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淑娟(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
我們的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實踐教育育人,堅持把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以達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也是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教育方針政策。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大學生增長思想政治知識、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是指思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制定的思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到同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中,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并獲得思想道德層面的切身體驗,從而對學生的主觀世界進行完善,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課堂上進行實踐教學。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就是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實踐教學活動;第二種是校園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校園內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它包括高校的社團組織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等;第三種是社會實踐教學模式。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能夠激發大學生通過實踐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大學生在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運用實踐去檢驗自己的理論知識。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模式是理論課聯系社會現實的紐帶,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在運用于社會現實的過程中才能學習和掌握,而且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也是盲目的實踐。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大學生自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校園、社會實踐活動,能使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在社會實踐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學生體驗與領悟大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活動的真諦,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能使大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為人民服務的實踐當中去,對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重要意義。大學生在參加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現實社會中的不良現象,從而利用自己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去改善不良社會現象,為國家、社會的精神文明作出重要貢獻。同時,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將自己良好的精神風貌、行為道德傳播到社會中,影響周圍其他人,為塑造文明社會貢獻力量。
我們的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高校教育中的實踐教學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經歷了從要求大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到自覺地將實踐教學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再到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范疇,最后到設置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課程的發展歷程。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高校思政課程實踐教學取得了以下成績: 首先,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授課時數、內容、方法、評價等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制定了相關要求,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運行奠定了基礎。其次,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使課堂教學更生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積極性、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探索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從單一性走向多樣化,從校內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向校外的社區服務、公益活動、參觀考察等形式轉變,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
雖然我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社會高速發展需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還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課程建設缺乏系統性。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缺少權威的參考教材、系統的教學內容、穩定的教師隊伍,甚至不少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和授課計劃,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實踐教學被當作一種教學方式而非一門獨立形態的課程,將實踐教學簡單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環節。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的其他社會實踐聯合性不高,甚至脫節。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一般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或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的教師擔任,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一般由高校的團委、學工等部門組織實施。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激勵考評機制不完善。在很多高校里面,對于教師在如何指導學生實踐教學方面以及如何考評學生的實踐教學成績和成效方面都缺乏客觀的依據和標準。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工作量過大,精力有限。在很多高校里面存在一個普遍現象,任課教師所授課班級多,授課任務艱巨,精力有限,難免造成無法高質量地進行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現象。
第五,將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局限于實踐教學。很多高校實踐教學大多采用參觀形式,無法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還有的高校走向了片面重視實踐教學的一面,過多地削減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時,必然影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
第六,學生對思想政治實踐課程的認可度不高。由于受傳統教育弊端的影響,思想政治教學缺乏技巧,以至于普遍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興趣,他們更加注重專業課學習,對于思想政治課以輕視的態度對待,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認可,以至于對思想政治實踐課程不會積極接納,以一種應付式的心態對待思想政治實踐課程,很多學生認為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課程對他們將來的就業是沒有任何關聯的,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實踐課程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一樣,要制定詳細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等。要有明確的實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授課時間、教師安排與分工等。思想政治教師要緊密結合實踐教學大綱,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活動。
要建立起學校統一管理、各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實現實踐教學制度化、規范化。并設立專門負責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管理機構,協調教學單位、教師、教學職能部門、教輔部門之間的關系,為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對教師的考評,主要應側重于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選題內容、選題質量、實踐方案設計的形式和可行性,以及教師在組織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效果、指導學生的數量和實踐內容;對學生的考評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與他評價相結合。
同時,要建立激勵機制。把擔任思想政治實踐課的質量作為教師評職稱的必要條件,防止教師工作量過大而忽視教學質量。思想政治實踐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其課程成績應作為大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學好該門課程。
在完善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考評、激勵機制時,要防止走過場、主觀隨意、現象。做到從學校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注重實際效果,避免形式主義,這樣才能對實踐教學起到推動作用,才能調動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
高校學生校內外的實踐活動,應當符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要求,緊扣理論知識主題開展,具有與思政課程相關的社會實踐性內涵。如果僅僅組織學生參與校外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雖然能夠起到開闊學生視野的作用,但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就不會有太大的實踐教學效果,容易產生把實踐教學等同于課外教學的形式主義的錯誤傾向,這樣將會浪費教育資源,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有的理論蘊涵。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能夠讓大學生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堅定政治立場,并且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因此,在思想政治實踐教學中,要注意實踐內容的選擇要貼近現實生活,展現思想政治知識的人文性,以此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大學生積極投身實踐的熱情。
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以來,思想政治教學總體上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實踐教學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實踐教學中的課程體系建設、考評激勵機制建設等方面的不足仍然需要繼續改善,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