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娟 王永紅 曾小春 陳誠星 姚亞慧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湖南郴州 423000
妊娠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除了常規降糖治療外,常配合飲食管理、運動訓練,以控制患者血糖[1]。飲食管理規范患者飲食結構,使患者多攝入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2]。研究顯示,對GDM 患者實施飲食管理,可有效調控血糖,控制GDM 患者體重增長,從而影響妊娠結局[3]。但在臨床實踐中,降糖效果受多因素的影響,單一應用飲食管理難以得到最佳效果。醫院常見的運動訓練多為有氧運動,全身肌肉活動范圍較大,需要患者在戶外進行,而GDM 患者多在妊娠24~28 周GDM 篩查時確診,處于孕中晚期,身體負荷較大,活動受限,難以保證有效的運動量[4]。等長抗阻力運動訓練可在室內進行,不受場地限制,提升患者的依從性[5]。等長抗阻力運動訓練通過克服外來阻力,使大肌肉群進行收縮,能降低脂肪含量,同時調節神經-內分泌機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胰島B 細胞功能提升,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6]?;诖?,本研究對GDM 患者實施飲食管理指導聯合等長抗阻力運動訓練,分析該方案對患者在控制血糖、妊娠結局等方面的影響。
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取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就診的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本研究采取盲法,依據抽簽分組分為對照組(50 例)與觀察組(50 例),患者與家屬均簽署同意書。對照組年齡21~33 歲,平均(27.74±2.90)歲;入組時孕齡25~27 周,平均(26.16±0.71)周;孕前體重指數22.08~26.11 kg/m2,平均(24.03±0.76)kg/m2;初產婦31 例,經產婦19 例;初中及以下6 例,高中或中專15 例,本科或大專24 例,本科以上5 例;月收入≥3000 元23 例,月收入<3000 元27 例。觀察組年齡21~32 歲,平均(27.24±2.51)歲;入組時孕齡為24~28 周,平均(26.00±0.78)周;孕前體重指數22.47~25.82 kg/m2,平均(24.10±0.75)kg/m2;初產婦28 例,經產婦22 例;初中及以下4 例,高中或中專16 例,本科或大專25 例,本科以上5 例;月收入≥3000 元21 例,月收入<3000 元2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7]中GDM 診斷標準;②空腹血糖水平≥5.1 mmol/L;③單胎妊娠;④孕24~28 周;⑤孕24 周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服糖前血糖≥5.1 mmol/L 或服糖后2 h 血糖≥8.5 mmol/L;⑥依從性良好;⑦患者個人意愿首選自然分娩。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②合并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其他影響代謝的內分泌疾??;④妊娠前合并糖尿??;⑤伴有胃部疾病影響飲食管理效果;⑥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⑦高齡產婦。
對照組進行常規干預+飲食管理指導,觀察組進行常規干預+飲食管理指導+等長抗阻力運動訓練。兩組均為院內指導,后續可院外自行調節飲食或進行等長抗阻運動。(1)常規干預。實施健康宣教,普及GDM相關知識,包括GDM 發生的原因、可能引起的危害、治療和調理的方法等。協助患者調整飲食,囑咐患者多運動,保證睡眠規律和充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傾聽,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適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2)飲食管理指導。①能量攝入。根據《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8],計算患者所需要的能量[妊娠中期:每日能量=(身高-105)×能量系數(25~35 kcal/d)+150 kcal;妊娠晚期:每日能量=(身高-105)×能量系數+350 kcal]。②餐次分配。早餐、午餐、晚餐分別占20%~30%、30%~40%、30%~40%能量,早餐后、午餐后加餐分別占10%能量。③飲食搭配。由營養醫師根據患者飲食習慣、攝入情況等,針對性為每例患者制訂營養食譜,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嚴格按照食譜進食。適當補充乳制品和含有大豆纖維、燕麥纖維的食物,對含淀粉多的食物嚴格限制。(3)等長抗阻力運動。①運動部位:雙上肢、雙下肢運動。②運動時間與頻率,每天每次飯后30 min 開始運動,每個動作3~5 s,整體運動時間循序漸進增加,每次運動時間5~30 min。③運動方式。上肢抗阻運動。動作一:一側作為運動臂,肘關節屈曲40°~50°,另一側手掌置于運動臂上臂或前臂中段,雙上肢同時用力,用力握拳,每次3~5 s,兩側交替進行,每天進行;動作二:手腕屈曲,上臂、前臂呈90°,使用1 kg 小啞鈴進行雙上肢舉啞鈴運動,每次5~8 min,每周2~3 次;動作三:分開雙腳至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將彈力帶繞過背部,彎曲雙臂,握住彈力帶,向上舉起至雙臂伸直并緩慢呼氣,放下雙臂并緩慢吸氣,每次3~5 s。下肢抗阻運動。動作一:伸展左右踝關節、膝關節、腿髖,每次3~5 s;動作二:分開雙腳至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將彈力帶繞過背部,彎曲雙臂,握住彈力帶,身體慢慢下蹲,再慢慢還原;動作三:坐于硬質椅子上,在腿上綁(或不綁)沙袋,雙腿并舉上抬,每次3~5 s。④運動強度。以運動時心率≥130 次/min 為宜。
