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李長福


摘要:地方性綜合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如何構建出符合地區的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以及如何服務地方和適應社會大環境發展都是新時代設計教育必須要應對的問題。而民間美術是區域性優秀傳統技藝和文化的集合體,是當代設計的重要的“源泉”之一。對基于融合了民間美術的設計教育教學機制的探索、分析和思考,以期找到地方綜合類高校特色藝術教育體系構建的有效程序與路徑。
關鍵詞:民間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探索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藝術設計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成果。教學體系、培養模式不斷完善,辦學規模、教學質量不斷擴大和提高。藝術設計教育的初始階段借鑒西方的教學經驗和模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土化特色的設計教育的問題受到關注,它是我們設計教育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并且當前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引起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設計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的資源,一方面可以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另一方面能夠探索構建地方高校設計教學的地域性與獨特性的方式和路徑。①
一、民間美術與設計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設計具有文化的屬性,以此展現其獨特性。所以設計教育不可避免的要從文化出發。
(一) 民間美術研究熱潮與融入高校研究
我國自上世紀末,民間美術研究熱潮興起。很多學者開始關注民間美術,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對民間美術的母本樣式進行了記錄,并紛紛著書立說,闡述民間美術的種類、特征、價值及現存狀態。各地區高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關課程,但實施方式各有不同:有些高校采取在民間美術所在地建立研究基地,帶領學生到研究基地向藝人學習技藝;有些在高校內部建立研究館,按照民間美術內容,組成項目研究小組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對民間術進行考察與研究。
民間美術融入高校設計專業教學研究。在大學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民間美術知識的傳授漸成趨勢。②我國不少高校在原有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計劃基礎之上增設了民間美術作品賞析、民間圖形藝術、民間美術概論等與民間美術密切關聯的基礎理論課程。
(二) 安徽民間美術進高校現狀
安徽省內對民間美術與高校教學的融合是十分重視的,如阜陽師范大學在校內建立了民間藝人工作室——葛庭友剪紙工作室,為師生與藝人交流搭建了便利平臺。通過調研發現,省內民間美術進高校主要集中在美術教育方向。認為地方高校應在美術教學中建立民間美術教育機制,在高等美術教育中設置民間美術課程,設立民間美術研究機構,可以更好地致力于民間美術的發掘與整理,這樣可以將民間美術形式與高校專業美術教育進行整合③等。而在高校設計專業專業中如何具體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有待深入。
安徽一些高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民間美術課程,如阜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等。但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重理論輕調研。阜陽師范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兩專業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均開設了32學時的民間美術課程,課程主要以講授為主,內容主要包括民間美術理論介紹、作品賞析與臨摹,但對民間美術的調研并未涉及。而民間美術是立體的,其形成與發展依賴于生存環境,要對民間美術制作流程、生產工藝有深入了解必須進行實地調研。2.重臨摹輕實踐。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民間美術沒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的作業大多是臨摹民間美術作品,而將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觀念、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相結合,再現民間美術精髓的作品十分罕見。3.重講授輕互動。教師在教學中大多借助多媒體解讀民間美術作品,呈現方式單一,缺乏有效互動。導致學生的理解和觀點大多雷同,完成教師布置的課題作業普遍缺乏個性與創意,很多作品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二、安徽高校設計教育對民間美術的借鑒
