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冶 張浚睿 孔 亮 陸 斌 牛 強 李海強 叢丙峰 李云鵬
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口腔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陜西省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外科,陜西西安 710032
頜面部間隙感染起病隱匿、發展迅速、病情復雜且兇險,常危及患者生命,是頜面外科臨床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1]。同時,口腔頜面部的解剖結構復雜,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僅以教材、解剖圖譜為基礎學習,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后又會以患者為單位進行診斷和治療,思路會有較大轉變,短期內理解和掌握該病診療原則的難度較大。在以往的臨床教學中,科室多采用“傳統幫帶”的帶教模式,即實習學生在病房全程跟隨帶教老師完成患者收治、病歷書寫、手術治療等臨床工作。這種帶教模式雖然能幫助實習學生全面接觸臨床工作并逐步進入工作狀態,但由于臨床經驗不足、診療思路不清、治療過程不熟等原因,當實習學生在面對頜面部間隙感染這一“急、重、險”的疾病時,仍存在一臉茫然、慌亂緊張、不知所措等現象。因此,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外科嘗試將“思維導圖結合清單”的教學法[2]應用在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教學中,力圖體現“標準化流程”和“診療規范”的臨床教學思路,提高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選擇2020 年7 月至2021 年10 月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頜面外科病房實習的口腔專業本科生共計40 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配至實驗組(20 名)或對照組(20 名)。其中,實驗組男15 名,女5 名;平均年齡(21.95±0.60)歲;頜面外科學期末考試平均成績(81.15±6.82)分。對照組男15名,女5 名;平均年齡(22.15±0.81)歲;頜面外科學期末考試平均成績(80.50±8.24)分。兩組性別、年齡、期末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1 “傳統幫帶”模式 對照組入科后由住院總醫師安排帶教老師(由高年資住院醫師擔任),隨后實習學生全程跟隨帶教老師的日常工作完成收治、查房、診療、醫患溝通等全部實習活動。
1.2.2 “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 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首先以科室前期發表的《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診療的專家共識》[2]為基礎,按照疾病的整體診療流程為脈絡制作思維導圖,隨后在不同的診療階段配以清單,詳細規定每個階段的診療內涵和學習注意事項,最后形成以思維導圖為骨架、以清單為內容的標準診療流程。
②患者住院后,實習學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匹配患者在思維導圖中的階段,然后根據清單內容進行病情判斷和治療操作。即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實習學生梳理診療思路,通過清單幫助實習學生提煉不同診療階段的要點,達到診療有條理、要點不遺漏的目的。思維導圖和清單見圖1。③每例患者治療結束后,實習學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總結與回顧。梳理思維導圖和清單中的內容,并進行適當的添加和修改。最終目的是幫助實習學生在短時間內充分掌握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療流程和各個階段的診療要點。

圖1 思維導圖和清單
1.3.1 主觀效果評價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臨床實習結束后,要求實習學生對頜面部間隙感染臨床診療的各個方面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自我主觀評價。調查問卷的制訂參考我院臨床實習的教學大綱和本科生培養方案,包括“臨床實習明顯鞏固了我的相關理論知識”“臨床實習顯著提高了我的臨床操作技能”“臨床實習明顯提高了我的醫患溝通能力”“經過臨床實習,我現在完全掌握了病歷書寫記錄”“經過臨床實習,我現在完全掌握了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療流程”“我認為‘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在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實習中十分重要”(對照組不回答該項)這6 個條目。實習學生對問卷中的各個條目分別由1 到5 共5 個級別進行自我評分(1 為非常不同意、5 為非常同意)。經檢驗,該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α=0.853,可信度較高;通過專家函詢,問卷各條目內容效度指數為0.8~1.0,全部條目的平均內容效度指數為0.95。實習學生填寫后,統一收回問卷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3.2 客觀效果評價 采用出科考試的形式,對臨床實習結束的學生進行理論考核,通過考試分數來判斷實習學生對頜面部間隙感染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考試題型均為客觀題,滿分為100 分,試題來源為我院口腔頜面外科學試題庫。將所有實習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匯總后,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實際發放調查問卷40 份,共收回40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實驗組“臨床實習明顯鞏固了我的相關理論知識”“臨床實習明顯提高了我的醫患溝通能力”“經過臨床實習,我現在完全掌握了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療流程”的自我評價分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臨床實習顯著提高了我的臨床操作技能”“經過臨床實習,我現在完全掌握了病歷書寫記錄”的自我評價分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實驗組“我認為‘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在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實習中十分重要”的自我評價得分為(4.6±0.6)分。
表1 兩組自我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自我評分比較(分,)
