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流
【摘要】如今社會對綜合型人才表現出極大的需求,因而現代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面知識,還應通過多元的課程及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籃球教學是中學體育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板塊,強調讓學生經歷一定時間的訓練,有效緩解學習壓力并養成健康強壯的體魄,現實意義顯著,對學生其它方面的學習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基于籃球教學在體育教學中以及學生生涯中的重要意義,本文圍繞中學籃球教學展開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中學;籃球教學;體育
籃球是一項將跑、投、跳多種動作結合在一起的運動,深受廣大初中學生所喜愛與歡迎,尤其是男學生,籃球更是他們課余不可缺少的集體項目。在中學階段讓學生參加籃球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且全面地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的反應能力與心理素質,使其集體榮譽感與團隊協作意識大大增強,這是其它課程所無法比擬與超越的。但就目前來看,傳統的籃球教學方法似乎實用性并不強,表現為一方面學生對相關知識及技能的學習存在較多的疑惑,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并不熟練、靈活,導致教學效果一直不夠理想,亟需教師進行反思與創新。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中學籃球的教學策略的創新展開探討。
一、分組教學,激發學生互助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在進行籃球動作的學習時,可能因為教師示范動作較快或者是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身體素質較差而無法跟上動作練習的進度的情況,這樣一來,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籃球動作的信心與積極性,長此以往甚至出現厭學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取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的方法,對每個小組分別進行籃球動作要領的講解與訓練。而在部分小組成員未能及時學會動作要領的情況下,也可以尋求同組成員進行幫助。如此一來,不僅可有效提升上課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互助意識及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如此針對于投球技術的教授,教師可通過先向學生解釋、講授投球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對運球的基本要領建立初步認知。投球是眾多籃球動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動作,在個人攻擊中也屬較為有效的手段,特別是組織作戰時隊友間的良好配合,可形成強有力的團隊進攻力。其次,當教師在進行投球動作的演示時,需要就具體的動作展開分解、細化,同時教授正確的發力順序與投籃姿勢,包括經歷腳踝、膝關節、腰、肩關節、肘關節、手腕到手指的發力順序而循環,并且有著力道越往上傳發力越小的規律,便于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細致地觀察到動作要領,從而更好更快地將動作學會。最后,還需要依照學生的性別、身高進行投籃距離的設計,并且以此分成矮個和高個的兩個小組,其中矮個的學生在內圈展開投籃練習,而高個的學生則在外圈進行投籃練習。之后,還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消化這些動作內容,鼓勵他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同組成員尋求幫助,進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反應能力及互助意識。
二、豐富課程內容,增強課堂吸引力
與普通文化課相較,體育課的上課形式其實更具靈動性與趣味性,因此也能夠吸引大多數中學生的注意力來展開學習。但基于新課改的大趨勢與兼顧全體學生學習需求的實際要求,中學體育教學便不可僅憑借自身優勢而止步于前,需要教師放寬眼界不斷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以此進一步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如進行運球訓練時,體育教師可先采用與電影、動漫等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包括播放動漫《灌籃高手》 《灌籃少年》 以及電影 《不只是一場比賽》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其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不僅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于無形中起到一定的精神教育作用,使中學生形成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良好精神。之后再按照小組分發籃球,由教師圍繞“持球”“胯下前后拋球”“持球環腰”等動作展開講解與示范,要求學生對教師的姿勢以及動作順序進行認真觀察與模仿,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模仿能力。最后,教師需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練習,自己去體會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教師甚至可以在課下向學生推薦一些有關籃球的書籍,讓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僅局限于完成當前的學習任務,而是升華到競賽、信仰上,對籃球體育活動中所體現的多種精神,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最終幫助初中學生實現對籃球知識更為全面的學習與理解。
三、針對輔導,確保部分學生“學有所長”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一部分學生對籃球抱有較大的興趣,不僅想要學好基本的籃球知識,還想做出一些好看、帥氣的動作。但是,他們苦于自身或是外界的原因而一直未能達成期望的結果,原因包括自己在課上的籃球技巧練習有誤,或是課上礙于情面不會主動提問。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取開設小課堂的方式,對一些表現出強烈學習意愿的學生展開針對性輔導。當然這不可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來進行,而是應選擇在課間、放學后或是周末等課余時間,經過與學生的深切交談,獲知學生的需求、學習情況、身體素質、特長優勢等資料,共同制訂訓練計劃。如,針對于“三步上籃”這一技術點,考慮到該技術比較復雜,學生一般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效學會教師的動作,但又有一些學生表現出了強烈的學習需求,教師便可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問詢難點內容,之后再將不同問題類型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在共同有空的課余時間進行相互評價與指導,這樣既能讓他們準確發現自己的問題,也能共同解決問題,最終共同按照與教師制訂的訓練計劃展開練習,發展自身的籃球特長。另外,線上教學也是一種新型的籃球教學方式,這對那些課上礙于情面不會主動提問的學生而言是一種十分友好的方式,同時對于教師也能很好地緩解其教學壓力。教師通過在課上播放剪輯好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學習,并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能夠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而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學生也能對一些不好掌握的動作點進行重復觀看,直至學會,避免了教師重復為學生演示與講解的情況的發生,優勢顯而易見。
四、結束語
如今,我國大力推展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學校體育作為落實這一政策的重要陣地,要求教師要將籃球這一全球性運動很好宣傳給學生,同時不段創新教學方法,讓中學生能夠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的同時,能夠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與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澤源.關于提升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有效性思考[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3):1.
[2]楊長久.初中籃球教學中體能與技能協同發展的方法及注意事項[J].體育師友,2021,44(4):16-17.
[3]薛青和,何強.健康第一? 益于成長——中考視角下初中籃球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2):76-77.
[4]司明新.探究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培養學生戰術素養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33.
[5]李小萍.初中籃球教學中體育游戲法的應用與設計研究[J].才智,2020(7):8.
責任編輯? 鐘春雪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2022年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