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晶
摘要:閱讀作為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打破傳統的閱讀觀念,運用新媒介輔助閱讀,推動高中語文閱讀的進步。文章分析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存在的問題,探討跨媒介閱讀的內涵,闡述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的重要價值,指出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的有效策略:整合媒介資源,豐富閱讀內容;創設媒介環境,提高媒介素養;體現時代精神,實現去偽存真;以生活為依托,創設社會情境;構建專題閱讀,鍛煉自主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跨媒介閱讀;閱讀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058-04
新時期,跨媒介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符合當代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思想,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是跨媒介閱讀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語文教師對跨媒介閱讀的理解不透徹,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阻礙。因此,為優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閱讀,語文教師要借助媒介拓寬閱讀教學途徑,深度挖掘語文知識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1.閱讀取向存在片面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信息資源,使跨媒介閱讀呈現出便捷性和開放性。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當他們面對豐富的閱讀資源時,有時候會選擇脫離學習實際的閱讀內容,在跨媒介閱讀中具有隨意性,無法提高閱讀效率。雖然語文教師會為學生推薦跨媒介閱讀的素材和資源,但是學生對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卻不高,很多時候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閱讀取向存在片面性,這無疑會阻礙他們的健康成長。
2.閱讀心理品質退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的心境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學生的心理也由安靜專一變得心浮氣躁,不會靜下心去閱讀、去品評,閱讀心理品質也在逐漸退化。特別是在跨媒介閱讀中,一些學生缺少自控力,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分神,被其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內容所吸引,使得跨媒介閱讀出現走馬觀花的現象,難以快速提高閱讀技能。在新技術的推動下,部分學生會通過微信、釘釘等反饋自己的閱讀情況,書寫閱讀心得體會,導致自身的寫作水平下降,不利于讀寫結合的推廣。
3.閱讀內容盲目化
跨媒介閱讀提供了龐大的免費閱讀資源,使得閱讀時間變得零碎化,閱讀內容也逐漸趨向大眾化,人們可以在閱讀中汲取營養,形成創新思維,具備適應未來生活的各種能力。從當前的閱讀實際來看,學生跨媒介閱讀存在盲目性,經常會出現跟風的現象。當一個學生認為某一篇文章較好的時候,其他同學也會進行閱讀,但由于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他們在閱讀以后獲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很難做到閱讀水平都有大的提升。還有的語文教師推薦學生誦讀經典,但是沒有進行必要的講解和指導,使得學生對經典的理解不透徹,影響了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整本書閱讀、跨媒介閱讀等方式層出不窮,給學生帶來了更大的閱讀空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閱讀素材,從中獲取成長所需的資源。跨媒介閱讀是一個新的概念,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需要語文教師做好融合和變革。如今,從紙質閱讀轉變成網絡閱讀,這是一個大趨勢,已經深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手機閱讀、社交閱讀等模式正在改變著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得多樣、便捷的閱讀體驗。
跨媒介閱讀是一種深度閱讀,實現了資源整合和拓展,有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知識的關聯點,增強閱讀感受和領悟。圍繞課標精神和課改方向,跨媒介閱讀更適合發散學生的思維,他們可以閱讀圖片資料,可以閱讀視頻資料,還可以閱讀音頻資料,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知識圖譜,在新媒體時代浪潮中盡情馳騁。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跨媒體閱讀的特點,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消除學生對閱讀的畏難情緒,使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和加工中逐步提升自我,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而提升審美意識和文化底蘊。
1.改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范圍
跨媒介閱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學生可以閱讀到很多新穎的、前沿的文章,增強學習的持久性和向心力。而且,跨媒介閱讀改變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以前只閱讀語文教材,沒有其他的課外閱讀資料,現在閱讀的資料變成數字化和電子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改變傳統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建立跨媒介閱讀資料庫,便于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閱讀工具和閱讀資源,掌握不同媒介語言的特點和使用規律,提高跨文化閱讀和交流效率。
2.完善了高中語文教育模式和發展方向
跨媒介閱讀的推廣有利于高中語文教育模式的變革,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選擇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到多媒體教室進行閱讀,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思維逐漸成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觀念,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述跨媒介閱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通過案例來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讀書交流會,讓學生談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互相分享閱讀體驗,以促進他們共同進步。
3.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價值取向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跨媒介閱讀,讓學生體會到科技發展對日常學習的影響,盡情享受閱讀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錘煉自己的語言,能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率,使高中語文課堂煥發生機。同時,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強調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生通過跨媒介閱讀,能夠領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
1.整合媒介資源,豐富閱讀內容
