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博 金曉會 許玉萍(通訊作者),2
(1.北部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西 欽州 535011;2.北部灣海洋發展研究中心,廣西 欽州 535000)
港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聯系的重要紐帶,作為貨物運輸的集散地,對全球經濟一體化起著重要地推動作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是世界經濟的重心向沿海轉移,擁有港口的地區得以高速發展。港口物流的發展為地區貨物中轉和流通奠定基礎,地區會利用完善高效的港口物流將貨物運至海外,既擴大了地區進出口貿易額,又帶動了地區經濟增長。此外,地區經濟的發展會帶動物流業、金融業和工業等各行業的發展,為港口物流發展吸引資金、人才聚集和企業投產,使港口規模進一步擴大,航線不斷增加,運作效率不斷提高,地區的海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進一步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經濟發達的地區,與海外市場貿易往來越發頻繁,商貿活動的發展,直接為港口物流帶來了穩定的貨源,又進一步促進了港口物流的發展。港口物流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存在相互作用機理,二者的良性互動表現為協同發展,二者協同發展有助于提升港口物流水平和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6年4月北部灣三港全面整合完成,2017年8月廣西簽署“南向通道”框架協議(“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2019年8月廣西自貿區正式揭牌運行,得益于政策紅利,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迎來了快速發展階段。這使得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對西部地區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擴大,且兩者協同效應不斷凸顯。在上述政策因素的推動下,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發展達到了什么階段,如何進一步促進兩者協同發展,是本文研究的緣起,也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北部灣港作為西部地區唯一出海口,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處,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北部灣港港口規模增速迅猛,2020年,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96億噸,增長16%,全國沿海港口排名從2017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11位,成為華南僅次于廣州港第二大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05萬標箱,增長32%,增速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第一,排名從2017年的第19位上升到第10位,首次邁入全國十大沿海港口行列。
北部灣港輻射范圍界定為整個西部地區。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開行4607列,是2017年的26倍,這表明北部灣港港口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推動下,對地區的輻射范圍拓展至整個西部地區。故本文以北部灣港港口與西部地區作為研究對象。
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的協同度能夠反映這兩個系統之間協同水平,兩個系統的評價指標分別為港口物流評價指標和地區經濟評價指標。參考文獻[1-3],并考慮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協同發展機理,將港口物流系統從港口物流規模和港口物流基礎設施兩個層面進行構建;地區經濟系統從地區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質量三個層面進行構建。
(1)子系統有序度模型
評價對象指標單位不同,因此需要進行無量綱處理,本文采用功效函數來表示序參量對子的貢獻度:

式中,xij表示序參量,Xij表示序參量對子系統的有序度,i=1,2,3,…,m,j=1,2,3,…,n,其中m表示子系統個數,n表示各個子系統的序參量個數。Xij?(0,1),Xij越大,表明其對子系統的貢獻度越大。αij和βij分別是第i個子系統內的第j個序參量上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子系統有序度由各個序參量的有序度加權而成,公式為:

其中,Xi表示各個子系統有序度,ωij為權重。
(2)熵權法
為確保指標權重客觀合理,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偏差,選擇熵權法來計算各指標的權重。熵的公式如下:



(3)子系統協同度模型
建立子系統協同度模型用以評價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兩個子系統的協同度水平,其公式如下:

Xt1表示在t時刻的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Xt2表示在t時刻地區經濟子系統的有序度。C表示兩個子系統組合協同的基礎水平,但不能體現兩者的發展水平,為避免出現高協同、低水平發展的情況,引入式(6)和式(7)。其中,F考慮了兩個子系統各自的發展水平,并取平均值來表示兩者綜合發展水平;Yt表示t時刻兩者的協同度,即能體現兩者發展水平,也能體現兩者協同度的高低。Yt越趨于1,說明兩個子系統發展水平越高,兩者之間的協同度越高;越趨于0,表示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發展水平越低,協同度越低。
將協同度Yt劃分為3個階段[1-2],0~0.3表示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兩個子系統處于低協同度,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發展處于低水平階段,且兩者聯系較少,港口僅承擔對該地區的運輸;0.3~0.7表示兩個子系統處于中度協同狀態,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形成良性互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促使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發展,港口物流發展也帶動地區經濟對外貿易發展,此時,伴隨著港口物流功能性的提高;0.7~1表示兩個子系統處于高度協同狀態,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發展處于相互依存狀態,港口物流的發展已經融入地區經濟的發展中,此時伴隨著港口規模的快速擴張。
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相關數據來源于2010年至2020年的《中國港口統計年鑒》,西部地區經濟指標的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官網。
(1)序參量權重的計算。根據表1搜集的數據,利用熵權法,計算2010年至2020年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序參量的權重,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表2 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序參量的權重
(2)序參量有序度的計算。根據表2的結果,利用式(1)和式(2)計算可得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和西部地區經濟各序參量的有序度、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和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結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序參量有序度與其子系統有序度

