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東
(巢湖敬業土地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國土空間規劃二所,安徽 合肥 238000)
在城市化進程中,低碳環保、綠色健康成為新的發展要求。為實現低碳發展的要求,城市更新規劃要隨之變化,融入低碳理念,從低碳的視角研究城市更新規劃策略。
隨著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城市更新規劃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環境問題。
1)汽車尾氣排放 由于經濟發展,私家車逐漸普及,道路上的車輛數量急劇增加,導致汽車尾氣排放量大幅上升。
2)有害工業氣體排放 隨著經濟發展,各類企業不斷增多,工廠排放的各種有害氣體對大氣產生了嚴重影響。
3)固體垃圾 城市人口的增長導致產生的固體垃圾增多,大量固體垃圾的處理便成為難題。最常見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填埋,但填埋會對土壤造成污染。
4)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導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妥善處理直接排放,對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在城市更新規劃過程中還存在著資源浪費的問題。
1)土地資源浪費 一些城市在擴張時沒有合理地進行更新規劃設計,導致用地規模與實際經濟發展水平不符,大量占用耕地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2)城市基礎設施資源浪費 由于城市更新規劃不夠科學合理,導致學校、醫院、公園、綠地等缺乏規劃空間,資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分散的基礎設施利用不充分,造成資源浪費。
3)水資源浪費 人口過度集中,造成水資源大量浪費,導致城市水資源緊張。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各地紛紛對城市進行更新規劃,以打造新的城市面貌。但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如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其背后體現的是城市更新規劃理念的不足,如受利益驅動、過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規劃過程中缺乏全局性思維和低碳環保理念等。
基于城市規劃現狀,在城市更新規劃過程中落實低碳環保理念十分必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確定了五大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由此可見,可持續的低碳環保發展是當今發展趨勢。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維護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的生態資源,一味追求利益不顧生態環境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對城市生態建設越來越重視。因此,在城市更新規劃過程中,要秉持低碳環保理念,將低碳環保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視角下對城市進行更新規劃,還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低碳的前提應該是以人為本,這里的“人”指的就是城市里的居民。在城市更新規劃中,應考慮居民的生活體驗。為了逐利而降低居民生活體驗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如房地產商肆意開發導致居民生活環境惡劣;一味追求低碳而忽略了居民的生活體驗也是不可取的,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在城市更新規劃中,不能隨意破壞居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建設城市時亂挖水管等,導致市民經常斷水斷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部分城市修路時亂改亂圍,影響市民的交通出行。這些行為都會導致市民對城市建設產生抵觸心理。
對低碳的追求是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而不僅僅是為了“低碳”二字。因此,要時刻謹記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在城市更新規劃中,多從居民的生活實際出發,換位思考,保障居民良好的居住體驗。
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城市生態對于人們的生活至關重要。因此,在城市更新規劃過程中,必須注重生態環境方面的考慮。
1)城市中鱗次櫛比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車輛、密集的人流,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影響空氣質量。合理的綠化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改善空氣質量,有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
2)路邊綠化可降低汽車噪聲污染,營造安靜的城市環境。同時對于防風也有一定作用。
3)綠化還可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見圖1)。上海市曾利用綠化緩解熱島效應,降低城市氣溫。綠化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著各種功能。因此,做好綠化、改善生態環境是城市更新規劃的重要內容。但是綠化并非簡單地種花種草。哪些植被適宜該城市的土壤、需要在哪里進行綠化建設、不同的場所適合什么植被品種等,都需要城市更新規劃者認真思考。

圖1 城市熱島效應過渡變化
交通是城市更新規劃的核心內容(見圖2)。

圖2 低碳城市交通系統模型
