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面對新挑戰、新任務,為學深悟透郝照平總經理提出的“四個堅持”和進一步發揮好“四個作用”講話精神,緊扣實際抓好落實張民生總會計師提出的“六穩六新”工作要求,本期“計財工作會”專題繼續邀請參會的部分單位計財工作分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核心業務骨干等分享參加此次工作會的心得體會,以饗讀者。

中航國際 總會計師 李斌
張民生總會計師在航空工業集團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指出,計劃財務工作要繼續保持昂揚斗志、更加奮發有為,突出“六穩六新”工作要求,全力確保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張總的報告貫穿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的總基調,為2022 年全系統計劃財務工作指明了方向與重點。
結合中航國際財務工作,穩字當頭、精準考核、就是要聚焦“1 號文”目標不放松,推進財務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落地,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全力保障年度經營目標實現新業績;穩扎穩打、聚焦主業,就是要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提升主業占比與利潤貢獻,鞏固提升“瘦身健體”專項工作新成果;穩中求進、提質增效,就是要攻堅克難,專項突破,持續完善“兩金”管控機制,堅定不移推進資金集中取得新進展;穩慎推進、創新驅動,就是要大力加強“一體化、數字化”建設,不斷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組織變革、機制變革以及功能手段變革創造新價值;穩中有增、借力爭先,就是要強化業財融合,提供專業財稅支持,價值驅動,提升資本運營與改革發展實現新突破;穩健發展、積基樹本,就是要嚴肅紀律、筑牢根基,穩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同時打造價值創造型財務人才梯隊,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能力。
中航國際2022 年財務工作,將按照集團公司“六穩六新”工作部署,以“提效益、調結構、促改革、抓創新、控風險”工作主題為引領,圍繞“穩健統籌、數智升級、價值驅動、風險防控”的工作思路,緊盯全年預算目標不放松,全力推進數智計財升級賦能,貫徹落實司庫管理建設要求,加強基礎管理與風險控制,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穩健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打造一體化財務管理的科學思維能力、創新提效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國際經營能力,構建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好“僚機、中樞、哨兵、溢價”四個作用,力促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二次騰飛”,以責任擔當的精神和航空報國的決心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航空工業成飛 經營管理部部長 田剛
集團公司 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郝照平總經理、張民生總會計師的講話立意深遠、內涵豐富,為“十四五”計劃財務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計劃財務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發展成績和經驗啟示,明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目標和工作舉措。航空工業成飛將按照“六穩六新”的工作部署,強化政治擔當、不忘初心使命,積極推動各項計劃管理舉措落實落細,確保全面實現年度目標任務。
一是持續迭代完善計劃管理體系。錨定保軍強軍首要政治責任、圍繞實現公司發展愿景,迭代完善計劃管理體系,并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向所屬企業轉移,實現整體思路和管理邏輯的共識和固化。
二是科學謀劃制定牽引性經營目標。堅持戰略導向、客戶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全面承接集團綜合計劃(1 號文)和客戶要求,統籌分析內外部環境和能力邊界,科學系統謀劃經營策略,策劃制定牽引性目標。
三是持續推進計劃財務一體化管控。推進計劃預算強關聯,計劃預算交叉審核校驗,提升計劃和預算的編制的完整性、科學性、準確性。明確資源配置策略,根據計劃對公司規劃和經營目標的支撐程度,確定計劃重要性等級,基于重要等級自上而下合理投放預算資源,保障公司核心任務執行。
