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
作為血液凈化方法,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含尿毒癥)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也常用于治療藥物或毒物中毒患者。根據全國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登記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將近70萬人,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3.1倍。
尿毒癥等重癥腎病患者只有通過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隨著醫保的廣泛覆蓋,透析技術與醫院治療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患者得以長期治療生存,患者的“透析齡”明顯增長。截止2020年底,透析齡超過5年的患者已達到了30.9%。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齡達到了49.7個月。
進行血液透析時,患者的血液會經過血管通路導入動脈管道,到達透析器。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通過半透膜進行物質交換。血液與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通過彌散、超濾、吸附和對流原理進行物質交換,以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將經過凈化的血液進行回輸。透析液的廢液會流進廢液槽中排掉。
如果患者不進行血液透析,代謝廢物潴留于人體之內,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時清除,會對包括腎臟在內的所有組織器官持續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心力衰竭、尿毒癥腦病、急性心衰、心包積液等惡性后果,最終導致患者死亡。透析頻次應嚴格根據醫囑執行,不可擅自停止或中斷。
血液透析機對于腎臟疾病患者,血液中代謝物質亟待清理的患者而言,是救命的機器。血液透析機的構成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電路部分、水路部分和血路部分。
透析器是透析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形象地將其稱作“人工腎”,由數根化學材料空心纖維構成,纖維上密布小孔。治療時,透析液會經其流出,與患者的血液實現物質交換,清除各種毒素。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系統主要由原水進水、軟水器、砂濾器、消毒裝置、活性炭過濾器、反滲透系統、反滲水運輸系統等組成。城市自來水含重金屬元素、消毒劑、細菌等,通過水處理系統中的軟化、反滲透、過濾等功能,能夠清除其中的雜質。
透析液是用來和血液進行溶質交換的液體,由透析濃縮液與反滲水按比例稀釋所得。
每次透析過程需要大量的水稀釋透析濃縮液。
血液透析最為主要的適用人群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癥患者。此外,臨床搶救急性藥物、毒物中毒患者,一般選擇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的方法,以清除機體的內源性和外源性毒物。
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推薦每周3次,每次4~4.5個小時。若患者體重較小,或尿量保存較多、血肌酐水平較低且殘余腎功能較好,也可以采用2周5次或1周2次的血液透析頻率。
急性腎衰竭患者應根據血肌酐、尿量、心功能決定透析頻次。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透析治療只是部分替代腎臟功能,治療總體目標是有效清除毒素,調控體液容量,最大限度保持患者體內微環境穩定。患者除必須定期透析、復查外,也需積極面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
血液透析的相關費用主要包括透析器、透析液、管路、穿刺針、生理鹽水、肝素、治療費等。一般來說,血液透析的單次價格為400~600元?;颊邊⒓映擎偮毠せ踞t療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后,其支出的血液透析費用可以按照相關比例進行報銷。
血液透析屬于“特種病”范疇(簡稱為“門特”),結算周期為360天,相關費用按照住院比例報銷。按照城鎮醫療保險的規則進行計算,在自費1300元的起步線之后,如果在三級醫院透析,花費在1300元~3萬元,報銷比例為85%;花費在3~4萬元,報銷比例為90%;花費在4萬元以上,報銷比例為95%。如果在二級醫院進行透析,花費在1300元~3萬元的報銷比例為87%,花費在3~4萬元,報銷比例為92%,花費在4萬元以上,報銷比例97%。
進行計算可知,患者如果在三級醫院治療,每次血液透析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約為20~90元,在二級醫院治療,每次透析自己僅需支付12~78元。大多數患者每年需為血液透析自費支出約1萬元。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加大,透析的整體費用有望進一步下降。
部分患者進行透析后有低血壓、乏力現象,家屬要重視安全細節:如增設床邊護欄避免患者墜床;保持患者房間地面干燥、整潔,防跌倒;將患者鞋子放置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以避免患者低頭尋找時增加低血壓風險。
患者要嚴格控制水分、鹽分、鉀、蛋白質的攝入,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
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做永久性血管通路,即動靜脈內瘺,多在上臂。患者應每日自我檢查3次內瘺是否處于通暢狀態,若有變化及時檢查,警惕血栓形成。日常外出氣溫較低時,要做好保暖工作。應堅持鍛煉,例如用內瘺一側手臂捏橡皮健身球,每次堅持10~1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