1)合理規劃道路,改善交通擁堵狀況,對人流量、車流量大的區域,采用拓寬車道、設高架橋等方式增大車輛通過率,緩解交通擁堵。
2)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如公交車、地鐵等,優選規劃公共交通路線,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度,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時具有良好的體驗。私家車非低碳的出行方式,其排放的尾氣危害環境,而且耗費能源。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有利于低碳環保。
3)合理規劃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方便電動車和步行出行。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騎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出行,既環保又方便;有些市民還喜歡步行,既方便又能鍛煉身體。
4)合理規劃停車位。隨著經濟發展,很多人都成為有車一族,但是每次出門時停車卻成了難題,由于停車位數量有限,而車輛激增,停車難已成為城市通病。在城市更新規劃中,應對停車位進行合理規劃,通過設置立體停車場等方式增加停車位,以緩解停車難題。此外,還應增加一些帶有充電樁的停車位。電動汽車作為低碳環保的交通工具,應鼓勵其發展。可以設置一些電動汽車的專屬停車位,方便隨時充電,鼓勵市民購買電動汽車。
土地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而部分城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只考慮利益,過度開發不利于低碳城市生態環境。有些城市則未做好布局,土地資源被安排得七零八落,不利于城市發展和美觀。因此,在低碳城市更新規劃中,應對土地利用做好清晰的劃分,如可分為辦公用地、居住用地、娛樂休閑區域等。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更新規劃策略,要根據各個區域的功能進行合理規劃。如辦公用地要求周邊環境安靜,做好綠化道路以減少噪聲、娛樂休閑用地則需要有便捷的交通網,離居住區不能太遠。
用地布局的規劃很重要,城市各區域分工明確則可以提高城市發展效率,比如劃分出辦公用地,則會吸引眾多企業入駐,有利于合作與發展。區域分工明確也可以增加市民的居住體驗,居住環境舒適,同時便于上班和休閑,可極大地提升生活品質。
在信息化的今天,利用好互聯網對于城市更新規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通過城市信息平臺,可以收集市民對于城市更新規劃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在城市更新規劃過程中,市民的建議十分重要。作為長時間居住在該城市的市民,他們對于城市的地理環境、文化歷史等都十分熟悉,因此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可以為城市更新規劃提供思路。
2)可在信息平臺上宣傳低碳環保知識以提高市民的低碳意識,通過一系列低碳活動宣傳低碳知識,如發行公共汽車、地鐵消費券,開展以舊換新、廢物利用等,吸引市民前來參加;在信息平臺上發布與低碳生活相關的短視頻等,使市民在娛樂中提升低碳意識;在信息平臺上開設投訴通道,讓市民共同監督不文明、不低碳的行為。
由于人口數量激增以及人類活動加劇,能源短缺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各國都在積極應對。城市發展應開源節流,而更為重要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如風能、水能、潮汐能、太陽能等大自然中可以被重復利用的資源。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太陽能,無論是在家用熱水器還是其他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節能作用。城市在更新規劃過程中,要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如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潮汐能,緯度低、日照時間長的城市則可以大力發展太陽能,需根據本城市的特點進行開發。
每個城市都有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街區、場所,對于這些歷史文化特色街區如何開發利用,是城市更新規劃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歷史文化街區的開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既要保持其文化底蘊,又要令其煥發新的生機,同時還要兼顧低碳環保的要求。對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要從其歷史文化特點入手,要符合城市的文化情境。比如一條古色古香的街道,在改造時需要尊重它的特質,不能強行將其改造成現代化街道。同時,還需要通過改善環境、增加基礎設施等提升街區的可觀賞度和便捷度。此類街區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市民前來游玩,體驗歷史文化,所以要增加一些可以玩可以逛的內容,以吸引商家入駐,同時美化街道,形成獨特的街區特色,以此吸引游人。
對于歷史文化街區,不宜大拆大改,否則會失去古街的韻味,應采取簡單、靈巧的更新建設方式,既能保持其文化底蘊,又能踐行低碳環保理念。
在城市更新規劃中真正落實低碳要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市更新規劃會涉及許多社會組織并影響市民生活,因此需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關于低碳城市規劃建設,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城市更新規劃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嘗試和摸索,才能找到適合本城市的模式。在規劃過程中,可以多聽取市民的意見,和市民齊心協力完成城市的更新規劃。總而言之,低碳城市更新規劃任重而道遠,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