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煒,賴潔珊,胡杏娟,楊依琴
(1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脾胃病風濕1 區 廣東 廣州 510000)
(2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護理部 廣東 廣州 51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椎間盤內紊亂,是骨科門診最為多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是椎間盤退變、損傷、妊娠及發育異常等因素,多發于青壯年、工作姿勢不良者及孕婦等。大部分患者發病是因為椎間盤終板受損,內層纖維環呈現放射性斷裂,椎間盤基質降解及其炎性反應,化學性物質刺激外層纖維環神經末梢而引起的一種慢性腰痛疾病。當前針對該疾病診療方式并未統一,而主要治療方式為非手術綜合治療。中醫學指出,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病的主要病機是督脈瘀阻,治療原則為“從督論治”。隔姜灸法常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但治療周期較長,加之疾病本身帶給患者的疼痛感強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導致治療效果減弱。常規的護理方式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的效果并不理想,綜合護理已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感,現已被廣泛運用于多種疾病的護理中。本研究旨在探討隔姜蓉蘄艾盤龍灸聯合綜合護理治療瘀阻督脈型盤源性腰痛對患者病情影響,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4 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收治的80 例瘀阻督脈型盤源性腰痛病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12 例;年齡(46.22±2.12)歲。觀察組男26 例,女14 例;年齡(47.81±2.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給予隔姜蓉蘄艾盤龍灸治療并采用常規護理。選取3 ~6 kg 小黃姜利用破壁機制成姜蓉,分離姜汁,放置溫度為20 ~28 ℃環境中。指導患者保持裸背俯臥床上,隨后選取督脈大椎直至八髎穴脊柱位置,在治療部位鋪墊薄紗,隨后鋪上厚度約2 cm 的姜蓉,形如長龍,再鋪上艾絨,灑酒精并點火。結合病情要求控制燃艾次數,感到溫熱最佳,配合1:30 ~50 姜汁濃度浴足,時間20 ~30 min。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護理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干預。(1)病情觀察。對急性發作期的患者,觀察探討的部位、性質,與體位變化的關系及有無放射痛和皮膚感覺異常等,做好病情相關記錄;囑患者排空大小便,給予患者推拿護理,推拿后用腰圍固定腰部,平臥硬板床,觀察患者腰腿疼痛情況;待患者癥狀緩解后指導患者堅持腰背肌鍛煉;做好皮膚護理,防止濕疹、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注意患者有無二便功能障礙。(2)藥物護理。根據患者疼痛程度評估結果,遵循醫囑給予患者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痛,并指導患者正確用藥,督促患者藥物的服用量,避免患者過度依賴藥物鎮痛。(3)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攝入含有增強骨骼強度、肌肉力量的食物,特別是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 族、維生素C、維生素E 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奶類、豆類、蝦米、海帶等;對于臥床休息的患者,其消化功能明顯降低,胃腸蠕動慢,但日常活動量減少,所以日常飲食的攝入量應適當減少,多攝入一些蔬菜類、水果及豆類食品,肉類及脂肪較高的食物盡量少食用;另外,飲食應避免寒涼、煎炸、生冷、辛辣食物,防止消化系統負擔過大。(4)情志護理。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做好思想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使患者自覺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5)臨癥施護。對于急性期患者,指導其于硬板床平臥休息,緩解患者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緩解患者疼痛,待癥狀緩解后給予佩戴護腰下床活動;患者臥床休息時,給予患者定時翻身,3 ~5 次/d,在翻身時注意保持患者身軀上下一致,同時翻轉,避免脊柱屈曲或扭轉,造成二次傷害,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下肢肌肉收縮、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動,15 ~20 次/d,5 ~10 min/次,防止神經根粘連。(6)健康指導。指導患者在硬床板上臥床休息,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誘發病情,腰圍不可長期使用,應通過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縮,腰部不可過度負重,取物時應避免大幅度的彎腰和旋轉。(7)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在日常與患者相處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緩解焦慮、不安等心理,熱情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患者積極應對疾病,克服疼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給患者推薦一些有利于舒緩心情的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幫助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調節患者的心態。(8)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日常與患者溝通時注重聊天內容和聊天質量,使患者在聊天過程中不斷了解病情,讓患者對疾病的基本情況及自身病情有所了解和認知,通過一些關于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治愈案例,改變患者對疾病悲觀的心理,同時,對患者及家屬宣傳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的相關日常飲食、休息、生活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加強患者對疾病的關注度和護理參與度,幫助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和護理,認真完成相應的康復訓練。