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孟巍 白華龍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在當今信息過量的時代,人們在汲取信息時容易產生選擇焦慮的情緒。信息可視化插圖可以減輕這樣的壓力,運用插圖的圖解力,使繁復的信息變得簡單、美觀、易懂,使信息的傳達更加賞心悅目,更好地建立品牌信息與受眾之間的感性聯系。同時信息可視化插圖越來越受品牌方的關注,可為品牌視覺形象、產品手冊、網頁App等設計提供支撐,也可直接作為內容,運用到產品包裝、文創產品等應用中,為品牌傳播帶來便利,使傳播更具藝術性。
手工藝非遺包含非遺傳統美術和非遺傳統技藝。江蘇手工藝非遺文化歷史悠久,再加上經濟的繁榮、文化的開放,有利于手工藝非遺的發展,記錄了江蘇地區人民的生活方式,是根植于江蘇土壤的凝結著勞動人民智慧的文化。江蘇手工藝非遺項目形式多樣、絢爛多姿,均具有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藝,有泥塑、年畫、繡類、錦類、燈彩、剪紙等馳名全國的項目。江蘇擁有較多的手工藝非遺商業品牌和具有流行元素的手工藝非遺文創品牌,均以江蘇手工藝非遺項目為基底,極具地域特色,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商業研究價值。
信息可視化設計是將文本信息數據,運用視覺語言轉化為易讀的、賞心悅目的信息圖表,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表現形式。有效的信息可視化設計可以幫助觀者直觀、高效地汲取信息,節約閱讀的時間,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木村博之的《圖解力》一書中將信息可視化分為:圖解、圖表、表格、統計圖、地圖、圖形符號。其中圖解類信息圖是運用插圖對事物進行說明[1]。信息可視化插圖可以應用到品牌的網站網頁、產品手冊、產品包裝、宣傳物料、App界面、文創產品等方面。
手工藝非遺項目的文本數據資料包含地理、歷史、事件、工藝、材料、技藝等。對于品牌來說,要將文本數據對大眾進行直接的呈現和傳播,是很困難的。例如,工藝技法,如果單靠文字,大眾無法產生形象的、具象的概念和印象,無法調動大眾閱讀的興趣,進而無法實現文化普及和品牌傳播的目的。目前,信息可視化設計較少應用于江蘇手工藝非遺品牌,傳統非遺的記錄手段主要為文字、圖片、影像等,多應用于品牌的文化背景介紹。因文字篇幅限制,內容一般簡短枯燥,對品牌的宣傳力和影響力較小。
近年來信息可視化設計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各類品牌宣傳中。利用信息圖表尤其是在線信息圖表推廣品牌,也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反饋,從而促進品牌更好地發展[2]。將江蘇手工藝非遺項目的文本數據用插圖加以展示,應用在品牌建設和發展上,對于品牌的詮釋、傳播和推廣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江蘇手工藝非遺項目的信息大多龐大且繁復,在設計時,首先需要明確設計目的,根據品牌的傳達需求,將文字、數據、圖片信息進行整理。例如,品牌方如果將歷史文化背景制作成網頁進行文化宣傳,則需側重關注項目的時間線、地理位置、重點事件等,按照時間線的先后順序,呈現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時代變遷。在后續視覺表達時,如果有版面尺寸的限制,要根據主次信息層級的順序進行篩選和擇取,還要重視信息邏輯關系的梳理。如果一幅信息可視化畫面上需要同時呈現多重信息,則需要根據信息的比重進行分級呈現。同樣,品牌如果將制作技藝流程等作為內容應用于產品包裝、文創產品上,則需要對織造工序、材料流程的文本信息進行考察記錄,運用同樣的方法為后續的視覺化表達提供有力的素材。
其次,由于手工藝非遺類的信息結構具有多元屬性,在梳理與提煉時可以先從大方向入手,列出需要呈現的重點信息,再進行細化。我們可以學習王宏民老師指導的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在重點信息中依次列出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制作工藝、題材形式、傳承發展、木版年畫對比,之后再單幅列出,對每個重點信息進行細化設計。
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由信息和插圖兩部分組成,兩者互為依托。在設計插圖時,要注意解決圖解力問題,需要在調研文本信息時標出能轉化成圖形的重要文字,也需要舍棄一些不利于視覺呈現的文字,確保之后插圖設計時可以清晰明了地傳達出重要信息。
例如江蘇文化項目組①江蘇文化項目組設計師:許孟巍、田申辰、周佳璇。在南京云錦項目“云來錦禮”品牌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中,發現如果將介紹工序步驟的大段信息直接用文字呈現,會耗費受眾大量的閱讀時間,且受眾會感覺到抽象、無趣,不易感性理解。“云來錦禮”在設計上為了減少枯燥感,提取了云錦工序的“畫稿、意匠、桃花結本、通經斷緯”等可用于視覺轉換的文字信息,然后進行具象化、視覺化的設計,使受眾能很快具象地理解云錦的工序流程(如圖1)。

