動居多,且活動情況與空間圍合程度、周邊環境及場地內景觀環境聯系緊密。東2號樓公寓庭院圍合形式簡單,空間開敞且設施齊全,庭院內的活動類型和活動人數較多。中1號樓和中2號樓庭院圍合形式相似,景觀環境相似,各時間段人的活動情況差距不大。
通過底界面和豎向界面的更新,塑造舒適的環境品質[7]?,F有4個庭院的底界面存在場地坑洼不平、容易積水、鋪裝色彩材質不美觀、防滑性差等問題,可通過預留排水坡度并找平地面后,鋪設防滑、耐磨、美觀且尺度大小適宜的廣場磚滿足人的通行與互動。在豎向界面更新中,宜結合功能活動空間安排,對豎向圍合要素進行更新調整,通過花壇、樹池、臺階、條石、低矮灌木等景觀要素使庭院活動空間與周邊宿舍樓墻面拉開距離,既滿足一樓房間的采光、隱私和隔聲要求,又能將活動空間向庭院中心引導,以限定和營造對室內外均友好的庭院空間環境。
結合學生對公寓庭院的活動需求,將庭院空間進一步細化拆分,將綠植、矮墻、花壇等構成的景觀觀賞區與主要活動區進行劃分,劃定特定的開敞空間供步行通行及非機動車的充電,停放等必要性活動的發生,劃定開放或半開放的小型廣場和綠地供學生進行晨讀、散步、曬太陽、交談休息、駐足觀望等活動,通過小尺度的空間圍合設計強化空間的親切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非必要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發生。同時,庭院的動線流線設計同兩側的功能活動區要做到動靜分區合理,貫穿銜接有序,空間尺度適宜,塑造多元的活動空間。
現狀公寓庭院設施缺失或陳舊,景觀環境破敗,使用率低。在庭院中增設垃圾箱、景觀燈柱等基礎設施,配置休閑座椅、涼亭廊架、樹池景墻、花池花箱等景觀設施實現庭院功能的實用性和形象的美觀性;梳理植物配置,塑造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觀;點綴景觀雕塑、置石等,增強庭院趣味性。
考慮到學生安全和管理便捷,在庭院管理方面往往會經常性關閉從公寓進入庭院的出入口,導致庭院使用極其不便??刹扇≈腔酃芾泶胧ㄟ^增設智能門禁系統和安保監控系統,將面向庭院的出入口打開,增強交通便捷性和可達性。同時,智慧化的管理將激發庭院本身的活力,促使庭院成為學生通行的必經地和公共活動的發生地,不僅可提升庭院空間的利用效率,強化公寓出入口的集散功能,減少疏散安全隱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預防偷窺、偷竊、校園暴力等危害校園公共安全事件的產生,消除安全監控盲區。
公寓庭院是學生生活區內距離宿舍最近的戶外活動場所,也是學生進行戶外活動的首選。通過更新庭院空間界面,豐富空間層次,補充景觀設施,融入智慧管理,優化空間環境品質,塑造多層次的空間,將庭院空間打造成集通行性、可達性、實用性、觀賞性、趣味性、安全性于一體的公寓空間,真正發揮公寓庭院的作用,為學生戶外活動提供優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