①血糖控制。于干預前、干預后2 個月,使用血糖監測儀(羅氏,ACCU-CHEK)測定兩組血糖指標,包括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 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其中HbA1c處于4%~6%,FPG≤5.3 mmol/L,2hPG≤6.7 mmol/L。②妊娠結局。統計剖宮產、產后出血、羊水過多、孕期感染發生情況。③新生兒結局。統計早產、巨大兒、胎兒窘迫、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HbA1c、FPG、2hP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2 個月,兩組HbA1c、FPG、2hPG 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指標比較()
注 t1、P1 表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表示兩組干預后2 個月比較。HbA1c:糖化血紅蛋白;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 h 血糖
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比較[例(%)]
觀察組不良新生兒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新生兒結局比較[例(%)]
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GDM 患者發病的重要原因,目前常通過藥物治療、胰島素干預、飲食管理、運動訓練方式控制GDM 患者血糖[9]。由于胎兒處于生長發育時期,GDM 患者不宜大量使用降糖藥物、胰島素,仍需配合飲食管理指導或運動訓練[10]。
飲食管理和運動訓練作為GDM 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法,能促進胰島素敏感性的提升,加快患者脂代謝,調控血糖水平,從而延緩病情進展,改善妊娠結局[11]。然而,GDM 患者多處于孕中晚期,在運動方面受到限制,依從性較低,難以堅持長期有氧運動,影響運動訓練的效果[12]。等長抗阻力運動可在室內進行,甚至可臥床進行,不受場地限制,有效提升GDM 患者的依從性,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13]。
本研究分析,飲食管理指導聯合等長抗阻力運動對GDM 患者的影響發現,兩者均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聯合應用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可能為飲食管理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控制能量攝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4];根據患者飲食習慣,針對性制訂飲食計劃,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調節腸內吸收率,減少糖脂吸收,促進胰島素敏感性的提升,從而調節血糖、血脂[15]。等長抗阻力運動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通過促進肌肉代謝,消耗體內的葡萄糖和多余能量,避免營養過剩,降低血糖水平[16]。等長抗阻力運動對骨骼肌吸收葡萄糖的過程具有促進作用,能提高機體對糖的耐受功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腺負擔,有效調控血糖[17]。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更低。提示飲食管理指導、等長抗阻力運動可改善妊娠結局,且聯合應用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可能為飲食管理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血糖監測結果調整飲食計劃,能在滿足胎兒生長發育對營養的需求的基礎上,調節患者血糖,控制體重,促進自然分娩;也能控制胎兒血糖,避免滲透性利尿,防止羊水過多[18]。而且,合理的飲食管理指導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狀況,減少產后出血、孕期感染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19]。等長抗阻力運動促進骨骼肌細胞吸收葡萄糖,提升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減少脂肪細胞的沉積,同樣能通過控制GDM患者的體重和胎兒的血糖降低剖宮產、羊水過多的發生率[20]。等長抗阻力運動能支持持續性在阻力的對抗下進行活動,提高機體的耐力,從而改善血氧含量,利于改善分娩結局,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21]。本研究發現,飲食管理指導聯合等長抗阻力運動更利于改善新生兒結局。分析原因可能為聯合等長抗阻運動可更好地控制GDM 患者和胎兒的血糖及體重,減少巨大兒的發生[11,22]。等長抗阻運動能促進肝細胞膜抗氧化應激能力的提升,改善血氧,從而降低早產、胎兒窘迫等不良新生兒結局發生率[23]。同時,等長抗阻運動通過增加機體的肝功能代償作用,加快分解膽紅素等代謝毒素,并促進其排泄,減少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24]。
綜上所述,飲食管理指導聯合等長抗阻力運動用于GDM 患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