四是構建提升經營風險數智化管控水平。初步構建成飛本部風險監控體系和監控模型,基于實際管控場景開發管控看板,初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控和預警。同時對風險持續進行“評估-應對-監控-歸零”的全閉環管理,有效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五是組織績效考核新模式走深走實。在公司本部按照“聚焦靶心、兼顧全面、促進提升、杜絕紅線”的十六字導向,深入推進“一廠/部一策”差異化考評;對所屬企業基于“強軍首責、經營管理、改革發展、政治保障”等維度實行“一企一策”考評模式,充分調動各級組織和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航空工業通飛 經營財務部部長 劉亮
航空工業集團2022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郝照平總經理的講話和張民生總會計師的工作報告,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內涵豐富、直擊本質,對計劃財務工作應該干什么、怎么才能干好指明了道路。航空工業通飛計劃財務工作將緊緊圍繞“六穩六新”工作要求,做到“四個堅持”,發揮好“四個作用”,促進公司聚焦主業高質量發展。具體舉措如下:
一是緊盯年度經營目標高質量完成。繼續改進計劃和預算管理工作,完善“一企一策”考核機制,把預算審查和指標下達的全面性、合規性、合理性作為2022 年預算管理、核算監督、經營考核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優化重大項目管理流程,明確項目里程碑節點和交付物,強化計劃的剛性約束,嚴格考核,確保重大項目完成一項,兌現一項;持續加強過程管控,確保2022年度各項任務目標全面落實。
二是落實項目經濟性管理,從機制上加強型號項目財務管理。堅決貫徹落實“六要一加強”科研項目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要求。成立AG600、23 部飛機經濟性管理團隊,落實項目經濟性管理責任機制,建設、完善多維度的成本基礎數據庫,深化數據分析應用,不斷提升財務支撐項目精細化管理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打造財務信息化數智平臺。為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實現技術賦能,航空工業通飛將持續推進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和AOS 運營體系建設,建立AOS 流程體系的長效治理機制。加快推進ERP 建設,確定試點單位,實現財務、供應鏈等關鍵模塊的上線運行。
四是夯實財務管理基礎,以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財務風險。加強境外企業財務管控力度,完善西銳法人治理體系,強化執行境外企業重大經營財務事項報告制度,防范和化解企業風險;持續加強債務風險管控;持續加強“小金庫”、會計基礎規范、合規經營等方面專項檢查督導工作,落實管理閉環。
2022 年,航空工業通飛計劃財務工作將嚴格按照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會要求,并緊密結合通飛公司發展戰略,加快計劃財務工作轉型的步伐,以便適應公司改革發展需要,保障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中航技 計劃財務部部長 邱海波
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會上,張民生總會計師強調既正視困難又堅定信心,主動承接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堅決圍繞“六穩六新”工作要求,全力保障集團公司“十四五”計劃財務工作規劃落地實施,以及郝照平總經理強調努力做到“四個堅持”,進一步發揮好“四個作用”,對標對表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工作要求,為航空軍貿“十四五”計劃財務工作指明了方向。
圍繞集團公司計劃考核體系聚力貫通規劃、計劃、預算、考核全流程閉環管控要求,我們要在計劃考核體系設計中堅持統籌平衡結果指標和業績關鍵驅動因素指標、長期指標與短期指標、業務指標與財務指標相結合的方針,充分發揮經營計劃牽引作用,深化計劃管理體系和目標分解、逐級落實的管理機制,確保長期規劃目標落實、年度計劃目標實現、經營業績指標改善增長。
圍繞加強“數智計財”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計劃財務管理體系的信息化、網絡化轉型要求,我們要在協同統籌上下功夫,全面推進計劃預算信息系統升級,加強計劃、預算、核算的融合,完善項目預算、年度計劃、財務預算的結合,實現業計財信息融合、口徑統一、標準一致。
我們還要積極開展政策方面研究論證,推動軍貿業務金融、財政、稅收方面政策效能提升,化解政策風險并促進軍貿業務做強做大。
我們深刻體會到計劃財務工作的光榮使命與重大責任,并將按照集團計劃財務工作會要求,以高質量計劃財務工作助推航空強國新篇章。
中航國際 財務管理部部長 李培寅
張民生總會計師在集團公司2022 年度計劃財務工作會上系統提出了“六穩六新”的工作要求,是保障“十四五”計財工作規劃落地、構建“一體兩翼”計財管理體系、推進計財工作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匯聚了當前復雜環境下計劃財務工作“以穩促新、以新助穩”的現實任務,為全系統實現穩中求進、創新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切實的指引。