表4 西部地區經濟序參量有序度與其子系統有序度
(3)子系統協同度的計算及協同度評價結果。根據子系統協同度模型,利用式(5)~式(7),計算可得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度,并對兩者協同度進行劃分,如表5所示。

表5 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度
為了更好地表現出協同度隨時間的趨勢變化,根據表3~表5給出的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度數據,繪制折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度年際變化趨勢圖
如圖1所示,2017年至2019年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港口物流和地區經濟發展協同度增速明顯加快,這主要得益于“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政策支持,推動了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和西部地區經濟協同發展。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于2020年有所下降,是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居家隔離,一定程度抑制了消費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019年下降2449.4億元;疫情管控下,人員流動受到限制,尤其是對第三產業,如交通、餐飲、旅游、房地產等行業影響廣泛;多數省市推出延期復工的措施,拖后了工業產值的增長,使得工業和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創近年來新低,僅為78.6%較上年下滑1.1%;GDP總量較上年增長了8383.7億元,但GDP增速從8.3%下降到4.1%。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不降反增,其中北部灣港全港貨物吞吐量達29567萬噸,增速從2019年的6.6%增加到2020年的15.6%,一方面體現了廣西自貿區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政策后勁十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疫情防控有利,最先復工復產,而海外疫情日趨嚴重,生產停滯,各國經濟體供給能力下降,海外生產生活需求驅動我國出口產品。總體上來看,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發展協同度總體呈上升態勢。港口物流和地區經濟發展協同度的波動受到地區經濟子系統和港口物流子系統波動的影響,如2017年至2019年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和北部灣港港口物流有序度增速的加快,使得兩者發展協同度增速加快;2020年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下降,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的加快,使得當年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發展協同度增速有所放緩,這說明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關系。
如表5所示,2010年至2016年北部灣港正處于三港整合階段,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避免惡性競爭,此時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處于中度協同狀態。2016年4月北部灣三港管理體制改革上收工工作全部完成,至此北部灣三港整合全面完成。在統一管理、統一規劃下,北部灣港基礎設施建設和港口物流服務水平提升迅速,至2016年年初,建造碼頭泊位數256個,萬噸級泊位數79個;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對西部地區服務能力明顯提升,集裝箱裝卸效率較三港整合前提升30%以上。得益于三港整合,2016年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從中度協同狀態轉變為高度協同狀態。2017年至2020年,協同度均處于高度協同狀態,且協同度逐年增加,其原因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激發了西部地區市場潛力和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的發展。
本文以2010年至2020年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和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數據為樣本,運用有序度模型、熵權法、協同度模型測算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子系統有序度、西部地區經濟子系統有序度、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協同度。得到以下結論:(1)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協同度整體趨勢是上升的,期間由低協同度轉變為中協同度,最后達到高協同度;(2)2016年,中協同度轉變為高協同度,主要得益于北部灣三港一體化;(3)從2017年起,協同度上升趨勢加快,主要是由于“西部陸海新通道”政策的加持下,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和西部地區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使得兩者協同度增速加快;(4)2020年,協同度趨勢放緩,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1)進一步加大政策對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的扶持力度。港口物流涉及運輸、交通、包裝、倉儲、保稅、加工、銷售等環節,是多種環節的集成化,因此,所處的環境是復雜而多變的,并且受到的外部因素影響較大。為能夠繼續保持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與西部地區經濟協同發展的增長態勢,政府應給予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妥善處理好政府與港口物流企業的合作關系,為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智慧港口集5G、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于一身,能夠極大提升港口對信息綜合處理能力和相關資源配置能力。目前,北部灣港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后,三港缺乏統一智能化管理,港口各要素無法高效協同生產,且相關單位數據共享困難。為提升港口作業效率,進一步節約人力資本,實現低成本高收益目標,應該加快北部灣港口智能化改造。同時,智慧港口建設也是防疫的重要手段,港口可以在人員零接觸下實現港口業務辦理,為疫情下港口生產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3)擴大外貿貨物吞吐量。從2014年至2017年,北部灣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序參量有序度持續降低。加大北部灣港外貿貨物吞吐量是提高港口物流規模的關鍵所在。西部地區應提高對外貿易競爭優勢,不斷優化外貿結構,進而提高對外貿易量;北部灣港應不斷加密東盟航航線,發展非洲、南美航線,拓展北美、歐洲等遠洋航線,為西部地區搭建更經濟、高效、快捷的海上物流通道,積極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國際門戶港的優勢。
(4)大力發展港口集裝箱物流。北部灣港港口物流序參量中集裝箱吞吐量權重占比為0.3458,遠高于其他序參量的權重。熵權法計算出的權重越大,說明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間接說明北部灣港港口物流近幾年集裝箱業務發展十分迅猛,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裝箱業務的發展。為了更好發揮北部灣港港口集裝箱物流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提升北部灣港港口物流的競爭力,著力進行集裝箱港口基礎設計與建設,不斷提升港口集裝箱服務水平,進而實現港口集裝箱物流的深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