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市 300000)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銀行業在服務民生、保障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銀行機構健康穩定開展各項業務,銀行員工至關重要,“以人為本”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銀行機構當前主要任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需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銀行機構踐行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領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提升歸屬感,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推動銀行事業不斷向前。
人文關懷是指對人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人文關懷是馬克思哲學的重要維度之一。人文關懷的核心是對人精神上、生活上、人格上全方位的關懷和尊重。其內涵表現為:承認人不僅作為一種物質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認人的價值,無論是在推動社會發展還是實現自身發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尊重人的主體性,關心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既提供物質層面的需要,更關心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促進人自由、積極、主動全面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特別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含量,在關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養提高的同時,著眼于情商指數、人性品格的培養,重視內在潛能的發揮和個體價值實現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僅是從經濟和道義上給與關懷,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充分實現人的價值。
心理疏導是指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對員工心理方面出現的問題提供心理援助。求詢者就自身心理存在的障礙,通過語言文字向咨詢者訴說,通過敞開心扉的相互交流,找出引起心理障礙的原因,尋求擺脫心理困惑和障礙的對策,調整心態舒緩情緒,提高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步恢復心理健康。心理疏導起源于心里咨詢,二者相同之處都是用語言交流的形式進行咨詢和疏導,不同之處是心理疏導面對的是自我改善的效能,而心理咨詢是對求詢者的行為進行矯正和心理輔助治療。因此心理疏導的特點是倡導和諧理念,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養人們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社會發展不斷向前,銀行機構競爭日益激烈,銀行員工工作和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工作壓力和社會壓力突增,各種心理障礙、精神抑郁、焦慮等問題開始出現,并呈日益增長態勢。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重要手段,塑造健康心理,舒緩壓力,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對銀行業的長足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助于打開銀行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傳統做法是通過黨史教育培訓、形勢政策教育、職業道德培養等,提高人員政治思想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建立遵規守紀的職業操守,培養政治思想覺悟高的專業人才隊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視角、新手段。人文關懷主要體現在細節與溫度上,讓員工從內心與精神上感受到被重視與關愛。心理疏導則是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疏通員工的心理障礙,引導員工用陽光燦爛的心態面對身邊事物,與人和諧相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對單一,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打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三種方式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才能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2.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助于推進銀行機構和諧文化建設。銀行事業的發展依靠員工的付出與努力,而員工個人的發展又依托銀行機構,二者緊密結合、相互成就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整體和諧發展,雙方才能取得最大效益。銀行機構利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圍繞注重人心民意,增強主人翁意識,賦予員工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滿足不同需求等方式方法,推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形成和諧穩定、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3.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促進銀行事業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銀行事業想要不斷向前蓬勃發展,還是要以干事的人做為根本。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可以真正的從細微之處入手,進行對人的關懷,溫暖人心、舒緩人心,緩解壓力,使他們在這個大家庭里獲得幸福感與滿足感,從而增強歸屬感向心力,提升責任感、使命感,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熱情,讓員工的主體性、創新性得以自由發揮,推動銀行事業持續穩步發展。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銀行業是高收入職業。但是,與高收入相對應的較高的工作壓力和社會壓力,卻往往被人們忽視。在《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中,一項針對銀行業員工的調查結果顯示,61.2%的人員存在壓力感較大,54.9%的人員存在焦慮情緒,30.6%的人員表現出職業倦怠,超過半數以上人員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抑郁傾向檢出率高達21.5%。銀行業員工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職業人群。