中航國際將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會議精神,全力以赴做好任務承接、抓好工作落實。中航國際2022 年度財務工作將圍繞“穩健統籌、數智升級、價值驅動、風險防控”的工作思路,聚焦能力提升與價值創造,推動財務工作向“一體化與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穩步推進“十四五”財務工作規劃落地。對照集團公司“十四五”計財工作規劃要求,中航國際制定五大重點工作任務和39 項具體工作及里程碑,確保規劃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尤其在集團公司數智計財工作總體規劃下,全力推動財務AOS 管理體系建設,夯實數智計財標準化基礎,探索財務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以示范單位引領、重點項目突破帶動形成各單位梯次進階、協同并進的財務管理數智化發展路徑。二是穩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全面承接一號文各項任務目標,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統籌中長期預算與年度預算的關系,優化公司資源資產配置;堅定推進瘦身健體,持續破解“兩金”管控中的難點問題,合理控制帶息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水平;深化業財融合的“雙輪驅動”,促進企業價值創造,提升股東價值回報。三是穩固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系統推進管理會計應用,加強成本費用精細化管控;做好資金管理保障,拓展優化籌融資渠道,發揮境外資金平臺作用,完善資金管理機制,加強資金集中管理;對照集團公司“1+3”稅務管理體系,扎實開展稅務管理工作,提供財稅專業支持;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合法合規對沖大宗商品價格和利率匯率波動風險,發揮經營穩定器作用。四是穩慎化解重大經營風險。鼓勵所屬各單位成立財務委員會等專業機構,加強重大財經事項審批與決策;完善財務內控體系建設,嚴守“紅線”與“底線”;堅持財務預警向“前”看,跳出財務看財務,統籌業務數據資源,識別企業風險域值,運用數字化工具,逐步構筑公司整體財務預警體系,切實有效防范重大經營風險。
航空工業洪都 特級業務經理 祝美霞
2022 年,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重要時刻,我們繼續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航行中乘風破浪,在形勢波詭,任務云譎的背景下,計劃財務工作會上郝照平副總經理的“四個堅持”及張民生總會計師的“六穩六新”的指示,恰當正時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定信心、明方向、開思路,于高山之巔見大河奔流,于群山之上覺長風浩蕩。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挑戰蘊含新機遇,聚集主責主業、守正創新、護航高質量發展、發揮財務四個作用,是當下財務擔負之重任。
當前,洪都進入“十四五”發展快車道,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財務需勇毅奮進、搏浪前行。展財務之翼,謀劃紓困,以全面預算為抓手,精準分解任務,充分運用管理工具,防范經營風險,保經營目標行穩致遠;秉綱而目自張,需錨定集團公司“十四五”計劃財務工作規劃清單,立足于洪都發展規劃,落實洪都“3223”財務規劃,鍛造隊伍,不斷刷新里程碑;揚財務之帆,主動求變,重構科研項目經濟性管理體系,打造“行政+業務”復合力,與型號總師系統共創經濟性和合動力;守財務之職,以矛攻盾自我革命,向難而行,圍繞“主業盈利”之經營核心,構建“項目+單位”雙輪驅動成本管控模式,戮力推進“1+5+2+N”成本費用控制專項行動,志在打贏裝備成本價格攻堅戰;聚財務之智,積厚成勢,著力建設成本管理系統,毅力打通各業務系統,將價值鏈貫穿“一碼到底”,形成數字化協同力,向智能、智慧財務邁進。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我們將在集團公司的統籌引領下,不負時代,為航空工業事業成功而努力奉獻。
航空工業沈陽所 財務部部長 朱紅生
2022 年是深入落實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十四五”規劃的關鍵年,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會全面總結過去一年計劃財務工作取得的成績,剖析了存在的問題,為全年計劃財務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 年,盡管國內外宏觀形勢復雜多變,集團公司在黨組帶領下,各項財務指標全面向好,基礎進一步夯實,管控能力顯著提高,過去一年為“十四五”規劃落地取得了開門紅。
