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文,劉均敏
(1.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唐山 063000;2.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滄州 061001)
隨著智能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財稅管理已邁入4.0時代。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發布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企業應加強智能財稅的應用”等財稅管理目標,給企業財稅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是一次機遇(江小美,2021)。但要抓住這一機遇,實現這些財務管理轉型,企業需要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會計人才體系,而培養具有智能財稅素養的會計人才是會計人才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中小飼料企業來說,也要積極應對時代對企業財務的管理要求,做好對飼料企業會計人才的培訓計劃,塑造和培養具有智能財稅素養的會計人才。
1.1 智能經濟到來對飼料企業財會工作智能化管理的客觀要求隨著各類智能化財稅軟件的廣泛使用,對飼料企業財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必須應用這些智能化財稅軟件才能與政府部門、其他企業財務部門實現對接,做到“人、財、物”智能化、自動化管理。而實現飼料企業財會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最關鍵的是具有智能財稅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會計工作者。因此,當前中小飼料企業加強對會計人才培養是企業滿足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是在智能經濟發展背景下,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防范財稅風險的客觀要求。
1.2 中小飼料企業在飼料行業形成自身競爭力的內在需求如同其他中小企業一樣,中小飼料企業并沒有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在會計信息化建設方面也不健全,對企業會計員工的培養也缺乏方向和目標。在智能財稅時代,中小飼料企業要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在飼料行業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重視智能經濟時代對企業的要求,重視會計人才培養工作,以建構與提升智能財稅操作能力來培養會計人才,形成自身在飼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黃秋容,2020)。
近年來,盡管隨著飼料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廣大中小飼料企業也加強了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對飼料企業會計人才信息化素養進行培訓,但從智能財稅對會計人才素質要求來看還存在以下不足。
2.1 飼料企業員工對智能財稅的認知不夠深入當前許多中小飼料企業的財會工作者對智能財稅的認知仍然不夠深入,把智能財稅簡單地理解為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智能財稅應用與自己的關系,也并不清楚自身應完善哪些能力、素養來滿足智能財稅應用的需求,對于智能財稅具有哪些功能、在飼料企業財務管理中需要如何應用也不理解(農小嬋和陳冰妮,2021)。同時,由于中小飼料企業財務管理建設普遍較為薄弱,對員工智能財稅知識、理念的培養也普遍認識不足,進一步加深了員工對智能財稅在飼料企業財會領域應用的認識不夠。
2.2 飼料企業員工應用智能財稅的信息技術素養不足智能財稅在中小飼料企業的應用需要飼料企業會計員工能操作財天下、票天下、金稅師等智能財稅軟件,能運用這些軟件開展智能做賬、網上報稅、企業管家等財會類業務。同時,依托智能財稅信息管理系統,中小飼料企會計員工可以積累飼料行業的財稅大數據,能運用信息系統帶有的大數據對財稅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預測未來飼料企業各項運營數據等。顯然,應用智能財稅對飼料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要求較高,部分應用還需要操作者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來處理企業財稅數據,這樣才能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財稅領域的應用進行管控(楊晶晶,2019)。
2.3 缺乏智能財稅相關的人才培訓近年來,中小飼料企業普遍開展了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少飼料企業在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也注重對飼料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素養培訓,但由于智能財稅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信息化能力本身較弱的中小飼料企業來說,很難通過企業內部培訓來完善員工相關的信息技術素養。
2.4 未引入適合飼料行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隨著智能財稅時代的到來,各類財務會計管理信息系統也緊跟時代進行升級,目前市面上企業常用的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是用友、金蝶等公司的智能財務云軟件。但這些軟件更多的適用于生產制造業(李勛,2021)。而智能財稅軟件在各行業的應用也需要結合相應的行業特點,飼料行業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屬于制造業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下的飼料加工,是農牧行業的中間產業,具有一定的行業特點。但當前大部分中小飼料企業應用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并沒有根據飼料行業的特點做出優化,也沒有引入適合飼料行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
為實現中小飼料企業會計人才培養與能力建構,應從提升人才認知、構建能力模型、開展人才培訓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4個方面入手。
