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艷,胡 蕾
(南京鼓樓醫院心內科監護室,江蘇 南京 210008)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指冠狀動脈內不穩定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糜爛繼發新鮮血栓形成所導致的心臟急性缺血綜合征,涵蓋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性心絞痛(UA),其中NSTEMI與UA合稱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NSTE-ACS)[1]。截至2016年,心血管疾病仍占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2],而ACS是冠心病中急性發作性、高致死性的急癥[3]。護士在ACS患者的診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顯示,護士運用科學的方法對ACS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可以有效改善ACS患者的預后[4-5]。本研究擬采用CiteSpace軟件[6]對我國ACS護理研究論文進行可視化分析,探索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以期為ACS患者科學化的護理實踐及護理人員的研究選題提供指導和借鑒。
1.1數據來源 選取中國知網數據庫,檢索日期為建庫至2020年8月31日,檢索式為(題名=ACS/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冠脈綜合征/心肌梗死/不穩定心絞痛)and(主題=護理),選取學術期刊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獻,剔除會議等不相關文獻,共納入有效文獻358篇,將檢索出的文獻題錄以Refworks格式導出,導入CiteSpace軟件進行數據可視化分析。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7.R1的CiteSpace軟件[7]進行可視化分析。CiteSpace軟件因可以使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并進行聚類分析,故被廣泛應用于信息情報等各個領域[8-10]。共現可視化頁面內由節點和連線組成,節點的大小是指該某個作者/機構/關鍵詞出現的次數,節點之間的連線是指兩個作者/機構/關鍵詞之間是否有合作[11]。
1.3資料分析方法 運行CiteSpace,設置時間跨度為1998-2020年(知網數據庫中1998年開始出現相關文獻),時間切片為1年,對意義相近的關鍵詞進行合并,節點類型分別選擇作者與關鍵詞,勾選“pruning”與“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s”,其余設置為默認設置,進行可視化分析。進入可視化界面,對可視化頁面的節點及連線進行微調,使畫面更加清晰化。運行CiteSpace,參數設置為“burstness”,點擊“refresh”及“view”后呈現突現詞譜[12]。
2.1發文量分布 我國ACS護理文獻的年發文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以2011年發文量最高,為33篇,后面年發文量呈現平穩的動態波動趨勢,見圖1。

圖1 發文量分布
2.2作者共現知識圖譜 通過CiteSpace運行的知識圖譜得到節點數為515,連線數為515,密度為0.003 9。作者孫國珍發文量最多,為4篇,其次為沈瑩、張學萍、盧惠娟、劉麗英、李春堅、楊小芳、盧新政和王姍姍,均為3篇。見表1。各個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孫國珍為主的發文量較大的幾位作者之間合作較多,而其他作者之間鮮少交流。

表1 ACS護理文獻的作者分布
2.3研究熱點分析
2.3.1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生成的共現知識圖譜有467個節點,669條連線,密度為0.006 1,排名靠前、節點較大的關鍵詞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康復、介入治療、溶栓治療、生活質量等。見表2。

表2 高頻關鍵詞表
2.3.2突現詞譜 突現詞有臨床特點、護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低血壓、急救護理路徑、心律失常、循證護理、介入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家屬、德爾菲法、時機理論、生活質量、體外膜肺氧合和護理質量。見圖2。

