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強 王鑫 仇青山 夏洪波 寧耀強






摘要:為解決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施工中出現的管片上浮現象,依據天津地鐵項目,通過分析造成管片上浮的原因,建立了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管片上浮受力分析模型。結果表明:注漿產生的漿液浮力是造成管片上浮的主要原因;而曲線隧道中的千斤頂推力不均而產生的側向分力也是影響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由此對于控制管片上浮提出了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管片上浮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理論分析模型
中圖法分類號TU91;????????????? 文獻標志碼? A
Analysis of segment floating during construction of shield tunnel with small curvature radius.
YUAN Qiang1, WANG Xin1, QIU Qingshan2, XIA Hongbo2, NING Yaoqiang1
(1. China Communications Third Bureau First Co., Ltd., Beijing, 100012 China; 2.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Rail Transit Branch, Tianjin, 30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gment floating phenomenon in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with small curvature radius, according to Tianjin Metro project, the force analysis model of segment floating in shield tunnel with small curvature radius wa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segment floa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oyancy of slurry produced by grouting is the main cause of segment floating. The lateral component force caused by uneven jack thrust in curved tunnel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egment floating. Therefore, targete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ntrol the segment floating.
Key Words:Segment floating; Small radius of curvature; Shield tunnel;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盾構隧道施工階段管片脫離盾尾時,容易出現管片上浮情況,而管片上浮極易造成管片的錯臺、破損從而導致滲漏水情況的發生。
傅鶴林[1]等通過數值模擬,明確了施工期各因素對管片上浮的影響程度及作用機理;付艷斌[2]等基于彈性地基梁模型推導出了考慮注漿填充率的大直徑盾構管片上浮解析解;胡勇[3]等基于溫克爾彈性地基梁理論,建立了考慮施工動態的管片上浮模型,并與實測值進行了驗證;楊志勇[4]等在建立管片受力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管片上浮的分析模型并提出了控制措施;黃旭民[5]等基于彈性地基梁矩陣傳遞法理論,在考慮注漿漿液特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直管片上浮預測方法;魏綱[6]等通過對施工期管片進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施工期管片上浮受力分析模型并推導出了相應公式;李明宇[7]等通過現場實測探求了管片上浮量的變化規律并提出了一種簡化算法。
目前,國內對于管片上浮的研究大都通過數值分析或工程實測來分析管片上浮的機理,很少對管片上浮進行理論模型分析。而且在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施工過程中,由于千斤頂的不對稱推力而造成的管片側向上浮情況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本文通過建立管片上浮理論分析模型,著重于研究不對稱推力作用下的管片側向上浮,從而推導出理論計算公式,對管片上浮的預測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1工程概況
天津地鐵11號線內江路—陳塘站區間長396.1m;本段區間出內江路站后以半徑350m曲線,向東轉至東江道,到達陳塘站。隧道結構覆土厚度在11.8~10.3m。區間自內江路站起,沿內江路路下敷設,向東到達陳塘站。區間為一端曲線盾構隧道,左、右線盾構推進均為陳塘站雙始發、內江路站雙接收,如圖1所示。
由于本階段盾構區間地層處于中粗砂、粉細砂和粉質粘土夾層,穩定性較差,同時地下水非常豐富。盾構施工部分穿越該地層時,極易因漿液稀釋而達不到預期強度導致管片上浮,且該區間為曲線隧道,更加容易造成管片的上浮及側移。因此研究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管片上浮的受力模型對于該工程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2管片上浮機理
管片上浮問題對于盾構隧道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眾多專家和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研究表明,造成管片上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水土浮力:盾構隧道在富水地層中施工時,而水土泥漿對管片的浮力造成了管片的上浮。
(2)漿液浮力:盾構管片脫離盾尾時與土體存在間隙,此時需要及時進行注漿,但漿液凝固需要時間,此時管片將受到漿液所產生的浮力,從而導致管片上浮。
(3)注漿壓力:管片在脫離盾尾時需要及時進行同步注漿以防止土體變形,當注漿壓力較大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管片的一系列質量問題。
(4)千斤頂推力:盾構隧道在掘進過程中采用千斤頂分區控制行進,而由于上覆地層壓力及管片自重,下分區千斤頂推力往往會大于上分區,此時會產生一個向上的豎向分力,該分力會導致管片的上浮。
(5)卸載回彈:盾構隧道底部開挖土體重量與盾構機的自重存在偏差,此時會形成一個卸載回彈力.
(6)盾尾間隙:盾構隧道的開挖外徑需要大于管片的外徑,由此而形成的盾尾間隙往往需要及時進行注漿填充來防止土體變形.