“文化傳承重要主體的地方高校,應該將活態傳承方式融入地方民間美術教學的實踐中,通過開展課堂教學、觀摩教學,輔助教師完成項目教學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④民間美術為高校設計專業提供優質課程資源,為教學帶來便利的實踐場所與空間,為拓展設計教學的實踐平臺提供便利條件。
(一) 安徽民間美術特征識讀
安徽民間美術種類多達幾十種,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0余項。因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省內民間美術形成了多元的藝術風格:皖北的阜陽剪紙、界首彩陶等以剛柔并濟而聞名;江淮的蕪湖鐵畫、葫蘆烙畫等以簡潔大方為特色;皖南的徽州三雕、徽派版畫等呈現出細膩婉約的風格。(表1)
(二) 安徽民間美術為設計教育提供課程資源
“隨著商業社會的繁榮和現代設計的發展,民間藝術的人文美學和文化風格越來越被人們看重,并作為重要的設計元素被應用于現代設計作品中”⑤,在設計教學中融入當地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與技巧,不僅為設計教學尋找到了豐富的養料,還能夠提升設計專業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安徽民間美術中有著固定的程式,色彩運用,造型處理及內涵的表達等,這些特殊的表現形式能為學生的設計作品帶來親和力與生命力。
設計教育對民間美術的借鑒方式一般包括:
造型借鑒。造型是民間美術一種重要的外在表征,是民間美術一套獨特的符號系統,有著鮮明的地域性特征與時代風貌。“阜陽剪紙充滿動感、飄逸、賞心悅目的造型,對民間、繪畫、設計語言的自由大膽地嫁接融合,對理想美的意趣和文人藝術情懷的彰顯,與老莊美學一脈相承。”⑥安徽民間美術的造型特征可以概括為“精粗結合,自由夸張”。其中有不少極富地域特色且流傳廣泛的圖形、圖案,像剪紙的渦紋、彩陶的刀馬人、鐘馗圖形等,這些圖案美觀生動,富有裝飾韻味。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學生對民間美術的造型特點進行識讀,再嘗試將其運用到設計實踐中。
程式借鑒。“感知圖像的主題,物象的生動、靈美、自然有趣的情節組合;體悟這物象經巧妙構成后所產生出的抒情、安詳、和善、生靈、吉祥、富美的藝術情懷”,⑦在地域文化的浸潤下,安徽民間美術中有豐富的“虛實平衡,動靜相宜”的固定程式,如喜相逢、亞對稱等,在設計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與運用,將其精神內涵融入設計作品之中,設計出具有地域風情的作品。
色彩借鑒。不同地域的民間美術呈現出獨特的色彩搭配方式。在設計創作中,引導學生運用民間美術色彩進行搭配。如鳳畫中明亮而又質樸的色彩搭配,阜陽剪紙中單純而又夸張的色彩表現,旌德漆畫明朗而又渾厚色調等,學生在設計作品中并進行轉換、拓展的針對訓練。
挖掘安徽民間美術資源,形成課程體系,是當前藝術設計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融入安徽民間美術的設計教學之踐行
根據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形成兼具國際文化與民族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目標,嘗試構建包括民間美術理論模塊、民間美術田野考察模塊、設計實踐教學三部分的設計課程體系。
(一) 民間美術理論課程模塊
了解才能更好地運用,要在設計教學中運用民間美術資源,必須要先了解民間美術。此模塊課程內容包含民間美術概論、民間美術作品賞析、民間美術工藝品制作等,開設4周,48學時。在課堂教學中分析不同門類、不同地區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與風格特征,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與表現方式。鼓勵把當地民間藝人請到課堂進行演示制作技法,使學生掌握民間美術的分類、造型特征、審美特征和符號特征。在對民間美術的特征全面了解后,再開展教學活動,形成帶有文化特點的教學活動。
(二) 民間美術田野考察模塊
組織學生親臨民間美術資源集中地區,通過科學、詳實地田野考察,在客觀記錄民間美術的基礎上,探尋傳統民間美術與設計專業的關聯。一般為36學時。
考察的內容包括:了解民間美術的類型、風格特色、藝術價值;了解民間美術的歷史傳承與發展現狀;比較不同區域地理環境下的不同表現形式;研究對象的色彩與造物特點。
考察的方法有:以攝影、攝像的方式有選擇的記錄民間美術制作的一般流程,要求學生用筆、用心描記構圖中的組成形式,從中領略工藝特色;收集典型的民間美術作品,如剪紙、年畫、陶器、鐵藝、木雕等;研究當地環境對民間美術形成的影響,并歸類記錄。
通過對民間美術元素的接觸,真切感受民間工藝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元素再設計的熱情,培養學生在設計實踐中以現代設計語言塑造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作品。
(三)民間美術設計實踐教學模塊
將民間美術引入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是對現有教學資源的極大豐富,給當下的教學和創作以直接的幫助,給學生在構思、素材、表現等多方面以啟示和借鑒。如果學生們在創作中體現出了這種融合,則會使作品表現出一種鮮明的地域風格,這正是設計作品難能可貴的品質。
1.設計基礎課程