實驗組出科考試得分為(90.60±3.91)分,對照組出科考試得分為(80.65±5.58)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33,P <0.05)。
頜面部間隙感染是頜面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2-3]。醫療機構在接診本病患者后往往要立即進入急診程序,這就要求實習學生在實習結束后對這一類疾病能夠快速評估、準確診斷并進行及時、合理的治療。但是,由于頜面部的解剖結構較為復雜、此類疾病的病情較為多變等原因,頜面部間隙感染是臨床教學中一直以來的重點和難點。目前,“傳統幫帶”的帶教模式仍屬于單方向的灌輸式教學,實習學生往往處于“旁邊看一下、跟著學一點、過后忘一半”的狀態。實習結束后,學生普遍反映頜面部間隙感染是比較難掌握的一類疾病。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實習時間內,幫助學生梳理診療思路、提煉診療要點,將碎片化的知識點整理成標準化的診療流程,便成為頜面部間隙感染臨床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人東尼·博贊發明的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4]。自發明以來,思維導圖被廣泛應用在教育、商業和科研等領域。其是由一個中心起點,以一個或多個邏輯順序為脈絡,向周圍發出有層次的樹狀結構圖形,幫助人們梳理復雜事物的邏輯關系,從而進行更高效的學習和記憶,其優點是系統性和邏輯性強[5-7]。而清單作為一種常見的事務管理方式,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它是通過羅列各種條目來幫助人們進行學習和記憶,其優點是全面性和細節性強[8-9]。目前,基于思維導圖和清單的臨床教學方法已在兒童口腔學、口腔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修復學和牙周病學等相關課程中均實現了初步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17]。
我院頜面外科發表的《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診療的專家共識》[2],在疾病預防、術前檢查、經驗性用藥、手術治療、術后處理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分別闡述,為臨床醫師提供了參考和指導。但是對于臨床教學而言,為了便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和學習,本研究中將思維導圖和清單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臨床教學方法。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結合具體患者,實習學生首先通過思維導圖對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療流程進行整體學習和把握。得益于其系統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思維導圖可以把日常積累的碎片化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形成邏輯清晰、條理清楚的臨床診療思路,使實習學生能夠對此類疾病從發病到治愈進行整體性的把握[18-21]。隨后,針對疾病診療的每個階段,帶教老師幫助學生依照清單中的要點進行病情判斷和治療操作。這樣一來,實習學生在后續的檢診、操作、治療和溝通時,便能夠做到準確評估、面面俱到、避免遺漏。舉例來說,當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就診時,依照思維導圖,首先應對患者進行問診和檢查。依照清單,問診和檢查內容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和專科檢查等。隨后對該患者進行病情判斷并依照思維導圖囑患者進一步完善入院檢查。依照清單,入院檢查應包含頜面部CT、B 超等輔助檢查及血常規、凝血系列、肝腎功等實驗室檢查。隨后針對相應檢查結果,進一步判斷病情并根據思維導圖制訂下一步治療計劃,以此類推,即通過思維導圖判斷患者所處的診療階段,再通過清單明確具體要點和內容并進行病情判斷,直至患者康復出院。
本研究結果提示,“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能夠通過系統歸納整理相關知識點和清晰梳理診療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從而使實習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并使學生對該病的整體把握和診療思路更加明確和清楚。同時,實習學生在充分掌握了本病的理論知識和診療流程后可以增強自信。在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時,學生也就能夠應對自如,從而提高了醫患溝通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實驗組出科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提示實驗組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優于對照組。總的來說,通過思維導圖和清單的有效結合及實際的臨床應用,實習學生對頜面部間隙感染這一疾病既完成了診療流程的系統構建,又實現了診療要點的全面覆蓋,還積累了必要的臨床經驗,有效地提高了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通過實際教學,我們也發現即便“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教學的質量,但同時也有一些受制因素。首先,此教學法對帶教老師的要求明顯提高,帶教老師不僅要具備優秀的臨床診療水平,還要能夠全面而系統地掌握各個知識點,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梳理診療思路和流程,通過清單提煉各個階段的診療要點[11]。其次,此教學法對實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臨床中采用“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進行學習時,需要針對臨床中遇到的不同情況進行不斷的思考和研究,必要時需翻閱相關書籍和文獻,對思維導圖和清單的內容進行適時的調整和總結,這樣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實習效果[22-25]。一旦實習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高,則又會出現“旁邊看一下、跟著學一點、過后忘一半”的情況,導致實習效果欠佳。如何對此教學法進行改良和調整是醫學教育工作者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在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實習中采用“思維導圖結合清單”教學法進行教學,可顯著幫助實習學生鞏固相關理論知識、明確診療流程、提升診療水平,同時增強溝通能力。通過本研究的初步應用,該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