2022 年,沈陽所財務工作要全面落實集團公司計劃財務工作“十四五”規劃中“2244”重點工作內容,樹立強軍的大目標觀,切實做到“六穩六新”,勇于實現年度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秉承從中央到集團對經濟運行“穩”的要求,積極應對各類變化,要穩住陣腳,深入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力保全年經營目標順利實現。
二是要堅持底線思維,未雨綢繆,統籌兼顧做好各項改革背景下的財務管理和運營管理工作,做好軍品含稅采購改革,梳理解決免稅和含稅采購的過渡問題,研究解決含稅采購帶來的價格問題。
三是要狠抓提質增效,做好“開源”的同時還要研究做好“節流”,嚴控科研費超墊支,按照集團公司部署,做好科研費預算管理,持續做好“兩金”壓降工作。
四是要以創新思維持續做好財務基礎管理,以業財融合為目標,大力開展財務人才梯隊建設。按照集團公司部署,全面推進財務管理AOS 體系建設,夯實財務管理根基,為進一步實現數智計財打好基礎。
本年,沈陽所財務部還要繼續砥礪奮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航空工業導彈院 財務部部長 張新建
集團公司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郝照平總經理要求計劃財務系統要“識變、應變、求變”,要篤行“致廣大而盡精微”,要通過“四個變革”實現財務工作轉型,要努力做到“四個堅持”,發揮好“四個作用”,要以昂揚風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張民生總會計師對計劃財務工作提出了“六穩六新”的工作要求,穩是底線,新是方向,為新形勢下各單位財務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吹響了財務轉型升級、拓展價值的沖鋒號。如何迎變創新,實現財務工作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每名航空財務人亟待破局的課題。
導彈院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十四五”計財規劃及年度計財工作會精神,將“聚焦高質量發展,加速財務轉型”列入了當前階段財務工作必須一以貫之的主題,篤定“控風險、促經營,支撐業務成功”工作目標,以“三個1/3”資源配置模式為保障,以業財融合為主線,以數智財務建設為手段,全面推進財務工作轉型升級和價值拓展,助力導彈院構建“高科技產業集團”新發展格局。
一是創新資源配置模式,確保財務管理能力持續提升。財務工作推進實現“三個1/3”的資源配置模式,1/3 用于基礎性常態化工作開展;1/3 用于改進流程和優化機制;1/3 用于新領域、新能力、新方法的轉型突破。
二是推進“四個融合”,打破業財壁壘,確保業財深度協同。將業財目標統一于導彈院整體目標,實現業財目標的融合;以科研項目經濟性和軍品成本價格管理為切入點,構建業財協同的工作模式,實現業財模式的融合;財務人員要“走出去”,為各級業務管理提供服務和保障,業務管理人員要“請進來”,支撐財務管控向業務端前移,加深人員、知識結構、理念的互通,實現業財人員的融合;將雙向融合要求在制度流程中固化,實現業財制度流程的融合,為業財融合提供保障。
三是技術賦能,確保信息共享高效運行。以數據治理為抓手,加速數智轉型,推進財務信息數據標準化、集成標準化,夯實業財互通基礎;深度融入“數智航空”建設,搭建基于“數據驅動”的業財共享平臺,實現財務、業務信息橫向集成,確保業財互通;配合集團公司財務云平臺建設,實現上到集團公司下到所屬企業經濟信息的縱向貫通。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使命重在擔當,實干開創未來。導彈院財務人將以“積極思維,迎難而上,順勢而為”的最佳姿勢努力奔跑,跑出財務人的“加速度”,著力將財務工作打造成導彈院戰略落地的“推動者”,管理層戰略制定、改革發展、重大事項決策的“參謀者”,業務管理的“支持者”,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者”,助力導彈院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中航汽車 計劃財務部副部長 徐璐
4 月22 日,集團公司組織召開2022 年度財務工作會議。張民生總會計師從九個方面總結回顧了2021年度計劃財務工作,對取得的成績做出肯定。同時,針對當前面臨的六項問題和不足,對2022 年計劃財務重點工作提出“六穩六新”工作要求,要求各單位把“穩增長、防風險”放到更高的位置上。郝照平總經理的講話中,針對如何做好計財工作,也提到首要的一點便是“準確施變、科學求變”。
當前,由于疫情反復蔓延,實體需求減少,國內經濟正經歷倒春寒,持續面臨“三重壓力”。汽車產業作為實體經濟和居民消費支柱首當其沖。在全行業產銷持續三年負增長的不利局面下,中航汽車生產經營也受到較大沖擊和影響,部分所屬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較預算目標存在較大差距。計劃財務部作為公司經營管理主要責任部門,自2021 年起在境內所屬企業全級次引入基于業務計劃(BP)的預算管理體系和理念,旨在夯實預算編制基礎、提高預算準確性,進一步提升各企業市場化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2022 年,中航汽車面臨的外部環境愈加嚴峻,如何加強BP 預算應用落地,指導企業有計劃開展經營管理,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管理,為管理層提供基于BP 預算的科學決策依據,是汽車公司“十四五”期間重點的計財工作。一是進一步細化及完善BP 業務預算,夯實底層業務基礎,力爭預算編制核算到產品,通過考核手段不斷引導所屬企業推進BP 業務預算執行的力度及廣度。二是建立健全以BP 業務預算為基礎的管理會計體系,持續開展以月度管理會計報告、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和年度業務預算為抓手的經營管理體系提升工作,建立以“業務財務一張表”為基礎的戰略層、經營層、業務層三層次管理會計報告框架,加強決策支撐力度,實現財務管理能力躍升。三是加強BP 業務預算管理人才培訓工作,開展BP 預算管理培訓,加強經驗交流與分享,力爭培養百人級以上規模的預算管理人才。
