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非常重要,這也是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都必須重視的工作。若是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其數學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能夠給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習習慣;學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4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2-0095-04
學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便必須重視小學教育。對小學生而言,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其發展非常重要。并且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小學低年級階段也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學生學習習慣良好,能夠讓學習更加的高效,也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小學生更加主動學習數學,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養成重要性分析
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是重要的基礎科目,數學學習貫穿學生的整個人生,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會給其一生的學習造成影響,并且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學習習慣培養也比較容易,能夠花費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進行小學數學學習的時候,若是在一、二年級沒有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到了三年級甚至以上再培養學習習慣便會比較的困難,和其他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生相比,也會比較的落后了。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若是沒有在低年級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那么想要獲得較好的成績,則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都認為難度比較大,并且小學生在學校進行數學學習的時間也比較有限,想要在較為有限的時間內切實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便必須合理地運用課外時間進行數學練習。但是一些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并不好,在課下不做作業也不預習,這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很難提高,甚至會越來越差,長此以往,小學生也很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導致惡性循環,認為數學學習困難,不想學習,學習成績自然無法提高。而想要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便必須在低年級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此外,在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時候,教師和家長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和教師需要將自身的監督和引導作用發揮出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規范性和有序性,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二、 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存在嚴重的程序化
通過分析和研究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發現,部分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程序化問題,在教學的時候,選擇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都是一樣的,是從其他學校照搬的,這也導致了這些教學模式和教學經驗和本校教學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不相符,那么小學生學習的時候也很難掌握和吸收知識點,給學生學習基礎奠定以及學習成果提高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并且受到程序化較強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死板,自身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視野都比較差,這也會影響其將來的學習和進步。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學生往往會覺得數學比較復雜,學習難度也比較大,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便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學習積極性。但是因為部分數學教學還是選擇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味地講課,學生被動地聽課,很少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這也導致了一些小學生上課走神,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沒有能夠真正的提高。對小學數學學習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教學本身便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不但需要教師教學,也需要學生學習,若是僅僅教師教學,沒有重視學生數學學習自主性的提高,那么學生很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學習效果不佳。
(三)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比較的單一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已經逐步的進入教育行業,給教學更好地進行提供了幫助。通過分析當前小學教學可以發現,很多學校都進行了多媒體設備的安裝,但一些小學多媒體設備使用的頻率比較低下,這也會導致資源浪費。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多媒體技術使用比較少,給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給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
三、 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分析
良好學習習慣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乃至其他科目的學習非常重要,只有學習習慣比較良好,學習效率才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才可能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這便要求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一)重視學生聽課習慣的培養
聽課對學生的知識接受和數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本身的聽課能力會直接決定學生的信息接收能力,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上課的時候往往會要求學生聽課的時候全神貫注,但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集中,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正面引導辦法,比如,教師可以在看到學生聽課比較認真的時候對學生提出表揚,讓其他的小朋友向其學習,對那些上課走神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目光來暗示學生,小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若是選擇正面引導策略,效果會更好。并且,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的具象性特征更加的明顯。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盡量直觀地將數學知識展示給學生,比如通過多媒體、教具以及教學掛圖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多種游戲手段,讓學生進行數學練習,這些手段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生上課的時候也會更加不容易走神,學生才有可能將更多的精力運用到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長此以往能夠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給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數學知識學習本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若是學生不動腦思考便很難學習好數學。教師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數學。此外,不同學生其數學水平也各不相同,理解能力也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有些學生算法比較清晰,有些學生只能夠簡單地說出答案,不清楚具體的算法以及思考的過程。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思考的過程,面對教師的提問,能夠回答出問題的學生也能夠沉下心來思考,對那些不知道答案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找到做題的辦法。這種情況下,各個層次的學生思維都能夠得到有效地調動。在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算法和原理,然后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和驗證,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其他學生的思維和想法,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數學思維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鼓勵學生發言,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