3管片上浮計算模型
管片上浮受力模型如圖2所示,在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中,由于左右不對稱推力會造成側向分力從而導致管片側移。因此,將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中的管片上浮分解為水平向和豎直向進行分析。圖中,F1為同步注漿產生的漿液浮力,F2為千斤頂推力不均而產生的豎向分力,F3為千斤頂推力不均而產生的橫向分力,F4為側向漿液壓力,G為管片自重,F5為螺栓剪切力,F6為管片環間摩擦力。
3.1管片豎向受力
由圖3可得到管片豎向受力公式:
(1)
式中,F豎為管片所受豎向合力。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管片所受豎向合力的組成部分,管片所受豎向合力的大小決定了其上浮的程度。可對各分力逐個進行分析以確定影響管片上浮的重要原因。
(1)漿液浮力F1。
盾構隧道開挖時的外徑需要大于管片的外徑,由此會在管片與土層間形成一個間隙,此時需要對間隙及時進行注漿以防止出現較大的土體沉降。注漿漿液凝固需要時間,因此管片在脫離盾尾時會受到漿液為凝固時產生的浮力作用。管片所受漿液浮力按下式計算:
(2)
式中,γg為注漿漿液容重。
(2)千斤頂推力產生的豎向分力F2。
盾構隧道在掘進過程中,由于盾構機自重及上覆土體壓力導致下部千斤頂推力要大于上部,而這個推力差值并無法準備控制,往往會形成一個豎向分力從而導致管片上浮。
千斤頂推力產生的豎向分力F2:
(3)
其中,T為盾構機推力,α為盾尾軸線與水平線方向夾角。
(3)管片自重G。
(4)
式中,R為管片外徑;r為管片內徑;γ1為管片容重。
(4)螺栓剪切力F5。
螺栓剪切力計算公式為:
(5)
其中,F為上浮力作用下管片受到的剪力;Ra為管片環向平均半徑;l為管片厚度;[τ]為螺栓允許抗剪強度。
(5)管片環間摩擦力F6。
(6)
式中,n為兩管片間縱向連接螺栓數;μ為兩管片間摩擦系數;Ni為螺栓間預緊力;Nj管片上的殘余推力。
3.2管片橫向受力
由圖4可得到管片橫向受力公式:
(7)
式中,F橫為管片所受橫向合力。
由公式可知,由于千斤頂左右不對稱推力而產生的側向推力將使管片側向移動。
(1)千斤頂推力產生的橫向分力F3。
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中需要通過千斤頂施加不對稱的推力來控制盾構機進行轉彎從而形成曲線隧道,而千斤頂左右不對稱的推力會形成一個橫向分力從而導致管片側移。
橫向分力F3:
(8)
(9)
式中,T為千斤頂總推力;β為拼裝管片與隧道設計軸線夾角;Rc為隧道轉彎半徑;R為管片外徑;l為一環管片的厚度。
(2)側向漿液壓力F4。
由于管片側向同樣會受到漿液的壓力作用,側向漿液壓力按下式計算:
(10)
式中,γg為注漿漿液容重。
4管片上浮控制技術
(1)漿液浮力是造成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而漿液浮力主要是由于漿液不能及時凝固達到早期強度而產生的。因此當漿液的凝固時間適宜,早期強度越高,抗浮能力就越好??梢酝ㄟ^加入合適的外加劑來減少凝固時間及增加早期強度,以達到減少漿液浮力的效果。
(2)對于千斤頂推力而產生的側向分力而引起的管片上浮及側移,可以采用間歇性施工的方法,通過逐步加載以消除因推力不均而產生的側向分力。
(3)在不影響管片使用及隧道安全的前提下,可在管片上浮區堆放重塊來防止管片上浮。堆放重量可以通過試確定。
(4)對管片上浮的控制也可以采用預偏的方法,通過理論計算和測量經驗,提前預估管片的拼裝姿態和位移變化,設置合理的預偏值。從而保證在按照計劃軸線行進的同時減小管片的上浮和側移。
5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盾構管片上浮機理,建立了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管片上浮理論分析模型,對管片上浮期間的受力進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管片上浮主要是由漿液浮力引起的,漿液在未凝固時,漿液浮力遠遠大于管片自重及摩擦力,導致管片形成上浮。因此漿液的凝固時間和早期強度是控制管片上浮的重要施工參數。
(2)小曲率半徑盾構隧道中由于千斤頂推力不均引起的側向分力也是造成管片位移的重要原因。而側向分力的大小與偏轉角有關,偏轉角越大,側向分力越大,管片位移越大。
參 考 文 獻
[1]??? 傅鶴林,史越,陳俐光,等.盾構隧道施工期管片上浮機理數值模擬研究[J].中外公路,2019,39(1):174-179.
[2]??? 付艷斌,梅超,卞躍威,等.考慮注漿填充率的大直徑盾構管片上浮解析解與應用[J/OL].中國公路學報:1-17[2022-01-01].
[3]??? 胡勇.考慮施工動態影響的施工期管片上浮分析[J].鐵道建筑技術,2021(9):144-147.
[4]??? 楊志勇,楊星,張長旺,等.盾構管片上浮量理論計算模型及上浮控制措施研究[J].礦業科學學報,2021,6(5):591-597,605.
[5]??? 黃旭民,黃林沖,梁禹.施工期同步注漿影響下盾構隧道管片縱向上浮特征分析與應用[J].巖土工程學報,2021,43(9):1700-1707.
[6]??? 魏綱,洪杰,魏新江.盾構隧道施工階段管片上浮的力學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31(6):1257-1263.
[7]??? 李明宇,吳龍驥,趙世永,等.盾構管片上浮量變化規律及簡化算法研究[J].公路,2021,66(3):33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