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1.工作壓力是引發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在知識更新換代、步伐加快的當今社會,在世界金融風起云涌激烈震蕩的現實中,銀行間的競爭會對銀行員工從文憑到業績、從專業到綜合素質都提出了很高的標準和要求,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一是業績考核壓力。現代銀行機構中普遍采取獎金與業績掛鉤的績效考核形式。這種制度一方面可以激發員工的上進心,努力拼搏取得更好的業績,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巨大壓力,員工為了取得高薪酬,使出渾身解數拼業績。一些員工最終因為業績不達標而拿不到考核獎,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隨即產生強大的失落感。二是崗位升職壓力。近年來,銀行業的入職門檻不斷提高,員工從學歷到能力往往都是佼佼者,一個升職崗位多人競爭,有時工作多年卻不能升職加薪,競爭的殘酷性加重對員工的心理打擊。三是技能和知識不斷更新的壓力。隨著各家銀行激烈的競爭,需要銀行員工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銀行系統不斷升級,使得員工必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停的學習才能勝任崗位工作。知識和技能各方面的學習的壓力都不斷增大。四是客戶投訴壓力。銀行業是高端社會服務業,銀行員工特別是柜臺客服人員,每一項操作都涉及客戶的切身經濟利益,服務中的主觀性極易觸發客戶的情緒,客戶投訴時有發生,甚至還會遭到無理的呵斥謾罵。久而久之,沉重的工作壓力積攢爆發,容易使員工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2.生活壓力也是心理問題產生的一大隱患。銀行業員工的社會地位較高,但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都較大,再加上要完成高強度的考核指標,全部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長此以往,一方面對于家庭疏于照顧,會給個人帶來情感上的壓力;另一方面,長期加班也會使得員工心理出現疲憊、焦慮等亞健康狀態。此外,生活中突發事件也會導致壓力增大。個別員工因為家庭中遇到車禍、火災、重病等突發情況,會造成心理壓力過大、情緒失控,以致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工作生活。
3.員工心理的調節能力左右心理問題的發生。銀行業員工往往都是高學歷人才,對個人價值的實現有著較高要求,希望在工作上成績卓越,在生活上幸福美滿。越是制定較高的人生目標反而不容易達到,在工作與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坎坷。面對困難,每個人的內心自我調節能力不同。具有堅強而又樂觀的精神,擁有強大內心的人,可以抵御任何困難與挫折,而具有敏感而又脆弱的內心,自我調節能力弱的人,卻容易被困難打倒,從而產生沮喪、壓抑、自暴自棄等負面情緒,出現心理問題,嚴重時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
銀行機構黨政工團等內部組織應該形成合力打好組合拳,針對員工受到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原因,有的放失的實施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策略,引導員工甩掉壓力輕裝上陣,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地迎接工作和生活。
1.注重員工職業教育,引導個人發展規劃,創造良好工作氛圍。機構內部黨政工團人事等相關部門應該共同發力,在注重員工職業發展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引導員工做好個人職業規劃。為員工進行職業規劃相關的培訓,讓員工對自己的職業和崗位有更深的認識,從思想上熱愛自己的本職崗位,鼓勵每一位員工結合自身情況確定發展目標,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二是為員工提供更多的晉級提升機會與通道。銀行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晉級提干方案,采用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機制,加大單位遴選優秀干部工作力度。從而有效保護員工的進取心,調動員工積極性,同時減少職業發展空間不足引發的心理壓力。三是構建系統性培訓體系。針對不同員工、不同崗位開展學習培訓,使員工不斷充實更新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豐富自身知識儲備,緩解不適應新挑戰帶來的壓迫感。四是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的工作氛圍。領導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形成以上率下、以老帶新、相互扶持、互相彌補的工作作風。時刻關心溫暖同志,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及時了解員工思想動態、困難、壓力,營造溫馨融洽的集體氛圍,讓員工深刻感受到來自于集體、同志之間的信任、支持與幫助,工作中的勞累和壓力被一一化解,才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工作主動性,保證工作在正向的軌道上有序運行。
2.人文關懷送溫暖,解決員工實際困難,消除員工生活壓力。銀行機構管理者要深入基層切實為員工送溫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認真梳理困難員工的情況,逐一了解他們所遇困難的原因,切實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將關懷送到每個人的心上。如:員工生病住院領導同事前去探望;家中父母生病,可適當幫助其調休,讓員工安心照顧老人;對生活有困難的員工,應及時將慰問款送到他們手中,甚至可以組織捐款捐物,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對于全體員工適時開展生日祝福、節日慰問,定期舉辦主題教育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活動,使員工愉悅心情、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強員工凝聚力。
3.采取多種心理減壓形式,加強員工心理疏導,重塑健康心理。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員工心理健康進行調查測試,根據調查結果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員工心理健康程度全面掌握。二是開展心理減壓培訓。邀請專業的心理專家進行培訓授課,講解心理健康知識,對廣大員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全面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三是建立心理減壓室。有條件的單位可建立心理減壓室,購買吶喊宣泄儀、音樂按摩椅等心理減壓設備,為員工提供放松心情、宣泄壓力的場地,調整出現的不良情緒。四是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可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實地為員工進行服務。既可以深入各個部門,設計個性方案,做心理團隊建設,提高團隊核心力;也可根據員工需要,對個人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與疏導,放松心情解除壓力,重塑健康積極的心理,以豁達樂觀的精神重新面對生活和工作。對于經專業人員甄別出已產生心理疾病的員工,協助其前往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心理治療。通過一系列心理減壓工作,消除員工的消極情緒,建立積極思維模式,減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生,防止因心理疾病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當前社會大環境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銀行機構要深入研究,貫徹落實,讓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工作真正開展起來,不流于表面,不敷衍了事,讓員工真切的感受到組織的關懷與溫暖,放下思想包袱,精神飽滿地工作、生活和學習,為銀行事業創造做出更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