發言對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非常重要,通過發言,學生能夠將自身思考的過程很好地表達出來,需要將內部知識轉化成為外部的語言,只有學生表達比較清晰,教師和其他學生才能夠聽懂,而想要做到這點,學生本身的思維必須足夠的清晰。通過發言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其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盡量地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發言機會,注意學生發言是不是嚴謹和準確,但是教師也必須認識到一節課的發言機會有限,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發言。還可以在課下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比較有創意的想法,教師也應該及時地鼓勵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見解表達的機會,這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養成和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操作的習慣
動手操作對幼兒認知事物是比較重要的,兒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能夠得到較為直接的經驗,能夠在做的過程中思考,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學生只有真正的感受知識,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教師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小學低年級學生更好地掌握那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將分一分活動、數一數活動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來。學生在操作的時候也能夠得到較多的動手操作機會,進行經驗的積累,比如在分一分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教具,將五個蘋果放在兩個盤子里,一個盤子里放一個,另一個盤子里放四個;一個盤子里放兩個,另一個盤子里放三個;一個盤子里放四個,另一個盤子里放一個。通過這些過程操作,學生對數字的分和合便能夠很好的了解,數學教學也能夠更加的形象,學生理解也會更加的容易。
(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作業能夠升華課堂教學,通過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教師能夠很好的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學生也能夠通過作業來鞏固學習到的知識,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這便要求教師也必須重視學生數學作業習慣的養成。
首先,教師必須要求學生認真地審題。只有審題正確,學生才可能解答正確,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將讀題方法傳授給學生,要求學生一邊指著,一邊閱讀,要求學生進行多次閱讀,確保能夠了解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將重點的字詞畫出來,養成良好的標記習慣,并且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分析對比手段。
其次,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書寫規范。學生做數學作業的時候,教師必須將正確的寫作業方法教授給學生,要求學生書寫整齊美觀,將數字寫清楚。并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只有有了時間的限制,學生寫作業的時候才可能全身心投入,不隨意浪費時間,對作業完成又快又好的學生,教師應對其進行表揚,這也能夠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
最后,教師必須要求小學生寫數學作業的時候演算細心。只有演算細心,才可能將題目做對,要求學生演算細心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冷靜和沉著的學習態度,計算的時候必須慎重,絕對不能夠草率,無論是題目比較簡單還是比較復雜,都需要認真的對待。對那些演算比較細心的學生或者是取得進步的學生,教師需要及時的表揚,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細心演算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數學成績才可能真正的提高。
此外,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做題目的時候出現錯誤是比較正常的,教師也應該要求學生在作業完成后認真地進行檢查,發現錯誤必須找到錯誤出現的原因并進行改正,這對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養成也有著重要作用。
(六)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形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怎么教學,學生便會怎么跟著做,教師想要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便必須展示出一個熱愛數學的外在形象,想要學生題目解答書寫規范,教師也必須書寫規范,寫好板書。寫好板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題目解答習慣,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數學,學生也能夠以老師為榜樣,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四、 結語
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乃至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學生能夠受益終身。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塑性比較強,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認識到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此外,教師還應發揮家長的作用,重視家校結合,多關注鼓勵和重視學生,給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子平.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探究興趣和學習習慣的策略[J].科幻畫報,2021(10):207-208.
[2]何青婧.立足深度學習,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問題意識[J].求學,2021(27):65-66.
[3]陶雪婷,郭永林.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49):69-70.
[4]達木指吉.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探究興趣和學習習慣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16):24-25.
[5]申金藝.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以滬教版二年級下冊《三位數加法(橫式計算)》圖文題為例[J].讀寫算,2021(10):167-168.
[6]沈揚.探究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學習興趣與習慣的培養[J].求知導刊,2021(11):15-16.
[7]陳潔,楊靜,于敏章.涼山彝族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現狀調查[J].基礎教育研究,2021(5):42-45,48.
[8]伍小紅.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235.
作者簡介:鐘梅玉(1975~),女,漢族,福建龍巖人,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第二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