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近日,中關村朝陽園企業賦能站啟動“晨曦計劃”,采用“活動雙線多元化、賦能服務全天候”的形式,通過數字化手段,將300余項賦能服務從線下向線上轉移,滿足特殊時期企業的日常服務需求。
去年5月,由中關村朝陽園打造的朝陽區科技企業賦能站正式發布,成為加強科技企業培育服務、提升科技企業創新能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目前,已為373家(次)企業提供各項服務。
“前期,我們與100余家企業進行點對點的溝通,了解企業在疫情期間存在的具體問題,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現金流吃緊、員工焦慮、對政策把握不準等問題,我們策劃了‘晨曦計劃’系列活動,為科技創新企業和科創者提供更優質的活動、更便捷的服務,切實做到保就業、促增長。”朝陽園管委會副主任馮少靜表示,“晨曦計劃”以朝陽區科技企業賦能站為依托,組織各類賦能服務專家和專業機構積極開展線上活動及詳細咨詢,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幫扶朝陽區中小微企業,賦能朝陽區科技創新發展。
“晨曦計劃”將在原有賦能活動基礎上拓展各類線上活動,并將300項賦能服務轉移到線上,針對孵化期、育成期、成長期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朝黨建、朝共享、朝活動、朝咨詢、朝代理等服務,持續滿足朝陽區科技企業日常服務需求。
“晨曦計劃”啟動當天,賦能站還開展了以“追光同行 賦能共生”為主題的首場線上活動。中關村科技租賃公司介紹了科技租賃、知識產權融資、股債聯動等綜合化金融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核心知識產權價值的最大化;招商銀行酒仙橋支行介紹了招商銀行一體化經營模式,通過智能化的金融系統為科技企業實現金融賦能;光大銀行北京分行推介了針對中小微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類型企業的資金需求解決方案,以及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授信融資方案。
火星隊、風云隊、騰云隊;自行車大佬、走路狂魔、跳繩強迫癥;AI跳繩、AI運動場、云跑步……復工復產后,海淀科技園區又恢復了往日生機。在海淀中關村壹號園區,一場線上運動會“動”了起來。
前一陣,很多人因為疫情的原因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作地點從園區搬到了臥室,開會方式從面對面變成了視頻,用餐形式也從堂食改成了外賣……疫情之下,約不了飯、旅不了游,所有事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但健康不能被“暫停”。中關村壹號園區用一場線上運動會再展大家的活力精彩。
中關村壹號負責人介紹,為倡導大家堅持運動,保持良好心情心態,激發居家期間運動熱情,以最陽光、最飽滿的姿態打贏這場疫情保衛戰,中關村壹號后浪社區在5月28日-6月10日開展了“運動不打烊,防疫有力量”線上運動會,本次活動共13個小組參加,在云端展現了大家的活力風采。
來自實創億達、愛筆、華億嘉、中科騰云、平方和、漢唐自遠公司以及酷跑團成員的39人都加入了此次中關村壹號后浪社區線上運動團,通過AI跳繩、AI運動場、健步走6000步、騎行六公里、健身20分鐘、跑步3公里項目進行競技。科技企業員工們以極大地熱情參與活動,在活動的微信群內,既有騎行200多公里的自行車大佬,也有每天來個半馬的跑步發燒友,還有走4萬多步的走路狂魔,以及跳繩必須要跳11111個的“強迫癥”。大家展示著自己的運動天賦,積極投身其中,個個精神抖擻狀態飽滿。
中關村壹號負責人介紹,為了打造氛圍力社區,服務好企業的員工,中關村壹號成立了專門的員工組織“后浪社區”,2021年組織各種社群活動60場。關注企業員工的成長和生活,不同規模、不同主題活動給員工提供了專業交流和成長學習的各類場景。酷跑團、單身社群、減脂社群、機車社群、桌游社群、電競社群等,讓年輕的企業員工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打造一個溫暖的園區大家庭。
一群“不甘躺平”的科技青年因為熱愛成立了中關村壹號菁英大學,建立了酷跑團、愛情CLUB等興趣社團。2021年菁英大學進化為“2.0時代”,正式更名為壹號“后浪社區”,下設成長能量倉、核能發電站、氣質管理局、趣味研究室四大類品牌活動,成長類、體育類、文藝類、互娛類的每個類別下面,設立了豐富的興趣社團。2021年累計組建社群10個,社群活動數量累計60余場,活動覆蓋100余家企業,累計參與人數超2000余人。在這里,藝術、文學、音樂、運動是忙碌工作之外的生活主色調;在這里,員工們將興趣照進現實,活出自己更美的樣子。
