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合肥熱電集團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22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合肥地區住宅小區集中空調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如何從設計源頭提高工程質量和使用效果,并能滿足用戶的裝飾需要,讓集中式中央空調成為時下高檔生活品質的象征,是設計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天下錦城住宅小區分為五個地塊,現已設計施工的R4地塊位于祁門路與三河路交叉口的西北角。空調面積約為6.9萬m2,共12棟單體樓,全部按照集中式中央空調設計,冷熱源為蒸汽,主機為溴化鋰機組和螺紋管換熱器加風機盤管形式。有獨立管井。
琥珀新天地西苑位于南二環與仰光路交口的西面,供熱面積約為6.2萬m2,共11棟單體樓,按照單供暖設計,熱源為蒸汽,采用螺紋管換熱器加暖氣片形式。無獨立管井,熱表安裝在樓梯間。
1.2.1 前期條件。R4地塊中央空調的設計是從2009年11月開始接洽,拿到擴初圖紙后發現管道井的尺寸和站房的面積等均不能滿足條件,根據集團的標準設計人員及時向甲方提出滿足熱電集團公司需要的站房面積尺寸、層高以及接入獨立的水電等一系列基礎條件。管道井尺寸涉及公攤面積,所以只有盡可能合理化利用僅有的公共部分,提議建筑院與建筑專業商量是否可以縮小風井尺寸,又或是將各管井間隔墻的厚度降至最低,另外還與其他設備專業協商是否可以縮小其管井后讓一點尺寸給暖通,直至暖井尺寸基本滿足空調熱量表裝置的安裝空間。
站房的面積也是一個大難題,當時甲方讓出車位做制冷站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在甲方看到設計人員事先布置好的詳細控制室、值班室及各設備位置、尺寸圖紙后,明白確實沒有可以壓縮的空間時,一致同意了該7萬m2住宅小區中央空調540m2的機房面積。
1.2.2 供回水管穿梁套管尺寸及高度。中央空調系統末端供回水管設計敷設于用戶梁內,冷凝水管為保證其坡度敷設于梁下。由于水管敷設于梁內,則需要與結構專業協調預留空調水管套管的相關事宜。剛開始時建筑結構專業比較保守,告知梁下往上10cm的距離是不能有任何套管穿過的。戶內梁大部分為都為400mm高,加上樓板100mm的厚度,預留的供回水管垂直間距無法擴大,導致施工過程中戶內主管開三通接風盤處管件增加,保溫難度也加大。在配合甲方營銷部門裝修兩套樣板間的時候,設計人員積極與甲方土建部門溝通協商,發現現場梁內主筋基本在梁下往上3~4cm的位置,保護層約1~2cm,這一下垂直間距一下子拉大了4~5cm,三通可以平開,接管處保溫間距也拉開了,在得到此經驗后,設計人員立即對之后所有未施工的套管標高進行了修改,做到供回水套管垂直間距9cm,而350mm的梁均只留一個回水套管,供水管從梁下走。
R4地塊預留的套管在實際施工時至少有六成的孔洞無法使用,現場基本全為現開洞,由于之前預留的全為DN80的套管,而入戶管的管徑為DN32,外徑為43,加上保溫厚度25mm,實際套管厚度已達93mm,而外徑89的套管實際內徑僅為82左右,故增加了施工難度,在工期緊的情況下,與甲方土建單位協商同意在穿DN32主管的梁上現開108的套管,而穿DN25的梁僅開89的套管[1]。鑒于此經驗,在之后湖東景園及R2地塊的戶內空調設計中,由于108的孔洞無法預留,故套管內保溫局部改為20mm以滿足穿管要求。
1.2.3 風機盤管布置。在負責裝飾樣板間和后來10個戶型的空調樣板間的時候,設計人員發現實際現場還會出現結構圖紙中沒有的梁,或者梁的尺寸及間距等與圖紙相差很大,這不僅增加了風機盤管的布管難度,更使得某些風盤按設計位置無法施工,有時甚至是在現場根據梁及風盤接電盒的位置指出風盤的具體擺放位置。
圖1 臥室風機盤管位置圖
圖2 客廳風機盤管位置圖
鑒于之前對繽紛南國上班地點的觀察,現場的風機盤管大多都是在臥室進門上方居中安裝,而這個位置一般都為用戶裝修用于放置柜子儲藏的,很不合理,所以在此次設計中,設計人員盡量將客廳餐廳風盤背靠背安裝于戶內過道處,空出客廳及餐廳的天花空間來,而臥室的風盤則盡量安裝于臥室門洞上方,空出家具擺放空間,方便將來業主的后期裝飾。在裝飾樣板間施工的時候,風盤后端距墻的間距成了一大難題。從裝飾角度看,這兩套樣板間是作為營銷整個小區的重要手段,而風盤安裝后卻占用了天花板面太大的寬度,不利于裝飾美觀,但是即使是裝修樣板套,將來也有賣給業主的可能,所以從將來的運行維修角度看,施工時必須留出將來拆卸電機的空間,并且天下錦城為總包項目,將來的運行維護全由集團負責,這使得我們更要爭取出有利于我們的空間。咨詢管網公司后了解拆卸的間距至少要10cm以上,在與甲方的多次協商后,甲方終于認可了我們的中央空調屬于功能性的,必須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才能談裝飾,而這一次的認可也為將來12棟樓的施工起到了指導作用。