近幾年,汽車行業外部環境正在持續變化,芯片危機、通脹、匯率等都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唯有俯下身子、靜下心來,狠抓內部效率提升,才能對沖外部風險。BP 預算作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管理工具,要在企業中落地、扎根,樹立企業“計劃引領、科學決策、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學習“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指導經營”。
航空工業新航 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王關明
航空工業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面對全球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重大事件交織疊加,國際國內形勢更趨嚴峻復雜的環境下,郝照平總經理強調計劃財務系統要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以創新變革引領計劃財務工作轉型升級,以時代擔當踐行計劃財務工作新使命新任務,努力做到“四個堅持”、進一步發揮好“四個作用”。張民生總會計師指出計劃財務系統要既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主動承接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深化改革各項任務,繼續保持昂揚斗志、更加奮發有為,提出了“六穩六新”工作要求,為全年計劃財務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新航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變革,轉型升級。以創新變革為引領,不斷變革管理理念、組織、機制、功能手段,以“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為導向,做到戰略財務服務戰略,業務財務融入業務,共享財務提高效率;財務架構適配新航戰略業務發展;財務人員持續轉型,實現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到經營會計的角色轉換,助力新航高質量發展。
二是持續攻堅,價值引領。開展好科研價格攻堅,逐項落實好航空工業攻堅要求,健全從科研到批產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開展好精益成本攻堅,持續發揮新航精益管理能力,持續優化完善新航特色精益成本管理體系;開展好數智計財攻堅,認清短板,找準差距,以共享中心建設為抓手,提升新航計劃財務數智能力。
三是持續筑基,創新發展。筑牢綜合計劃基石,持續優化“規劃統領、計劃牽引、過程管控、事后考核”的閉環管控模式;筑牢財稅管理基礎,持續建立財稅優惠政策案例集,做到各項政策應享盡享,應享快享;筑牢財務AOS,規范流程、業務、表單,筑牢信息化、流程化基礎與標準;筑牢人才隊伍,通過職稱考試、領軍學習各種方式,培養財務管理人才隊伍;筑牢風險防范,做好突發風險預判,做好常規風險監督,發揮計財監督作用。
新使命,新擔當。新航計劃財務工作將以航空工業“2244”計劃財務規劃和機載公司“12345”計劃財務規劃為指導,結合新航十四五“1235”黨建綱要和“1236”戰略規劃,發揮好計劃財務價值創造和合規高效的功效,打造一流計劃財務管理體系,促進新航轉型突破和高質發展。
航空工業綜合所 副所長 李勇
郝照平總經理在集團2022 年度計劃財務工作會上明確提出,計劃財務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環節,牢記“計劃就是紀律”,發揮計劃牽引作用。計劃管理的目標是對正戰略,承接規劃分解,聚焦航空主責主業,統籌優化和保障資源配置,能有效預測經營風險,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2020 年以來,綜合所認真學習領會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劃和計劃財務工作要求,不斷健全以綜合計劃為龍頭的計劃管理和經營考核體系,統籌策劃承接集團和研究院等各項考核指標,實現計劃目標歸一化管理,并形成“戰略規劃—年度綜合計劃—營銷計劃—項目實施計劃”的計劃管理分解體系;完善經營分析管理機制,強化目標執行的過程跟蹤和預警,發現問題及時快速反饋和尋求解決辦法;完善經營業績考核機制,切實用好計劃考核指揮棒作用,組織上保障了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傳遞,調動了干部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對標集團計財戰略,結合經營實際需要,前瞻性布局探索實現業務、計劃、財務一體化融合發展,構建業務運營管理協同平臺,固化并升級計劃管理工具手段,實現業務運行全系統的高效、貫通、協同和敏捷,為數字化、智能化夯實基礎。