依托旗下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多渠道、多舉措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企業輸入金融“血液”。今年以來,中關村金服通過融資擔保、知識產權租賃、定向融資計劃等產品及服務創新,累計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等高精尖產業內3932家科技型企業提供215億元的金融服務支持,有力支撐了企業的快速成長,為北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這筆資金真的是一場及時雨,否則我們的原材料采購就要延遲,直接影響全年的營收。真是幫了大忙!”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人工智能企業項目負責人感嘆。最近,該企業新接了一大筆項目訂單,預計今年收入可增長60%以上。然而,在疫情防控措施較為嚴格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通過現場簽約的方式獲得融資。為了幫助企業引入“活水”啟動項目,中關村科技租賃公司采取線上視頻簽約的方式,通過知識產權融資租賃幫助企業獲得了1000萬元的融資,解決了該項目所需的原材料采購資金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的重要支撐,是北京加速培育高精尖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疫情之下,不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遇到了挑戰,如果資金鏈得不到保證,可能會雪上加霜。針對企業最棘手的資金難題,中關村發展集團各成員單位相繼出臺一系列金融服務和舉措,助企紓困。
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等高科技企業的設備銷售、產線建設對資金需求較大,通過融資租賃服務,近幾個月來,共有27家這類企業獲得3.76億元融資租賃支持,有效緩解了短期流動性資金問題。中小微企業直接去銀行貸款,往往會因缺抵押物、缺信用記錄等原因而難以成功貸款,今年疫情期間制定的“紓疫通”支持方案,就通過融資擔保新增服務規模達20億元,受益企業中小微企業占比達八成。今年以來,還有13家中關村高精尖領域科創企業在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助推下在資本市場發行私募債券,獲得5.05億元直接債權融資支持。
疫情之下,企業的線上融資需求不斷增加。“疫情期間,我們依托中關村企業線上融資服務平臺,堅持工作熱情不退、支持力度不減、服務標準不變、融資效率不降,提升‘保租貸投’等業務的線上線下服務水平,快速響應、精準對接、高效服務,跑出企業融資加速度。”中關村金服相關負責人說。面對疫情防控對線下辦公、項目盡調、立項決策等方面的影響,線上融資平臺積極運用大數據手段,為科創企業開通了基于基礎認證便可進行自動評審的“快通道”,助力企業基于自身信用獲得貸款,幫助更多企業便利、快速地獲得貸款。
“原材料按時到貨了,生產經營正常了。”中關村密云園企業北京海潤制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仲武滿帶笑容地說道。
本輪疫情初起時期,受外省進京車輛管控的影響,北京海潤制衣有限公司從外省購進的原材料不能按時到貨,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正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中關村密云園管委會投資服務部工作人員走上了門,按照《密云區工業企業重要生產物資物流應急運輸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幫助他們申報了“物流車輛準運證”,解決了該公司外省物流車輛進京問題,確保了原材料按時到貨。截至目前,園區管委會已為27家企業的1319輛物流車輛辦理了“準運證”。
為企業辦理“準運證”,解決企業原材料購進、產品外銷問題,是中關村密云園助企紓困的一個縮影。為給企業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的困難和問題,中關村密云園著力從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高端人才引進、解決企業子女入學、物流車輛準運等方面,加大企業服務力度。
北京三合動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名高管人員的子女需要從江蘇、吉林兩省轉到密云上學。園區管委會相關部門及時與區教委協商、溝通,圓滿解決了該公司4名高管人員子女的轉學問題。截至目前,共為29名企業員工的子女辦理了入學、轉學手續,解決了企業員工的后顧之憂。
同時,園區管委會還積極為企業爭取扶持政策和支持資金。向園區企業推送26項政策,其中資金類政策11項、融資需求類2項、征集項目13項,精準對接園區70家企業。協助73家實體企業申報密云區政策扶持資金7025.6萬元。上半年共幫助5家企業10名高端人才申報人才引進,其中3家企業4名高端人才獲得批準。幫助漢典制藥和美中雙和兩家企業2名博士辦理進站,并協助申請工作站補貼20萬元。落實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加強重點企業服務保障。上半年,共走訪企業30余次、接待企業來訪50余次,收集問題20余條,為多家企業解決了資質、用工、發票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