圖2 突現詞譜
3.1我國ACS護理研究的現狀
3.1.1發文量 結合圖1可知我國ACS護理的發文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在2007-2011年達到頂峰,后期呈現波動的趨勢,而2020年呈現波動低值。可能原因為隨著ACS的發病率逐漸提升及護理研究者的不斷增多,針對ACS護理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發文量逐步提升,而在2011年達到峰值后,一致呈現波動變化,2020年發文量減少可能的原因為本研究的文獻查找截止時間為2020年8月31日,所以作者猜測后期仍會是波動式上升的趨勢。
3.1.2作者 結合表1可知,該領域核心作者的發文量并不高,最高為4篇,核心作者之間的交流比較多;而其他作者之前的合作比較少,合作密度(0.003 9)小于0.1[13],說明作者間的合作有待加強。可能的原因為由于對護理的淺顯認知使我國護理研究的發展受限制,且較早時沒有互聯網等高效工具的輔助,各個作者及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少,導致研究者間的合作機會較少,隨著大數據及互聯網時代的加盟及護理研究意識的加強,預測后期的溝通交流會增多。
3.2我國ACS護理的研究熱點及趨勢探析
3.2.1研究熱點 由表2可知,比較靠前的5個關鍵詞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康復、介入治療、溶栓治療和生活質量。
3.2.1.1急性心肌梗死 據估計,到2030年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將從2010年的810萬增至2 260萬[14],急性心肌梗死是ACS的主要構成部分,且其危害程度巨大,其主要臨床特點是病情重和死亡率高[15],所以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
3.2.1.2心臟康復 ACS是冠心病中最致命的一組臨床類型,而心臟康復是指在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社會狀態,包括生理及心理的有益于心臟康復的長周期為主的康復性措施,且ACS發生后患者進行適當、規律、有效的康復活動有助于減輕或消除疾病相關癥狀,減少心血管突發事件,改善預后[16],心臟康復可能成為ACS患者遠期獲益的重要因素[17]。由圖2的突現詞譜可知,心臟康復是最早受到關注的研究領域,然而目前我國的ACS患者心臟康復的發展仍然不成熟,各種心臟康復方案參差不齊、各執一詞,沒有大眾認可度高、標準化的、成熟的心臟康復指南或推薦。
3.2.1.3溶栓治療與介入治療 由圖2的突現詞譜可知,溶栓治療的突現時間為2002-2003年,強度為5.795 7,而介入治療的突現時間為2012-2014年,強度為3.018 4,說明兩者均是非常受關注的研究主題,均是ACS的護理研究方向,甚至是ACS診治的重要轉折點。介入治療與溶栓治療是ACS的主要治療手段,其中介入治療可快速有效地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是ACS尤其STEMI急性期的首選治療之一,而溶栓治療是通過溶解動脈或靜脈中的新鮮血栓使血管再通,從而部分或完全恢復組織和器官的血流灌注,達到減輕患者癥狀并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近年來介入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溶栓治療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療中的應用有所減少,但溶栓治療具有快速、簡便、經濟、易操作的特點,在我國目前經濟和醫療資源分布尚不均衡的條件下,介入技術仍是STEMI再灌注治療的重要手段[18]。
3.2.1.4生活質量 由圖2的突現詞譜可知,生活質量的突現時間為2016-2020年,突現強度為2.435 5,說明ACS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很受關注,而且有可能是未來的研究熱點。生活質量即生存質量、生命質量,廣義上指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三方面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不同價值和文化體系中的個體對與他們的預期、目標及所關心的事物有關的生存狀態的體驗[19]。由于疾病癥狀的影響、獲得疾病后的生活方式要求及疾病造成的心理困擾等因素[20],對ACS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1],如何改善ACS患者的生活質量持續受到護理人員的廣泛關注。
3.2.2研究趨勢 由圖2可知,延續至2020年的突現詞有德爾菲法、延續性護理、生活質量、體外肺膜氧合和護理質量,這些主題可能是ACS護理未來的研究熱點和趨勢。
3.2.2.1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的突現時間是2014-2020年,說明其是近年ACS護理研究中比較受關注的研究選題。德爾菲法是采用通信咨詢的方式循證某領域內權威專家的預測意見,然后進行修改,經過至少2輪的咨詢后,當專家的意見趨于一致,最后做出符合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結論[22]。德爾菲法在ACS護理中的應用主要是關于護理質量指標,如急性STEMI急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動評估指標等[24]的構建。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是測定和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依據,近年來ACS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構建受到研究者的青睞,然而護理質量指標的臨床應用有待進一步開展。
3.2.2.2延續性護理 延續性護理的突現時間是2015-2020年,強度為1.492 4,其也可能是ACS護理未來的研究熱點。由于出院后6個月以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的關鍵期,所以多數研究者認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延續性護理是指從出院到出院后6個月這段時間的出院方案規劃[25]。研究者們通過調查了解心肌梗死患者對延續性護理的需求[26],實施個案管理[27]、家訪、電話[28]等延續護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等相關指標。
3.2.2.3體外肺膜氧合 體外肺膜氧合的突現時間是2017-2020年,強度為1.177 7,說明其是ACS護理研究中的重點。體外肺膜氧合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臟),可以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運用體外肺膜氧合的患者為心源性休克等病情危重的患者,而ACS的急危重癥表現在患者可能并發心源性休克等危急的并發癥,如何做好運用體外肺膜氧合期間的安全管理[29]及轉運[30]是護理人員持續關注的主題。
3.2.2.4護理質量 護理質量的突現時間是2018-2020年,強度為2.195 4,說明其是ACS護理研究中比較受關注的研究選題,而護理質量一直是護理工作的重點。ACS護理中護理質量的控制措施有ACS相關護理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31]、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32]及護理模式[33]的探討。
本研究通過CiteSpace軟件對中國知網數據庫已發表的有關ACS護理的核心期刊論文進行可視化分析,總結ACS護理的研究重點,預測未來的研究趨勢,為ACS科學化的護理實踐及ACS相關護理工作者的選題提供指導和借鑒。然而本研究只是分析研究了國內的ACS護理研究進展,下一步工作將探討國外ACS的護理研究進展,從而為國內的護理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