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李 燕,孫曉斌,錢 敏
(云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西部孕前優生重點實驗室〉 云南 昆明 650021)
宮頸癌是發病率較高的婦科腫瘤,僅次于乳腺癌,屬于婦科3 大惡性腫瘤之一。為實現對此疾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近幾年,許多學者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了分析,完善了治療方案,為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了保障。本研究就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篩查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宮頸癌前病變是宮頸重度上皮內瘤樣的病變,需要對其進行早期預防和治療。宮頸癌的病變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其主要經過輕度、中度和重度以及上皮內瘤樣病變等階段,所以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我們會發現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是部分患者出現白帶增多等情況。宮頸癌前病變具有可逆性的特點,一部分的病變會自然消失,但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進展性,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治療和控制,病灶會發展,嚴重情況下會癌變。在對其可逆性和發展性進行分析時,發現病變的范圍和程度會對其帶來影響:輕度的上皮內瘤樣病變,一般情況下會自然消失;重度上皮內瘤樣病變需要進行有效治療,不然就會發展為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
宮頸癌患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癥狀如下:(1)陰道流血。大部分患者在早期都會出現接觸性出血情況,中晚期會出現陰道流血。要想實現對出血量的有效判斷,還要分析病灶的大小,或者是間質內血管的實際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其準確判斷。一般情況下,年齡不大的患者經期會延長,經量不斷增多。(2)陰道排液。部分宮頸癌患者在臨床診治中會出現陰道排液的情況,液體為白色或者是血性,伴有腥臭。晚期的宮頸癌患者,由于其癌組織會壞死,并且其伴有感染,所以此類患者會出現大量米湯樣的白帶。(3)晚期癥狀。如果結合癌灶的范圍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她們會出現繼發性癥狀。當癌腫壓迫輸尿管的時候,會導致輸尿管梗阻和尿毒癥的發生。一些晚期的患者會出現貧血等癥狀。因此,在對宮頸癌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相關的醫學人員一定要及時檢查出患者的宮頸癌前病變的情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實現對宮頸病變的有效篩查,從而減少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
醋酸染色法和碘染色法是肉眼觀察的主要內容:(1)醋酸染色法。應用5%的冰醋酸棉球,適當涂抹于患者宮頸表面,等到1 min 后,在冷光源的照明下觀察患者子宮頸上皮對醋酸的實際反應情況,并對子宮頸上皮的厚度和渾濁度等進行準確診斷。(2)碘染色法。需要操作人員采用5%的碘涂抹患者宮頸。如果宮頸正常,其上皮吸碘后主要呈棕褐色;如果沒有著色區為芥末黃,就屬于病變區。在此過程中,需要結合未著色的程度和邊界情況等,對宮頸癌進行初步診斷。此方式雖然具有簡單和易于掌握等優勢,但是敏感度和準確性并不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關研究發現,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當前已經確定的HPV 有110 種,結合HPV 型別和宮頸癌發生的危險性高低,還將其分為高危型與低危型。調查發現,在99.8%的宮頸癌患者中都能夠檢測到HPV,HPV 陰性者不會出現宮頸癌這種情況。現階段,檢測HPV的主要方法有熒光斑點印跡法以及熒光原位雜交法等。其中HPV DNA 和第二代雜交捕獲法(Hybrid Capture Ⅱ,HC-Ⅱ)法是目前敏感度最高的方法,并且此篩查方法的真實性也非常高。
陰道鏡檢查屬于臨床上的診斷性方法,嚴格意義上說其并不是篩查。其主要優點在于可以提早發現肉眼不能識別的宮頸病變,在早期及時檢查出宮頸癌。如果宮頸癌所篩查為陽性,或者是臨床可疑都需要轉至陰道鏡檢查,對其進行進一步評價,主要是確診是否有病變的可能,判斷病變的程度。同時,此方式還是提高宮頸癌篩查靈敏度以及特異度的主要措施。在陰道鏡檢查中,醫學人員能夠全面對宮頸細微結構進行觀察,鏡下的定位會讓活檢目標更加準確,能夠明顯提高活檢的陽性率。相關研究發現,陰道鏡檢查和病理檢查幾乎一樣的,宮頸浸潤癌的符合率大約為100%,值得在宮頸癌檢查中應用。
