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春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發展,在小學階段對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求教師通過開展高效的課堂活動設計,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有效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掌握有效的英語閱讀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以部審2013人教版六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分別從英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環節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活動設計,通過提出具體的課堂活動設計方案,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課堂活動設計
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當學生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時,會涉及到大量的詞匯、短語以及各種常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完全消化和吸收所有的英語知識。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合理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能夠有效對英語閱讀課程加以鞏固,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一、讀前“文化背景激活”活動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導入工作,使學生能夠提前對即將要學會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開展閱讀前課堂活動設計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微課等形式,通過簡短的視頻導入和講解,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本節課即將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的求知欲,為文本的學習做好鋪墊。
做法:制作微課在讀前感知和學習。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在課前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課前導入教學。在設計和制作微課的時候,主要以本次課程的相關內容為主,微課內容是關注閱讀文本的一些較典型和學生們感興趣的文化背景,通過提前采用微課的形式對本章節的課程進行前期提高,引入閱讀素材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識,能夠在課前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學生在正式開始學習時出現一知半解、懵懂的狀態。通過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課前“文化背景激活”活動,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課堂形式,使課堂內容得到完善和豐富,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例如,以部審2013人教版六年級英語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的相關知識為例,在學習Read and write相關知識前,教師通過采用課前“文化背景激活”活動,進行課前導入,結合本單元所涉及到的關于中秋節的相關知識進行課前設計,利用微課的形式,對相關文化背景進行普及。教師設計的微課內容主要是一些關于中秋節的來源的視頻以及教師的講解,通過在幾分鐘的微課視頻中對中秋節的知識進行普及,能夠提高學生對中秋節的起源、故事背景以及傳統文化習俗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正式學習閱讀課文的時候,能夠對課文中涉及到關于中秋節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英語閱讀知識。另外,在開展課前“文化背景激活”活動時,教師還要重視學科育人的相關內容,結合本單元的知識點,突出陪伴家人是一種幸福的相關理念和知識點。
二、讀中“自主學習”活動
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為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部分。其中,在正式開展教學時,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活動設計時,可以采用讀中“自主學習”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
1.默讀文本感知整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學習文本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默讀閱讀素材,讓學生感知即將學習的知識的整體內容。例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一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通過默讀文本感知整體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在默讀后學生理解了一些出行方式并能簡單回答為什么用這種方式出行,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和自學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通過小組互動的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學習,能夠使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學習同學的優點,集思廣益,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es he do?這單元閱讀教學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掌握文本的重點內容:如何用英語表達愛好興趣、個人特長和理想的工作,通過小組互動的方式,設計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靈活表達自己所想。同時,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能獨立完成課后的練習,通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學習興趣。
三、讀后“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活動
讀后環節是一個內化環節,教師檢測學生內化所學知識的程度唯一途徑是—學生的輸出。而“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活動能有效地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檢測。
1.巧用思維導圖復述或仿寫
在學習閱讀文本后,教師巧用思維導圖進行“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活動,學生在簡單而有趣的信息圖表中進行輸出,強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以下幾種做法非常有效:(1)巧用思維導圖復述文本;(2)巧用思維導圖拓展文本;(3)巧用思維導仿寫。
2.親子“齊動手,共進步”
在“雙減”政策下,特別強調高效課堂,同時更需要高效、與時并進的作業設計。在閱讀后,引導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最好能請家長參與,特別要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學生與家長一起完成作業不但豐富了作業內容還增進親子感情。例如,在六年級下冊Unit 4 Then and now一單元教學中,學生通過和家長一起查閱資料,了解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各種變化,學生解說變化,有很多家長還幫學生錄制視屏,親子之間更親密了,學生更好地掌握過去的時態,使學生們的知識得到有效的拓展。
3.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為了能夠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形成一個整體的聯系,在閱讀后教師通過開展讀后“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活動,通過開展知識點提煉等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所學的閱讀課文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使學生們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采用圖表、繪制思維導圖等方式,對本單元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歸納,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們的信息整合能力,使學生們的英語學科素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高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對課堂進行活動設計,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活動設計時,將其分為閱讀前、中、后期三個階段分別開展讀前“文化背景激活”活動、讀中“自主學習”活動、讀后“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活動,使學生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默讀文本感知整體、小組合作學習等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查閱資料的能力,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何和平.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活動的有效設計[J].校園英語,2021(49):147-148.
[2]林宛茹.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活動設計[J].校園英語,2020(12):140.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2022年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