圖1 江蘇文化項目組“云來錦禮”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
信息可視化插圖有一部分是以文字為主,插圖為輔,利用插圖配合文本信息詮釋內容,這類插圖版面占比較小;也有一部分以插圖為主,文字為輔,這類插圖版面占比較大,甚至只是看圖就可以輕松讀懂內容,這樣的設計可以超越國界,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無論是哪種占比的插圖,都重視插圖美感的設計與表現,藝術化設計表達尤為重要。在前期文字、數據、圖片素材都準備好的情況下,進行插圖設計時,需要進行藝術化表現,避免設計過于呆板,是設計師區別同類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重新組織構圖、風格、色彩等要素,達到吸引受眾關注的目的。具有視覺展現力的插圖能夠有效傳達品牌主旨。
“云來錦禮”品牌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中,將云錦的歷史發展、織造流程、圖形圖案、材料制作等設計成圖示插圖,與說明文字相結合,使用近年來備受國人喜愛的“國潮風格”圖解插圖語言來描述,使觀者能夠感受到圖的美感,有興趣閱讀,能夠很快地理解云錦、感知云錦,使受眾看懂文化脈絡,理解品牌傳達的文化內涵。
信息可視化設計可以起到推廣品牌文化、宣傳產品信息、提升品牌形象價值等作用。無論是應用于網頁的文化背景宣傳,還是應用于產品畫冊的內容宣傳,目的均是傳播品牌。所以設計時首先應該基于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即基于品牌的標志、標準字、標準色、象征圖形等。品牌將會呈現出整體、統一、規范的效果,也會達到對外差異化、對內認同感的作用。
江蘇文化項目組設計的“江蘇守藝集”是一個江蘇手工藝非遺的集合文創品牌,因為品牌集合了江蘇一部分手工藝非遺項目,所以需要選取一些項目共用的經典顏色作為品牌的標準色,目的是在保留文化特征的基礎上,協調各個項目的顏色,保持視覺上的一致,呈現出集合品牌的視覺優勢,建立識別系統中的標準色。“江蘇守藝集”使用了品牌的標準色、輔助色、圖形、輔助圖形部分(如圖2)。利用視覺識別系統進行設計,可以使受眾產生品牌聯想,即見到這種顏色、圖形,就會想到既定品牌,具有可識別性和排他性。

圖2 江蘇文化項目組“江蘇守藝集”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
在設計時確定了使用視覺識別系統、文字信息、插圖信息、繪制風格等內容后,需要通過版式設計使圖文元素合理編排,達到圖文相宜、和諧統一的效果。在圖文編排階段,需要注意視覺流向、視覺層級兩方面。把最主要的信息點放在版面中最重要、最顯眼的位置,然后根據從左上至右下、從中心至四周的視線路徑和閱讀習慣,依次排列信息的視覺層級。
設計中也常會使用一些設計技法來安排視覺走向,“江蘇守藝集”在版面編排上使用九宮格網格系統和中心環繞式的基礎版式編排方法。同時通過對比的方法,插圖與文字之間篇幅比重的大小對比以及插圖與插圖之間的大小對比,使人們讀起來很舒適。另外,畫面中具有指向性的箭頭和具有引導性的圖標的巧妙使用都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流向。
色彩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部分之一。色彩在信息可視化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增強畫面感,還可以豐富信息可視化設計的表現形式,使色彩也具有傳達信息的功能[3]。明度、飽和度、冷暖對比度等方面的設計,幫助版面信息層級分類,突出視覺重心、各次級重點,引導視覺流向,同時能夠增強受眾的色彩感受。
江蘇手工藝非遺項目的色彩特征明顯,一部分項目色彩豐富且濃烈,例如鹽城老虎鞋、彩扎邳州紙塑獅子頭、秦淮燈彩、桃花塢木版年畫;另一部分色彩素雅且單一,例如宜興紫砂、揚州剪紙、宿遷云渡桃雕等。由于信息可視化圖文信息量較大,在色彩設計上,除了基于視覺識別系統的標準色應用,還要根據版面視覺效果做顏色的“加減法”處理,使色彩搭配和諧,避免過于雜亂,不易突出重點,或者過于單調,造成視覺疲勞。我們可以學習《長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賽事指南》中花樣滑冰作品,在眾多人物動作近似重復和色彩單一使用的情況下,針對花滑的分解動作,設計師使用了“部分上色”的手法,這樣的色彩處理使版面中單一的顏色變得生動,突出了重點,增強了視覺連貫性。
被譽為信息圖表設計之父的Peter Grundy在接受創意雜志BranD采訪時形容設計過程:“可以用一個好的、簡單的想法來描述一件無限復雜的東西。”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正是通過文字信息的提煉、視覺元素的提取、插圖的精心繪制,以簡單美觀的方式呈現背后復雜的文本體系,是當今品牌傳遞信息最方便的展現方式之一。江蘇手工藝非遺品牌應當與時俱進,重視信息可視化插圖的建設,在設計中選擇適合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原則。在提升插圖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增強信息的閱讀性,更有效、更生動地傳遞品牌信息,讓受眾更加樂于接受,還需要設計者更多的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