醫學人員能夠通過DNA 的定量分析,對宮頸癌早期情況進行有效診斷。當前,在國外已有大量的報道證明此技術在臨床檢測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宮頸脫落細胞的DNA 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結合細胞的DNA 含量改變,作出客觀判斷。在此過程中,由于細胞癌變早期核中的DNA 含量,以及其自身的結構會發生改變,這是病理醫師在顯微鏡下觀測不到的。因此,需要應用DNA定量分析方法,對宮頸癌早期病變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強化其自身的敏感性。在對細胞DNA 定量分析的原理進行分析時,發現正常組織細胞增殖速度和死亡速度正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中,這會讓細胞數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同時,腫瘤細胞會因為DNA 分子結構中堿基對的改變,出現生殖速度大于死亡速度的現象,這個時候細胞數也會不斷增加,從而形成腫塊。
電子陰道鏡是對傳統陰道鏡檢查的創新,在我國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地背景下,電子陰道鏡已經在宮頸癌篩查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電子陰道鏡,醫務人員能夠更全面地觀察影像,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和打印,實現對這些操作流程的一體化管理。在應用電子陰道鏡檢查技術時,需要了解其適應證,其主要在宮頸輕、中、重度糜爛久治不愈的患者。
讓患者在具體的檢查中取膀胱截石位,在此基礎上充分暴露她們的宮頸,用棉球將患者宮頸過多的液體進行擦拭,最后將細胞刷插入宮頸。操作人員需要順時針,或者是逆時針旋轉5 ~10 圈,取宮頸脫落的細胞,將其保存在特定的細胞液中。科學使用液基薄層細胞檢測(liquid-based thin-layer cells detection system, TCT)標本對其進行分流程序化的處理,將其處理成薄層細胞涂片,應用95%酒精對其進行固定,然后應用巴氏染色。但是,巴氏涂片這種檢查方式在具體的應用中需要對采集細胞樣本進行有效觀察。主要是因為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會導致檢查的敏感程度降低,非常容易發生誤診等問題。因此,可采用TBS 分級系統,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細胞學診斷。檢查時需要采用新規定的TBS報告方式,主要是彌補傳統巴氏分級中的不足。應用TCT檢測技術進行篩查,涂片的滿意度能夠達到99.94%,TCT 和陰道鏡下活檢病理結果的符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高,能夠幫助醫務人員更準確地判斷宮頸癌的病變程度。如果其病變程度越高,TBS 細胞病理學和組織病理學的診斷就具有越好的一致性,這個時候TCT 的敏感性也就會越高。
當前,宮頸錐切術已在宮頸癌病變治療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其也是組織病理學檢測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臨床宮頸癌病變早期診斷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彌補陰道鏡活檢中的不足,還能夠實現對整體檢測流程的優化,不斷提高臨床診斷的效果。在此檢測中,還需要詳細了解病灶的范圍和的浸潤程度。同時,在臨床的陰道鏡下可以更加充分得出宮頸的多點活檢測結果,具有非常高的確診率。
相關研究發現,檢測CIN 的靈敏度與HPV DNA 的檢查比較相近,前者的特異性比較顯著。雖然最近幾年,有研究顯示HPV 在宮頸病變檢測中的應用,整體價值不僅優于細胞學,還能夠不斷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但是這種方式是否以HPV 檢測取代TCT 作為初篩的主要方式還存在爭議。當前,認為HPV 檢測陽性,再進行液基細胞學檢測能夠大大降低陰道鏡使用率。
在對HPV 和宮頸癌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時,發現HPV是當前宮頸癌預防研究工作中的主要內容,更是醫學人員所需要關注的關鍵內容。特別是在我國醫學機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能夠預防多種HPV 病毒的宮頸癌疫苗已經成為目前女性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措施。目前,比較常見的宮頸癌疫苗,主要以九價疫苗和二價疫苗為主,我們需要加強對此部分內容的了解,實現對宮頸癌的有效預防。
現階段,在宮頸癌的具體預防方法中,篩查預防是二級預防中的主要方式,在各種檢測方式的過程中,其能夠對宮頸癌疾病進行盡早辨別,實現對宮頸癌的有效治療,減少此疾病對患者身體健康的影響,進而對患者的預后進行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最近幾年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提高,且其還會對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比較大的影響。但這種疾病是可以進行早期預防和干預的,能夠阻止病情繼續發展下去。特別是在我國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更多的宮頸癌篩查方法在臨床診斷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可以通過TCT 檢查和電子陰道鏡等多種篩查方式,提高診斷效果,進而實現對宮頸癌疾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