在設計專業開設的基礎課程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其教學體系均來自德國“包豪斯學院”。在這些課程的教授過程中,以往教師大多會尋找國外資料來輔助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國際化,但是對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陌生感。安徽高校設計專業在這些課程中引入民間美術資源,如在“平面構成”中講“形式美原理——對稱”時,結合阜陽剪紙中“團花”的對稱形式來講解,請剪紙藝人現場演繹,學生對這一形式原理的理解會更深入;在講解線元素時,通過分析本地出土的青銅器“龍虎尊”上的紋飾,體會密集直線表達出的“嚴肅”之感。民間剪紙中“陰陽共存”的藝術手法,是古人大智慧的結晶,“陰”與“陽”即為事物的對立面,運用到設計的各門課程,如在“色彩構成”課程的“冷暖色調”教學中,能賦予色彩教學更為豐富的含義。從身邊生動的民間美術范例中學習專業知識,教學變得生動而鮮活。
2.專業核心課程
在設計各專業開設《民間美術與設計》課程,一般設置6周48學時,根據專業特點,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汲取方式各有不同。采用“跨界式”教學模式,促進民間美術資源為設計教學所用。
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開設課程時,以安徽境內出土的漢簡學習篆書與隸書的特征進行字體設計;將農民畫、鳳畫、年畫、刺繡等民間技藝的配色運用于包裝設計中;將剪紙的渦紋、彩陶的刀馬人、鐘馗等圖案當做平面設計的底紋或裝飾元素,增強畫面的形式美感。
在環境設計專業專業教學中,以徽派建筑為案例,分析其室內空間設計、對材料與構造進行解構。徽派建筑在有限的空間內最大限度的形成多層次的空間布局;其中的漏窗、橫梁、斗拱、花門等,更是工藝精湛、層次豐富;建筑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這些是空間類型與建筑構造學習的最好范本。同時,淮河柳編工藝編法多達幾十種,為材料的運用提供多樣的啟示。
在動畫設計專業教學中,引入地民間美術造型審美等方法,以彌補動畫作品民族審美情懷和藝術造型觀的薄弱。在角色設計中借鑒剪紙、泥塑、陶器、紙扎等造型特征,通過比例變化、形色置換等方式,設計符合現代審美而又具有傳統意蘊的動畫角色與空間場景。
3.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課堂上模擬企業的工作過程,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模擬項目中完成設計項目;另一種是將企業的真實項目拿到課堂來完成,在完成過程中講解和傳授專業知識。在模擬型項目教學中,因地制宜的將安徽民間美術以主題模塊納入課程教學,在各個模塊中安排子模塊,有針對性的安排作業和創新訓練。根據民間美術的資源特色,將阜陽剪紙與文創用品結合,蕪湖鐵畫與工藝品結合,徽州三雕與室內軟裝結合等,布置相關設計任務,鼓勵學生對民間美術優質圖像與構圖藝術與方法進行運用,提升認知與感悟。在真題型項目教學中,將競賽項目導入教學中,根據競賽主題,引導學生對民間美術元素萃取,再進行綜合運用。
四、結語
在設計教學中融合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樣式與技藝,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認同意識,發展學生對具有文化多樣性價值的民間美術的審美認識能力。通過對民間美術這種地域性風格的傳揚,代表著設計教學的一種科學發展方向——培養出具特色的設計人才。另一方面,將傳統民間美術融入到藝術設計教育中不僅充分發揮民間美術的價值,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修養、文化傳承意識,培養設計專業學生高度的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助推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優秀人才培養。
注釋:
①唐家路.民間藝術教育融入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價值和意義[J].山東工藝美術許愿學報,2020(2).
②劉曉潔.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民間美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7(13).
③胡小兵.安徽民間美術資源及其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9(12).
④荊翡,周燕弟.地方高校民間美術活態傳承的教學探索[J].高教學刊,2017(22).
⑤王穎.民間藝術資源在地方性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利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6).
⑥吳玉紅.山東高密和安徽阜陽剪紙造型特征比較分析[J].裝飾,2008,187(11).
⑦崔可.淺談地域文化對當今中國動畫設計教學的作用與啟示——以三峽民間美術為例[J].美術大觀,2014(12).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平面形態設計”(2021kcszsfkc301);“基于民間美術資源的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2017JYXM0290);阜陽市2022年社科規劃項目阜陽“特色小鎮”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研究( FSK2022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