在大語文教育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資源也不應局限于教材,而要充分發揮新媒介的作用,在網絡環境中挖掘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創造學生喜聞樂見的語文學習環境,逐步培養學生對媒介信息進行處理、思辨、質疑的能力。將跨媒介閱讀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傳統的紙質閱讀形式進行創新和變革,能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和閱讀體驗,深刻內化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除了要為學生提供以紙質媒介為主的閱讀資源外,還要積極開發線上閱讀資源,向學生推薦和文學創作、經典國學相關的優質公眾號、微博、論壇、網站等,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跨媒介閱讀中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前為學生搜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并將其制作成微課,為學生提供可視化和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更容易接觸到一些大眾化的學習資源,如云課堂、學習APP等,語文教師要整合這些學習資源,從中挑選對學生學習有益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這樣既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還可以使學生感受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獲得新的閱讀感悟,為高中語文課堂注入活力。媒介資源的整合需要聯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語文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媒體去搜尋學習材料,并通過QQ、微信等形式進行共享和交流。語文教師要對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監督和整理,使跨媒介閱讀真正為學生減負。語文教師還要利用好校內的數字圖書館,鼓勵學生利用智能移動設備去檢索數字圖書館中的圖書資源,尋找自己需要的閱讀內容。這樣既能使高中語文教學更加豐富、鮮活,又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2.創設媒介環境,提高媒介素養
媒介的整合還表現媒介的使用上,高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文教師要注重高中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在閱讀教學中融入美術、音樂、電影、戲劇等多種元素,并將課堂教學與多種媒介相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媒介素養。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環境的支持,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保障。語文教師在進行跨媒介閱讀教學時,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媒介環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去感知、發現、思考,感受不同媒介的魅力,了解各種媒介的重要性。語言文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跨媒介閱讀教學需要以文本為基礎,再延伸至其他媒介文本,通過不同媒介文本的融合,實現和傳統紙質媒介閱讀方式的有機結合,克服傳統閱讀方式的弊端,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的感知環境,進而推動跨媒介閱讀的發展。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小說、散文、文言文等都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閱讀文本與影視作品相結合,讓學生一邊閱讀原著,一邊觀看影視片段,并利用影視作品將平面的文字立體化,通過演員的臺詞、動作、服裝、表情等再現原著的藝術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對文本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由于篇幅有限,紙質文本所呈現的內容并不是很完整,有些內容進行了割舍,語文教師可以將影視片段合理地穿插到課堂教學中,用直觀的影視情節填補文字的空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在跨媒介閱讀中,語文教師還要注重圖片文本的引入,并利用好教材中的配圖。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材體現了圖文結合的特點,教材中的配圖能對文本內容進行全面的描述,快速引起學生的情感反應。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尋找更多的圖片,將其作為教材圖片的補充,并利用各種媒介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在讀圖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3.體現時代精神,實現去偽存真
在實施跨媒介閱讀時,語文教師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接課程標準,提供高質量的閱讀素材。多樣化的素材能夠鍛煉學生甄別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突破傳統的閱讀慣性。閱讀要把握時代精神,學生應多讀一些接地氣、有深度的文章,因為這些文章主題鮮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增強學生勇挑重擔、繼續奮斗的意識,引發學生對歷史使命、責任擔當、價值選擇的思考,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新課程提出全新概念“學習任務群”,而跨媒介閱讀正是“學習任務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不斷創新,以閱讀為依托,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生態。這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應成為學生閱讀的參與者和互動者,使學生消除閱讀的畏難情緒,讓閱讀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支撐點。時代精神應該扎根于學生的心中,學生要能夠經常變換視角進行文學鑒賞,關心時事,關注社會。學生要閱讀當下熱門的抗擊疫情內容,對病毒不恐懼,充滿戰勝疫情的決心。“疫情已緩,思考不怠”,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浸沉”式閱讀,通過精讀、細讀等方式建構自己的閱讀層次框架,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上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和信息會誤導學生,因此,語文教師要做真正的“領”讀者,教會學生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形成經驗,以讀書為樂,進而推動數字閱讀向更高品質發展,讓閱讀成為社會新風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指導學生跨媒介閱讀的同時,語文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訓練內容,讓學生汲取知識的營養,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探討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這樣既能改變課堂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又能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語文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訓練過程和結果進行點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4.以生活為依托,創設社會情境
