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芒 王宇景 梁文帥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媒介融合為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與挑戰。地域文化是我們國家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它自身有著獨特的文化素養以及歷史淵源,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聚集不同的文化脈絡以及特性,向外界展示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在貴州,由于所處的山脈多,聚集的少數民族居多,所以在這片土地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十分豐富。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內容、傳播形式等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與融合。當下,通過分析貴州地域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與媒介融合的關系,了解貴州地域文化傳播的現狀,探究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形式,以期通過多種媒介方式的融合,打造出形式多樣化、多渠道分發、多平臺共享的內容,更好地促進地域文化的傳播。
在貴州,地域文化內容類型十分豐富,它包含夜郎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山地文化、歷史文化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貴州的文化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人們開始去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挖掘貴州的歷史。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媒介融合的快速發展,使得貴州地域文化傳播逐漸出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如今,備受矚目的貴州文化,正在通過各種媒介形式展現自己的獨特,在傳播內容方面更加注重內容的多樣性,多角度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1.內容多樣
媒介融合多元化的特性,可以將信息在“中央廚房”的形式下進行整合、加工,為不同的受眾提供不同的信息。隨著短視頻的盛行,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用戶皆可將自己所聞通過各種平臺進行傳播。截止至 2022年3月12日,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以關鍵詞“貴州”進行搜索,可以發現與此類話題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達222.6億次,作品內容包含了貴州少數民族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自然風光等。許多作品都來自于用戶進行創作投稿,通過不同的話題,將貴州的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進行關注以及討論。
2.內容具有互動性
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媒介融合逐漸出現了多種形式,讓受眾的參與意識提高,傳播內容的互動性增強,例如H5,在展示中,它能夠將傳播的內容通過圖片、視頻、文字等以網絡頁面的形式進行傳播,在內容上以動態等特點呈現給用戶。
據天眼客戶端數據顯示2020年有關“多彩貴州相約2020·五十百千億”網絡主題傳播的工程,其中有一部名為《“貴在有理”貴州樣板系列一:新時代貴州精神》的視頻H5總瀏覽量達到了2781萬次。在瀏覽H5畫面時,受眾也能從中了解到關于貴州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民族精神等等。在傳播的過程中,媒介融合通過提升內容的互動性,從而使用戶獲得更多的參與感。
3.內容具有紀實性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紀實性的視聽作品開始映入眼簾。媒介融合通過政策融合、技術融合、內容融合等融合方式,給紀實作品的發展提供全新的生態環境。在2019年12月播出了一部名為《這,就是貴州》的大型紀錄片。該片展示了貴州的山水風光、人文精神等,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將鏡頭聚焦在貴州,將貴州的發展通過畫面呈現給大眾。截至2020年3月,在全球獲得3.65億人次的播放量,多方面向受眾展現了貴州的文化。
在貴州,對于少數民族而言,他們的許多文化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傳播到現在。苗族在貴州具有很大的部落,他們沒有固定的民族文字,只能通過口語進行傳播。很多本民族的人,通過自發錄制視頻,將本民族的服飾、飲食、語言等在網上進行展示和傳播,讓更多的受眾了解當地文化。
在傳播活動中人們通常會傾向于選擇高質量、有深度的內容,但在網絡時代,人們更習慣于在碎片化的時間中去獲取信息,媒介融合的發展,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2021年,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與騰訊合作推出動畫《一人之下》第4季,在此部動畫片中技術員將貴州的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等融入畫面中。不僅如此,在傳播過程中,平臺將知名IP與貴州文化相結合,以vlog形式,在動畫播出前,發布與貴州文化有關的視頻,激發起受眾來到貴州、體驗貴州、感受貴州的愿望。截至2022年3月,動畫在騰訊視頻App播放量已經達到10.4億次,讓貴州的文化得到了廣泛地傳播。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列舉了知名博主李子柒的例子,傳達了短視頻在傳播文化中所展現出來的活力與生機。[2]短視頻能夠讓受眾有更多的參與感和互動感,所以它逐步成為文化傳承、旅游宣傳、政務工作等方面傳播的新形式,讓更多的受眾可以在分散化、碎片化的時間中尋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從而達到信息快速傳播的目的。
在傳播方面,短視頻以短而精的優勢獲得了受眾的喜愛。在形式上,它集合了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媒介形式進行傳播,融合了各種媒介的形式,使得傳播的畫面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地域文化的影像資源變得越發重要,短視頻的出現是對于地域文化資源一種很好的保存方式,為傳播地域文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媒介融合的發展為貴州地域文化傳播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媒介融合的發展,讓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開始借助多平臺、多形式、多渠道的傳播手段,讓內容不再單一,不再枯燥乏味。但在傳播的過程中,媒介融合的發展也會對傳播貴州地域文化帶來的挑戰,當受眾變得廣泛時,很多人了解到的信息便會變得片面化,在傳播的過程中會因各種因素從而對地域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
