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敬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三堡實驗小學,221112)
本課遵循《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體現“健康第一”理念,以啟發教學為主線,用情境教學貫穿課堂始終。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手段的創新和多樣性,凸顯教師主導到位而不越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達成“教對、學會”。通過身體活動進行安全教育,并融合與學生健康成長的相關知識,促使學生掌握技能、發展體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本課是三門球與游戲單元的第4課時,單手射門技術是三門球比賽中進攻得分的核心技術,通過快速、準確的射門,能夠發展學生上下肢協調性和手眼配合能力。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揮臂鞭打動作和上步與揮臂動作的連貫協調,能夠做出展肩引臂、對準目標、大臂帶動小臂、快速揮臂的動作,做到上步準確、蹬地充分、揮臂快速協調、跑動中射門準確,發展學生彈跳、靈敏、協調等素質。本課對移動射門與跑動傳接射門組合技術的學習起著橋梁和鋪墊作用。
單手射門技術的學習需要運動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對人與球門的位置關系進行觀察、判斷,把握好起跳時間和揮臂時機。因此在技術轉化為能力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分析力、決策力、執行力的培養都需要適當的引導,強化運動思維的形成,以此達到“育腦”的目的。學生對單手射門技術的學習普遍比較感興趣,通過技術學習、技能拓展、大練兵、分組對抗等環節循序漸進地夯實技術動作,培養運動技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提高與同伴合作的能力,敢于競爭,積極對抗,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體育運動習慣,達成“育心”的目的。
六年級學生處在生長發育的敏感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競爭意識較強,已有拋接球、繞球、投準、擲遠的基礎,但手臂力量相對薄弱,空間感知能力以及控球能力參差不齊。在球類項目中,男生的速度和靈敏性普遍優于女生,教學中應關注性別差異和個體差異,采取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融入情境,提高學練效果。六年級學生具有競爭意識,但合作意識和規則意識較弱,應該根據三門球項目特點合理分組,讓學生在分組合作中明確分工和責任,在學練中逐漸提高團隊配合能力和規則意識。
水平:水平三 執教教師:陳春敬 學生人數:4 8人 課次:4/6 1.學生知道2~3種三門球單手射門的動作方法和要領,能做出引臂、蹬地、轉體、快揮臂動作;2.通過教師啟發誘導、講解示范,以及分組練習、游戲競賽,能做到蹬伸充分、揮臂快速協調、命中率高;3.能在學練中與同伴合作互助,敢于爭先,能為同伴加油鼓勁教學內容 1.三門球:單手射門;2.游戲:打靶得分學習目標教學重點 射門動作連貫準確 教學難點 射門動作協調,射門準確安全預案 課前檢查學生著裝及場地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課中組織學生充分活動手腕、腳踝、膝等關節,增大活動間距,提高安全意識結構 教學內容 教師指導策略 學生學練活動 組織與要求 運動負荷次數 強度 時間1.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師生問好;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向教師問好1 小 2′2.宣布學習內容和要求,安排見習生 認真聽記,動腦思考,見習生隨堂聽課組織:4列橫隊;要求:隊伍整齊、聲音洪亮、精神飽滿、神情專注2.準備活動:(1)創設情境; 引入魏蜀吳三國積極備戰的情境,將學生分為3組,分別代表魏蜀吳三國,引導學生學習本領、積極備戰認真聽講,融入情境 組織:1 中 2′開始與準備部分(7′)(2)慢跑熱身; 引導學生在場地區域內自由慢跑熱身、哨聲指揮學生高抬腿、小步跑,引臂、揮臂動作在本組區域自由跑動,根據哨音進行高抬腿、小步跑,模仿引臂、揮臂等動作各中 1′8~1 0(3)自主耍球; 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自主耍球(拋接球、胯下傳接球等)積極耍球,積極嘗試新的耍球方法(4)模仿秀 啟發學生體驗揚鞭策馬 聯想并體驗騎馬揮鞭的感受要求:積極參與、聽從指揮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