3.1 提升飼料企業會計工作者對智能財稅的認知在智能經濟時代下,中小飼料企業管理者在打造數字化企業、加強財會管理智能化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大力開展對會計工作者智能財稅應用的認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工作:第一,加強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智能財稅理念的認知。飼料企業管理者要讓會計工作者認識到智能財稅是當下經濟建設市場中的重要環節,是各類企業在智能經濟時代實現財務管理轉型,提升自身企業管理能力的必經之路。相應地,智能財稅也需要眾多傳統會計人員來相應地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在日常財會工作中具有應用智能財稅相關平臺、軟件等的應用意識,加強智能財稅功能的認識(付裕,2020)。第二,加強對飼料企業會計人員智能財稅應用需求的調研。中小飼料企業管理者除了幫助會計員工認識智能財稅功能外,也要注重對會計人員智能財稅應用需求的調研,了解他們日常處理飼料企業各項業務的能力,尤其是在飼料企業生產、運營、物流、客戶服務、稅務、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哪些財稅需求,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工作需求來應用智能財稅軟件和平臺(黃秋容,2020)。如根據多年來飼料產品原材料如豆粕等價格變化,推算出不同時期購買原材料的成本變化,從而實現智能財稅的成本管理。
3.2 構建適合飼料企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人才素質能力模型針對目前中小飼料企業員工的情況,要切實提升員工的智能財稅素養和能力,中小飼料企業必須構建適合飼料企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人才素質能力模型。結合當前中小飼料企業發展方向和財會類人才的需求,主要從智能財稅業務學習能力、信息化處理能力及財務管理風險防控能力來構建智能財稅會計人才素質能力模型(見圖1)。第一,智能財稅業務學習能力。當前我國財稅政策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疫情下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等方面有了新的規定,智能財稅各類應用軟件和平臺也日益增多,這都需要中小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加強相應的業務學習能力,積極參加各類智能財稅培訓(李詠桐,2021)。第二,在智能財稅廣泛應用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素養也是廣大中小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必須不斷提升的能力。除了常規的財會軟件操作外,飼料企業也要注意在使用智能財稅軟件時,需要提升財會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預測等方面的信息化處理能力(楊晶晶,2019)。第三,財務管理風險防控能力。在智能經濟時代,中小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職業定位也由核算型轉為管理型,因此,通過智能財稅管理來加強中小飼料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也是考量中小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能力的重要指標(康婷婷等,2019)。如如何根據飼料產品實時配方變化開展預算管理和采購需求分析,從而實現有效的預算控制和科學采購。

圖1 智能財稅會計人才素質能力模型
3.3 多渠道開展對飼料企業員工應用智能財稅的培訓面對當前中小飼料企業對財會類員工智能財稅相關培訓不足的情況,今后中小飼料企業可以多渠道開展對員工應用智能財稅的培訓。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從知名咨詢機構引入專門的智能財稅培訓師來對員工進行智能財稅的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從而提升員工相關的信息技術素養(高笑兮,2020)。如中小飼料企業的賬務往來、飼料成本及預算分析,進行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從而保證企業對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二,中小飼料企業可以加強產學研合作,與一些財會類專業院校展開合作,一方面為這些院校財會類專業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另一方面也安排本企業的財會類員工繼續學習、深造,參加這些院校的社會人員培訓,去財會類院校學習智能財稅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課程(黃秋容,2020)。
3.4 引入飼料行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加強飼料企業員工實踐操作能力除了加強員工培訓外,中小飼料企業也可委托相關軟件開發公司,在現有智能財稅軟件基礎上開發適合飼料行業運營管理特點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并引入到企業財會管理中。具體包含以下幾點:第一,中小飼料企業要組織相關人員對飼料企業的生產、運營、物流、客服、內部控制、報稅等方面的財稅管理需求進行調查與分析,總結飼料企業財稅管理的需求與特點(李勛,2021)。第二,中小飼料企業可以委托專業的軟件咨詢公司來定制適合飼料行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再次,在軟件應用試運行期間,需要由軟件咨詢公司安排專業人員對飼料企業財會工作者進行培訓,在實踐中提升員工智能財稅操作實踐能力,提升中小飼料企業財稅管控水平(高笑兮,2020)。第三,在試運行一段時間后,還要進一步對員工在應用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員工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中小飼料企業業務雜、流水多、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一方面,加強對財會類員工應用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的培訓,另一方面,要求相關軟件開發公司對系統進行優化,使其符合飼料企業的經營現狀,如增加生產加工成本、采購管理成本、機械租賃和維修成本等方面的估算,進一步提升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成效,切實提升飼料企業員工智能財稅素養(李勛,2021)。
總之,為實現中小飼料企業會計人才培養與能力建構,應提升飼料企業會計工作者對智能財稅的認知,構建適合飼料企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人才素質能力模型,多渠道開展對飼料企業員工應用智能財稅的培訓,并引入飼料行業的智能財稅會計信息系統,加強飼料企業員工操作實踐能力。這樣能積極應對時代對企業財務管理要求,提升企業的人才素養和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