這次頂層加躍層的戶型客廳基本有2層層高的高度,客廳的風盤安裝位置也成為一個難點,設計人員將風盤退出客廳上空,但由于分界處梁的高度擋住了風機盤管的送風口,在發現問題后,設計人員立即與結構專業協商,將客廳上空邊的那道梁改為上翻梁,并壓縮風口的高度,以滿足要求。躍層屋頂的梁現場結構復雜,按圖紙布置并不利于系統的運行要求,所以在現場,設計人員和施工單位及管網公司相關人員共同確認在某些最不利情況的戶型加裝手動排氣,以防止用戶將來效果不佳,維修人員可以強制拉循環排氣。這次施工中還發現某些躍層頂還有一個夾層作為儲藏室的,但是在建筑圖紙上并未標明上到夾層的位置,所以有可能管線與此孔洞位置重合,需要調整。
在這次的設計中,所有的冷凝水管都采用了單獨的立管,但是在某些戶型如果所有的冷凝水全部通至位于衛生間處的冷凝水立管,那么我們沒法保證甲方要求的安裝成型后2.36m凈高的標準,而這也是將來甲方建筑竣工所需要的最低凈高,所以位于前端的餐廳或是家庭廳風盤的冷凝水采用了就近排放至空中花園或是露臺的地漏邊,以確保層高[2]。
在與甲方各部門領導一起驗收過空調系統的管線走向及風盤位置后,設計人員與施工單位在現場進一步觀察每根管道的走向,有時就是一個略微的調整,一戶就能減少好幾個彎頭,不僅方便了施工,更減少材料耗費,節省成本。
樣板間全部施工完成后,設計人員在現場發現部分供回水管還是存在局部上翻下翻的情況,設計人員向王越請示后即與天源所聯系,去桃花源的毛坯房查看桃花源頂層加躍層的空調安裝情況,進而發現水管上下翻情況很普遍,但是運行維護人員回答說暫時此小區沒有存在積氣現象,戶內安裝的排氣閥也未使用過。桃花源小區躍層末端基本都以雙面送風的卡式風盤為主,可以避開錯綜復雜的梁體結構,在之后R2地塊的設計中,面對復雜的梁體結構,不再使用傳統的臥式安裝風盤,替而代之的采用卡式風盤,初投資稍高卻方便克服梁體障礙。
1.2.4 冷卻塔布置。天下錦城R4地塊的冷卻塔需處理的水量達到1200m3/h,在設計初期,我們極力向甲方建議將冷卻塔放置于會所綜合樓2層平屋面上,當時甲方以工期緊及規劃已確定為由,不予采納我們意見。建筑總平面嚴格控制了冷卻塔占地的長寬,在設計分公司現有的產品樣本中,只有一家可以采用,這非常不利于將來的設備選擇;而且冷卻塔被放置于9#10#樓之間,其中距9#北面廚房間距不到20m,噪聲污染及水霧問題不容忽視,所以冷卻塔的圖紙也被設計分公司暫扣不予出圖。然而,我們身處為甲方服務的立場,在二次網施工開始之際,在設計分公司和買房者的一致堅持下,在甲方估算出降噪產生的高額費用后,冷卻塔位置又被認可重新放置于綜合樓2層平屋面,但是此時,平屋面已經被綜合樓的VRV室外機,恒溫水池的設備等占滿,而且原先的綜合樓結構并未考慮冷卻塔的運行重量及管道與水的重量近70t,在與甲方的多次校核后,最終設計人員將冷卻塔有6×200方改為3×400方放置,并且選擇單面進風冷卻塔,風機罩朝向市政道路,從設計上盡最大可能地降低了噪聲污染,而接站房的冷卻水供回水管也在二次網施工的時候一并考慮在內,使得地下車庫部分冷卻水冷凍水未發生交叉,嚴格控制了地下室的層高。
1.2.5 供熱表箱。琥珀新天地西苑熱表安裝在樓梯間休息平臺處,表箱的問題在初期就已經暴露,由于該小區采暖功能是后加的,建筑并未考慮到我們的管井位置,在決定使用集中供暖后,我們去建筑院協商結果還是無法給予管井,只能將表箱位置放于休息平臺,并將休息平臺外擴200mm放置熱力表箱。由于此小區結構設計與以往的單采暖且表箱置于休息平臺的小區(例如南國花園五期)不同[3],西苑休息平臺的窗臺下均有三道橫梁,表箱無法全嵌或半嵌于外墻內,而且從表箱后進戶的管道必須穿越戶內樓板的結構梁,而實際土建施工在此處處無法達到建筑院建筑專業向我們允諾的粉刷四cm,所以表后管段外露。鑒于管道安裝后不美觀,故甲方要求土建單位做好后期裝飾工作。在西苑一期的施工過程中,采暖管道與自來水管道的交叉不可避免,只能在溝槽放線時盡量避免與自來水管件交叉,并得到甲方技術研發部認可將西苑二期及東苑地坪厚度改為4cm,防止局部管道交叉處高于地坪。
圖3 樓梯間休息平臺熱力表箱位置圖(裝飾前)
圖4 樓梯間休息平臺熱力表箱位置圖(裝飾后)
總的來說,天下錦城R4地塊10個戶型先進行了樣板間施工,在各戶型的施工中暴露了很多圖紙上反應不出來的問題,一步步解決,滿足甲方各職能部門及集團各職能部門的要求后復制大面積施工,而琥珀新天地確是因為施工過程中大部分問題均由甲方指定及認可,并未施工樣板間,所以即使在圖紙上避免了與水電的交叉,但是在實際現場還是會出現與水管三通處交叉或是散熱器擋住了插座面板的問題。作為設計人員即便圖紙一模一樣,施工現場卻各有各的不同,只有在過程中摸清了每個問題的所在,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地一對一解決,才能算完整了整個設計工作,并對以后的工作做出更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