兩年間,綜合所狠抓計劃管理,切實履行使命擔當,全面完成了總經理令任務和綜合計劃考核指標,經營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兩年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均為A,2021 年實現了全面完成綜合計劃考核指標。
綜合所始終對正集團公司“十四五”戰略,承接航空研究院“五性”技術定位,計劃財務系統同心協力,進一步發揮好“僚機、中樞、哨兵、溢價”四個作用,務必做到“四個堅持”,全力落實“六穩六新”要求,借助數字化技術,切實推動計劃財務工作轉型升級,助力標準質量業務和航空裝備事業發展,為綜合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航空工業哈飛 財務管理部部長 劉躍剛
在集團公司召開的2022 年計財工作會上,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郝照平提出了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征程中,財務工作者要繼續發揮“四個作用”,同時要做到“四個堅持”,要敢于直面挑戰,堅定信心,勇毅前行。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張民生總結了上一年計財工作取得的成果,高質量完成了2021 年工作任務,在國資委考核中獲得A 級好成績,振奮人心,提振士氣,同時對2022 年計財工作提出“六穩六新”工作要求,為創建一流財務體系指明了具體工作目標。
2022 年哈飛集團圍繞集團公司“創新年”主題和計財工作“十四五”規劃,在“降成本,控兩金,管價格,提質效,防風險”五個方面持續發力,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向價值創造型財務轉型。
一是要完善財務部門自身建設,增強服務水平。扎實穩健,優質高效的財務作風可以高質量的服務業務,支撐企業發展。提升財務思維,轉換全局視角,真正為業務和群眾排憂解難。
二是要提升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提升服務能力。建設優秀的財務管理體系需要優秀的財務人才,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選撥優秀人才加入財務團隊,充實員工知識儲備,大力培養財務、規劃、管理一體化的會計人才。
三是要拓展財務部門職能作用,加快職能轉型。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變成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沉睡的數據毫無意義,讓數字變成數據,讓數據說話。搭建合同簽訂、報賬、付款一體化管理的信息系統,讓數據流和業務流統一,利用BI 平臺構建管理駕駛艙,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監控企業運營安全,財務工作由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轉型。
四是深入貫徹財務十四五方針,支撐企業戰略。精打細算、持續推進降成本工程,促進公司經營成果穩步提升;突出重點、著力推進“兩金”管控工作;積極作為,切實抓好價格管理工作,軍機,民機,科研全面價格體系初步建立;深化協同、提升運營質量和效率;強化監督,持續做好運營風險防控。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風云際會起,正當轉型時。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在建設航空強國的道路上,抓住機遇,直面挑戰,聚力轉型,奮發有為?!八膫€作用”更堅定,“四個堅持”更執著,“六穩六新”更篤行,“創建一流”更真情。以高質量的管理助力哈飛集團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航國際天虹股份 總會計師 陳卓
在航空工業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會上,張民生總會計師分析新形勢,提出“六穩六新”工作要求,郝照平總經理強調要求做到“四個堅持”,進一步發揮好“四個作用”,為我們應對復雜嚴峻的形勢和風險挑戰提供了指引,也為我們提升計劃財務工作質量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任務與方向。
秉承航空工業開拓創新精神,天虹股份堅持以顧客為中心,持續推進“數字化”“體驗式”“供應鏈”三大業務戰略,深度應用數字技術及數據要素驅動商業轉型,建立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消費服務平臺,逐步打造以客戶和數據為核心資源的價值創造體系。天虹股份計劃財務工作將主動承接集團公司及中航國際的發展要求,結合自身業務戰略,融合數字化創新,對標一流,努力建設價值創造型的一體化財務管理體系,為公司“十四五”戰略目標落實提供堅實的財務支持與保障。