語文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語文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跨媒介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廣告、微博、短視頻等學生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媒介,在課堂上創設社會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語言文字運用的環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跨媒介資源,在跨媒介閱讀中深化生活感悟,提升媒介素養和語文素養。廣告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用簡短的文字、簡潔的畫面向人們傳遞著豐富的信息,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引入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公益廣告片,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領悟廣告的深意,與閱讀內容產生共鳴。語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廣告詞進行閱讀、分析和推敲,學習廣告用語的精妙之處,引導學生去創編廣告語,一方面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遷移。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有特色的廣告內容來輔助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帶領學生為廣告編排舞蹈或者劇情,使廣告的效果更突出,提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跨媒介閱讀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地理知識,語文教師應該做到學科融合教育,把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地圖帶到課堂,利用仿真模擬技術,再現作者當時的生活場景和地理風貌等,為學生構建一個逼真的閱讀情境,引起學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鳴,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截取《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一些優秀電視節目的短視頻,讓學生跟隨經典傳唱人的歌聲或朗誦,融入詩詞的意境中,深入領會文本內容所表達的主題,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建立未來的規劃。聲音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有聲閱讀,從“看書”過渡到“聽書”,讓學生通過優秀朗讀者或講述者的聲音感受文本的魅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和研究,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語文閱讀與學生的學習緊密相連。
5.構建專題閱讀,鍛煉自主學習
要想跨媒介閱讀取得實效,語文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把握學生的閱讀特點,積極構建專題閱讀方式,讓學生接觸到系統化的閱讀,通過閱讀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使學生可以掌握語文學習規律,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方法,豐富學生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師可以創編校本閱讀教材,將適合學生閱讀的資料進行匯編,并形成具有特色的單元主題,讓學生按照每一個主題的要求進行閱讀,確保學生讀好書、會讀書。校本教材內要選擇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章,向學生滲透本地的傳統文化知識。這樣,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好品質,另一方面也能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給學生帶來學習和生活上的啟示。語文教師可以將校本教材上傳到學習平臺上,這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同學之間還能夠分享閱讀的方法和感受,進而引發對未來生活的思考,開啟智慧的大門。語文教師要做好閱讀的思維導圖,按照學生的不同年級推薦不同的閱讀資源,使跨媒介閱讀更加準確和高效。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指導下,會很快進入閱讀狀態,閱讀起來更有規律性和節奏感,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的特點。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后,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繪制閱讀思維導圖,不僅要展現出自己的閱讀思路,還要養成制作閱讀計劃的好習慣。為了深度推廣跨媒介閱讀,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語文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互相學習和借鑒,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參與語文閱讀的積極性更加高漲。語文教師必須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不能成為閱讀的旁觀者,要設計好每一次的語文實踐活動,以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讓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總之,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增強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和廣泛性,還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語言天賦。語文教師應正確認識跨媒介閱讀,給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媒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獲。語文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差異化的閱讀活動,優化師生關系,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跨媒介分享與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陳美.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02).
[2]丁萬銳.多媒體在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2020(01).
[3]程晟.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9(11).
[4]韓玉.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 2019.
[5]王立.跨媒介閱讀的課程建設及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18(09).
[6]雷海.語文教學中的“跨媒介閱讀與交流”[D].中學教學參考,2020(15).
Discus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ross Media Read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Zhang Lijing
(Wuwei No.1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need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concept, use new media to assist reading,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ross media reading,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cross media reading, expound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ross media reading, and points out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ross media reading: integrating media resources and enriching reading content; create media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media literacy; embod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o eliminate the false and preserve the true; create social situations based on life; build thematic reading and exercise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teaching; crossmediareading;readings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