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海硯
現在,整個互聯網通過Web3重塑的想法聽起來像是遙遠的數字烏托邦,但Web3極可能成為世界IT系統工作方式的重要方法。
從過去一年開始,Web3這個概念在科技界、創投界火起來,到今天仍然是眾說紛紜的熱點話題。從大型科技公司,到各類投資機構、創業機構,都在布局Web3賽道。擁有Instagram和Facebook的Meta上個月底提交了多個 Web3 軟件的商標申請,微軟也正在支持基于 Web3 的初創公司。
業界一般認為,Web3本質上是互聯網的第三次迭代。Web3技術的擁護者表示,它將徹底改變互聯網,開啟一個由普通人而不是谷歌等大型平臺運營的新的去中心化的網絡時代。Web3 的到來圍繞著支持虛擬現實、加密貨幣、人工智能、數字賬本以及最終去中心化的新技術展開。
“Web3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用戶可以更好地控制他們的數據和數字交互。”業界專家Eaven Portillo認為,Web3由區塊鏈技術提供支持,可以實現以前無法實現的新應用程序和服務。借助Web3,你可以擁有自己的數據,而不是從集中式平臺公司那里租用數據。你可以在不同的數字世界或“元宇宙”和體驗之間無縫移動。你可以使用代幣來支付商品和服務,或為你的貢獻賺取獎勵。所有這些加起來形成了一個更加開放、去中心化的將用戶放在首位的互聯網。“這是信息控制權從集中的公司到個人的轉變。”
當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創造“Web3”一詞時,他將其描述為“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在線生態系統”。盡管他的描述以技術方式識別了 Web3,但該術語也包含了這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可以帶來的革命性在線交互形式的愿景。
Web3 可以意味著精確和技術性的東西,但它也可以以哲學的方式使用。盡管說清楚Web3是什么具有一定挑戰性,但有一些核心原則,是Web3創建的指導思想。
首先,Web3 是去中心化的,不是由中心化實體控制或擁有大片互聯網,而是在其構建者和用戶之間分配所有權。
其次,Web3 是無權限的,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參與Web3的權限,沒有人被排除在外。
同時,Web3還具有本地支付功能,它使用加密貨幣在線消費和匯款,而不是依賴銀行和支付處理器過時的基礎設施。
另外,Web3是無需信任的,它使用激勵和經濟機制運行,而不是依賴受信任的第三方。
在業內看來,新一代理想主義、才華橫溢的創新者和企業家現在試圖建立一個更公平、更聰明、更精明的數字世界。Web3還代表了大規模的網絡世界建設——基于人們可以通過為其創建的各種項目、倡議和框架進行的無盡旅程。
對于信徒來說,篤信Web3代表了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一般而言,Web 1.0 是去中心化、開放協議的時代,其中大多數在線活動都涉及導航到單個靜態網頁。我們現在所經歷的 Web 2.0 是集中化時代,在這個時代,很大一部分通信和商業發生在由少數超級強大的公司擁有的封閉平臺上——想想谷歌、臉書、亞馬遜等——受制于中心平臺的控制。Web3 應該讓世界擺脫這種壟斷控制。
Web3不僅是互聯網的一個新的基礎層,它還是一種全新的公司治理、價值創造和利益相關者參與的全新方法。它提供了一個機會,人們不僅是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的產品或受益者,而且是數字獨特資產的建設者和所有者。
Web3 將互聯網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但并非所有人都認同這一概念,因為很難擺脫圍繞 Web3基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的炒作和狂熱。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 Web3 世界中,人們控制自己的數據,并使用單個個性化帳戶從社交媒體到電子郵件再到購物,在區塊鏈上創建所有這些活動的公共記錄。
現在,整個互聯網通過Web3重塑的想法聽起來像是遙遠的數字烏托邦,但Web3極可能成為世界IT系統工作方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