1.新形式助力新發展
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傳播貴州地域文化信息的渠道增加。在以前,獲取地域文化的信息往往借助于期刊、報紙、電視等,傳播的受眾較少,范圍也窄。如今,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舊媒體之間的融合,讓信息在傳播中的渠道變得尤為廣泛。以《貴州日報》為例,該集團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2019年3月1日,打造了“天眼新聞”客戶端,通過客戶端將分散在網上的力量全部融合在一起,讓更多的正能量、文化等內容傳播得更加廣泛。貴州各市(州)縣均設立了融媒體中心,有自己的官方媒體,官方媒體通過“中央廚房”的模式,將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以及加工,通過不同的形式傳送給受眾,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除此之外,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結合互聯網,推出多種系列的活動,借助網絡平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方式傳播,讓受眾參與進來。現在,傳播者正在探索新的媒介形式,傳播貴州文化,讓世界聽到貴州的聲音,看見貴州的發展。
2.加速了傳者與受者之間的“融合”
傳統媒體時代,受眾在接收貴州地域文化的信息時都是被動、單向式的接收,內容上缺乏互動性,讓受眾感到枯燥。媒介的融合,讓傳播貴州地域文化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也讓傳者和受者之間的邊界線消失,兩者之間的身份發生了融合。在傳播的過程中,受眾可以通過拍攝抖音短視頻等來傳播與自身相關的信息,這改變了傳統受眾接收信息的形式,讓媒介融合在傳播地域文化信息的方面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1.偏向娛樂,傳播的內容文化深度不夠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人皆為傳播者,以至于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內容會因為傳播者的文化素養、教育程度以及知識面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過去,傳播貴州地域文化的媒介通常為期刊、報紙、電視、廣播等媒介,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發生了改變。
根據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高達9.27億。[2]在短視頻中,傳播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者,并不是都擔任著傳播文化的責任,而更多的是個人觀點的表達與記錄。在傳播的過程中,有些博主為了博得其他用戶的喜愛與關注,便會產出一些偏向娛樂化的內容。就目前來看,傳播貴州地域文化的方式多為碎片化傳播,內容缺乏深度,文化性不高,這將對文化的傳播帶來一定的弊端。
2.“把關人”的缺失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新興媒體如雨后春筍,人類進入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將傳統把關模式置于新媒體環境中顯得不適應。[5]在新媒體環境中,傳統的把關人不再享有信息傳播的特權。
如今,受眾可以通過微博、抖音、視頻號、公眾號等形式制作發布有關于貴州地域文化相關的內容,通過各類平臺進行傳播,在一定的程度上擴大傳播的范圍。根據筆者調查抖音短視頻的內容來看,關于貴州地域文化的信息多為自媒體用戶原創內容,它是由自己或者團隊來制作,隨著用戶的獨立性增強,平臺上“把關人”的角色逐漸喪失了本身的能力,一些用戶有時候會為了博取一時的眼球,而犧牲文化背后的內涵,呈現出一些庸俗化的內容,隨著時間的累積,會對貴州地域文化造成一定的損害。
貴州地域文化在借助媒介融合傳播的過程中,有優勢也有挑戰,結合上述所提及的問題,地域文化傳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究。
1.“文化+科技”的模式
在此方面可以尋找對貴州地域文化研究較為豐富的專家和互聯網方面的專家共同攜手,在媒體創新的背景下,打造更多的優質內容。例如將一些文物背后的故事通過科技的技術進行復原,所制作出來的視頻在各大媒體平臺中進行展播,充分發揮媒介融合在貴州地域文化的作用。
通過打造該模式,旨在提高地域文化傳播的質量,讓優質的內容呈現給用戶,讓用戶在更多優質的文化內容面前,重拾追尋文化的信心。在傳播地域文化的過程中,提升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降低內容的娛樂性;在獲取有關地域文化的信息中,用戶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高自身對地域文化的認識。
2.打造“文化+數字娛樂體驗”模式
通過挖掘貴州地域文化,加強與網絡游戲開發商進行交流,融合貴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在網絡游戲視覺畫面中加入貴州自然風光、飲食文化,在聽覺效果中增加少數民族文化等等,旨在用戶在娛樂的同時能從中探尋到貴州文化的魅力,讓用戶有更好地體驗。
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通過打造“文化+”的模式,讓貴州地域文化的傳播能夠走可持續探索的道路,積極嘗試多種方式,深度挖掘多種形式,找到適合傳播貴州地域文化的道路,以此滿足用戶對文化的需求。積極探尋“文化+”的道路,讓貴州地域文化能夠得到很好的傳播。
積極運用各類媒介技術對貴州地域文化分解成不同的形式進行呈現,給用戶打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貴州地域文化豐富,在傳播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文化的特性,打造不同的文化產品,讓受眾在觀賞的同時也感受到文化的內涵。如今VR技術已經運用到多個領域中,在傳播文化之際,可以將VR結合AR技術運用到各類博物院、文化宣傳等方面。也可通過將貴州地域文化打造成VR全景模式,結合AR現實景觀,讓用戶可以足不出戶便可領略貴州文化的魅力,讓用戶在不同形式中,感受到媒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浪漫。
媒介融合的發展與地域文化傳播之間的關系緊密相連,在地域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媒介起著很大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發展中,貴州地域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是并行的,受眾在變得廣泛的同時也使得內容開始泛化,傳播的內容缺乏深度與創新,因此要借助多平臺、多形式、多專家等力量,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優勢條件,不斷探尋新的傳播路徑。在新的傳播形式中,展現出貴州地域文化的特色以及價值,為貴州地域文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