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廷婷 張志勇 (山東體育學院,250102)
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是其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是推動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成才與發展,決定著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能否成功。而綜合素質是個體生命的客觀反映和主觀評價,是個體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多維度狀態的反映,是健康評價的重要手段。梁俊指出教師健康的心理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徐彥紅的研究表明個人情感、性格興趣、身體健康、精力等因素會影響教師專業發展。以上研究均表明教師的情感、生理、心理等與專業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線性回歸等方法探究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與專業發展現狀以及綜合素質與專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為探尋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提供重要的實踐依據,也為制訂相關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參考。
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山東省濟南、淄博等11個地級市的1486名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綜合素質進行調查,利用Spss.26軟件對回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山東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與綜合素質得分均較好(表1)。通過進一步對不同性別、年齡、教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發展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不同性別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年齡、教齡與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均呈顯著負相關,隨著年齡、教齡的增加,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發展均呈現下降趨勢。
表1 山東省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與綜合素質整體情況(n=1486)
通過線性回歸分析繼續對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與專業發展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發現兩者存在高度相關性(表2),也就是體育教師的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精神健康、生理職能、生理機能、一般健康、健康變化8個維度表現性越好,專業發展也會更好。因此,針對以上研究,提出5條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
表2 綜合素質對教師專業發展線性回歸結果
通過研究發現,不同年齡、職業階段的教師對專業發展的理解不同、觀念不同和動機差異會造成專業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學校應具體規劃體育教師職業生涯,構建專業發展進階目標。中青年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處于主動發展階段,積極性高,學校應該抓住機會,鼓勵青年教師自我學習、不斷進步,加強青年體育教師職業認同感與責任感,激發其專業發展能動性,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后發展目標,制訂合理計劃,帶動其快速成長。同時,隨著年齡與教齡的增長,年長的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阻礙增多,學校應該幫助年長的體育教師樹立新的學術目標,為年長的體育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可以通過“拜師結對”的方式,使其向青年教師傳授更多的教學經驗,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和交流活動,使青年體育教師與年長的體育教師互相聽課觀摩、交流教學經驗,青年體育教師用其年輕活力感染、帶動年長的體育教師,同時,年長的體育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方法對青年體育教師進行指導,從而促進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
情感職能與精神健康是生命質量中的重要維度,而情感職能與精神健康均反映了個體情緒狀況與心理健康水平對其生活的影響,因此學校應正確認識體育教師情感與心理健康對專業發展的作用,重視體育教師的情感與心理健康。
一是學校應加強對體育教師的人文關懷,減輕其工作壓力,充分尊重體育教師的需求,營造輕松的工作氛圍,通過合理發放績效、增加勞動報酬等措施提高體育教師的待遇水平,減輕體育教師的心理負擔;二是學校應構建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加強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展講座等形式定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意識;三是學校應定期組織心理專家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測試,關注體育教師的情緒狀況,減少壓抑、憂慮、焦慮等負面情緒,減緩心理壓力,及時發現并解決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使體育教師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進行教學。學校還應幫助體育教師掌握有效的自我心理調節策略,分析焦慮、壓抑、憂慮等情緒來源,克服不良情緒的干擾,增強心理調適和自控能力,保障體育教師的情感與心理健康,從而促進其專業發展。
社會功能是生命質量中的一個重要維度,主要反映了體育教師社交活動的數量與質量。學校應通過鼓勵體育教師外出交流學習、參與同行學術交流活動、觀摩學習其他學校優秀體育課教學等形式,擴大教師的社交范圍,在交流過程中,掌握人際交往技巧、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尤其是針對初任職的體育教師,教學經驗與社會經驗不足,學校應抓好職前培訓,搭建平臺促進新老教師交流,幫助初任教師快速融入教學群體,提升教學適應能力。
其次,中小學可以與鄰近學校共同組織教師聯誼體育競賽,提高體育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等能力,比賽過程中通過與其他學校體育教師的互動交流、切磋互補,既可以提升技能水平,又可以積累人際交往經驗、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從而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和能力提升。
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健康變化、一般健康4個維度均表明體育教師要提升身體健康水平,而教師的身體健康要求體質健壯、體能良好、反應敏捷。因此,學校首先應通過開展體育知識技能培訓、健康講座等形式,強調健康體魄對體育教師的重要作用,強化體育教師的健康意識和鍛煉意識;同時,鼓勵體育教師積極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為不同年齡階段的體育教師制訂符合其身體素質的體育鍛煉計劃,為鍛煉時間和鍛煉頻率較低的教師制訂循序漸進的鍛煉計劃;并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各類體育教師競賽活動,如,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既可以提高體育教師的技能水平又可以提升其反應性與敏捷度。
其次,學校應建立教師身體素質評價指標,定期對體育教師身體機能水平進行檢測,適當地將身體指標檢測結果納入體育教師的基本考核內容,從制度上提高體育教師的健康意識、激發其鍛煉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形成活躍的鍛煉氛圍,從而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身體健康水平,促進專業發展。
精力是生命質量中的一個重要維度。而工作負擔與工作壓力會造成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減少教學精力的投入,因此,學校應明確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責與工作量標準,為體育教師合理減負。目前很多學校出現“體育教師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現象,過多的非教學任務占用了體育教師大量的時間,使其對體育教育教學的精力投入大大減少。
學校為體育教師減負,首先應杜絕對體育教師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的不合理安排,保證其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鉆研體育學科知識、參與體育培訓學習、拓展自身教科研能力、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其次,根據研究發現,英國教育部已經出臺了一整套非常細致的教師減負行動方案,并且開發了直接面對學校和教師的針對性的“減負工具包”,有效地推動了教師減負,提升了精力水平。因此,我國中小學校應盡快制訂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體育教師減負政策和方案,減輕體育教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與精神壓力,從而提升體育教師精力水平,促進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