一是深化全面預算管理,聚焦經營目標達成。盯緊年度經營目標抓落實,既要積極應對疫情沖擊,全力參與“穩供應、保民生”工作,認真落實國資自有物業的減免租政策、彰顯央企責任擔當,又要抓住機會,大力發展線上業務,不斷擴大新增量。同時,堅持以提升顧客價值感知和投入產出效率為資源配置原則,全面推進成本費用的精細化管控,進一步優化績效聯動的激勵機制。二是調結構提效益,強化財務管理職能。推進財務工作專項的創新實踐,優化會計管理工具與應用模式,加大減虧扭虧專項工作力度,建立“兩金”常態化、制度化管理,努力盤活存量資產,提高運營效率,并研究新形勢下業務拓展模式創新。三是提升數字化水平,增強財務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優化財務組織結構并提高人效,通過標準化、流程化、數字化等手段增強共享能力,明晰業務財務在預算、流程、內控等工作中的專業定位和價值體現,支持靈智數科提高數字化開發應用水平、快速拓展SAAS 業務。四是防范風險保安全,提高財務工作質量。持續加強關鍵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夯實財務制度及流程體系,完善內控及合規管理,探索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機制,高度關注現金流風險,全方位加強投融資管理,嚴守“底線”,不碰“紅線”。
銳意進取新使命,踔厲奮發新征程。天虹股份將堅守初心,服務大局,迎難而上,穩中求進,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強化數字資產運營,加快商業模式轉變,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航空工業貴飛 財務部部長 張玉蘭
集團公司《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要點的通知》及郝照平總經理、張民生總會計師在計劃財務工作會上的講話,振奮人心,也深知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仍然任重道遠。貴飛財務2022 年將重點圍繞航空工業2022 年計劃財務工作要點和公司年度經營目標,找準差距補短板,直面困難勇拼搏,不斷提升公司財務管理水平,助力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對標集團公司及成飛,完善財務會計科目體系。探索通過設置輔助信息,實現取消某些手工臺賬(如往來臺賬、合同臺賬等),提升財務工作質量與效率。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適時優化各類財務會計報告,及時報告財務數據反映出來的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數據中分析存在的風險點,從財務結果穿透業務過程,有效支撐管理決策。
以會計基礎工作為抓手,總體部署、系統梳理,通過開展財務會計信息質量鞏固提升等專項自查自糾工作,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指導相關人員正確反映業務實質,及時、準確、完整、規范的反映會計信息。
二、持續推進財經管理流程+制度體系建設
以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為目標,按照公司“4+1”能力體系建設之“流程+制度”體系建設要求,確定財務制度立、改、廢計劃,逐步完善財經管理業務域流程的梳理與設計,設立財務管理必建制度清單,建立健全財會制度并嚴格執行。
三、推進預算體系建設,提升預算執行力
按照事事有計劃、一事一預算原則,加強預算與計劃協同,公司全面預算須在計劃的基礎上進行編制,實現公司計劃預算一體化。完善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指導各行管部門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初步構建預算管理體系。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格執行無預算不支出,加大考核范圍及力度,降低預算執行偏差率。做好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糾正偏差、總結經驗,提升預算編制水平。
四、逐步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
以規范、精細、高效、共享為目標,完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逐步實施,實現數智計財的轉型。
一方面,重點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等;另一方面,關注支撐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PDM 系統合同管理系統、工時管理系統、物料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的建設情況,及時提出財務需求,以便整體推進、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