(9)疼痛護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不同方式的緩解疼痛方式,輕度疼痛患者采用轉移注意力方式,中度疼痛患者采用敷熱或按摩等方式,重度疼痛患者,在患者無法忍受的情況下遵循醫囑給予患者藥物緩解,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10)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進行退步走,兩腿呈弓子步的方式行走,走的時候身體向后傾斜,30 ~50 m/次,40 ~60 min/d;指導患者定時進行仰臥蹬車訓練,仰臥于床上,雙腿向上做出類似蹬自行車狀,10 ~15 min/次,2 次/d,早晚各1 次;指導患者進行燕式運動訓練,俯臥在床上,雙臂向前伸展,雙腿伸直,抬起上半身,同時身體兩側抬起,做出類似燕子飛行動作,5 ~10 min/次,2 ~3 次/d,對于體質較好的患者,指導其進行引體向上運動,讓雙腳懸空吊一會兒,手麻或無力后休息,休息好后又繼續重復之前的動作,反復多次,2 ~3 h/d。(11)回訪。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回訪,關注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訓練情況,解答患者的疑惑,1 ~3 次/月,指導患者定期復診。
(1)采用VAS 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程度,總分值為10 分,若最終評估分數偏高,則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強烈。(2)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功能障礙,分別包含十個項目,生活自理、疼痛強度、干擾睡眠、旅游、坐位、提物、性生活、站立和步行,每項分值為5 分,分值越低患者功能障礙越輕。(3)根據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以及VAS 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痊愈:陽性癥狀完全消失,VAS 疼痛評分降低幅度大于60%;有效:陽性癥狀有明顯改善,VAS 疼痛評分降低幅度控制在30%~60%之間;無效:陽性癥狀無變化,VAS 疼痛評分降低幅度小于30%。總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數/本組總例數×100%。(4)采用研究者自擬的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比兩組患者對治療滿意度。

護理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較(±s,分)
護理后,觀察組Oswestry 功能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礙評分比較(±s,分)
護理后,觀察組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后臨床療效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治療滿意度(97.50%)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n(%)]
盤源性腰痛在中醫學歸屬為“痹癥”“腰痛”范疇內,不通則痛以及不榮則痛是其病因病機,部分學者指出,氣滯血瘀、腎虛、脈絡阻滯以及筋骨失養同樣會引起腰痛。有報道指出,椎管處于狹窄狀態時脊髓會受到一定壓力,引起督脈脈氣瘀阻,導致陽氣阻滯無法達到四肢,形成腰腿痛,因此將其辯證為督脈瘀阻型,而針對此證型患者需從“督脈論治”著手,以活血化瘀和益氣補腎通絡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會老化,發生退行性改變,在外力作用下,如果腰椎纖維環出現破裂和髓核、軟骨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壓迫附近脊神經或脊髓,則會引起腰椎間盤突出。
隔姜蓉蘄艾盤龍灸是一種在傳統隔物灸的基礎上,配合經絡穴位按揉,甄選云南小黃姜蘄艾鋪在背部及胸腹部督脈、任脈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等,通過經絡加溫滲透經皮給藥進行灸療的新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及護理周期較長,且會對患者帶來疼痛感,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幫助較弱,而綜合護理方式更加全面,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恢復。
本研究給予觀察組患者隔姜蓉蘄艾盤龍灸聯合綜合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干預后,觀察組Oswestry 功能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97.50%)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提示隔姜蓉蘄艾盤龍灸聯合綜合護理滿意度較高,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分析原因為:(1)隔姜蓉蘄艾盤龍灸中生姜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常被用于解魚蟹毒、溫中止嘔、解表散寒以及化痰止咳等。云南小黃姜主要成分為揮發油:芳香油、水芹烯、姜醇、姜烯、姜油菇以及檸檬醛,同時還存在少量的礦物質、姜辣素、姜油酚、維生素、淀粉纖維及樹脂,具有緩解腰背疼痛、消腫止痛等功效。艾草可理氣血、止血安胎以及逐濕寒。(2)綜合護理方式通過多種方式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其注重患者的腰椎功能訓練,通過各種方式減輕患者的腰椎受力,避免患者腰椎二次受傷。且綜合護理模式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了解,減小了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且護理過程中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可提高患者針對護理人員及護理工作的理解,更認可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對瘀阻督脈型盤源性腰痛患者開展隔姜蓉蘄艾盤龍灸聯合護理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