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英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出發,創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以更新穎的視角學習和理解英語文本知識,并從中挖掘和掌握多種英語學習技巧,有效提升綜合素養。
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在導入環節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萌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其聯系生活與文本內容,產生情感共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等,啟發思維,對教師所要教授的知識有初步印象,為之后系統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李兆梅2020)。教師在優化英語閱讀教學導入時應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通過適合學生理解和聯想的圖片、視頻素材提高導入質量,使他們能夠通過觀看和分析素材中的信息表達自己的個性生活體驗。之后,教師要對學生表達的內容進行評價和及時點撥,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表達的內容與文本內容有機融合。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的教學中,教師利用一些生活化的交友圖片,引發學生聯想和歸納,使他們能積極結合日常生活經歷,應用英語詞匯表達觀點,并通過思維導圖板書(見圖1)指引他們描述朋友。

圖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成性資源推動教學活動的落實,滲透“交友無國界”的情感,為提升學生解讀英語閱讀文本的能力作了鋪墊。
教師應重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學生朗讀英語文本、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對話交流的能力,使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提高其語言建構和應用能力(曾東洪2019)。
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理解英語閱讀文本前朗讀,鼓勵他們將剛學習的英語詞匯發音規律應用到實際朗讀過程中;關注其發音情況并給予適當指導和建議,使其校準輕重音、清輔音、濁輔音等英語發音特征;教授給他們一些單詞和句式連讀的基本方法,強化其英語語感。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解讀文本環節結束后組織學生朗讀文本,使其在多次朗讀過程中回顧文本內容,加深印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進行對話交流,使他們綜合應用文本中的英語對話句型和詞匯知識表達自己的感受,將文本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理解,從而有效發展其語言能力素養。
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朗讀環節自薦展示,激發其學習自信心和閱讀興趣,逐步提升班級整體閱讀水平。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 Topic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Section A 的教學中,教師在單詞教學后引導學生嘗試初步閱讀對話文本,校準讀音,為之后的對話教學奠定基礎。在解讀完對話文本后,教師應帶領學生多次朗讀課文內容,并引導其同桌之間圍繞下表,結合“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等句式進行對話交流,綜合應用spring、summer、winter、fall、weather、warm、season、mountain、cold、rain、snow、ground 等單詞描述不同季節,達到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和表達水平的目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當今“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四個季節的天氣將會怎樣變化、不適合做什么活動等,發展其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

?
通過問題串開展英語閱讀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逐步提升其思維的靈活性,確保他們在解讀文本、理解文本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教師在應用問題串時,除了要注意問題內容類型的多樣性之外,還要重視問題難度的漸進性,以保障學生能在螺旋式提高思考深度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避免初次提問內容難度過高造成其學習熱情減退、參與度下降等情況發生。另外,教師提出的問題串應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特點,從文本的內容、體裁、包含知識和修辭手法等方面幫助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和特色。教師可以在師生互動環節應用問題串教學,提高師生互動質量,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使其產生學習獲得感和成就感。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可以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對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并應用教學語言鼓勵和表揚其表達個性化內容,肯定其答案內容的創新部分,使其從教師的評價中客觀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在今后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改變問題解答方式,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3 Section C 的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探究以下問題:(1)如何通過標題預測課文的主要內容?(2)課文中提到了哪些關于保持健康的問題?請舉例說明。(3)通過閱讀本課內容,你對“保持健康”這一主題有哪些認識?
通過問題串的設置與學生共同完成圖式(見下頁圖2),讓他們更直觀地理解文本并反復閱讀文本,收集問題答案。這樣,學生既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閱讀體驗,也能有效激發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學生收集和整理問題答案后,教師應對其回答進行及時反饋,使其認識到自己在歸納文本和理解作者創作意圖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發展其思維品質,為寫作環節搭建“支架”。

圖2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發展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素養,培養其良好的自學習慣,使其熟練應用習得的閱讀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其閱讀英語文本、理解英語句子的能力,并使其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認知體驗(李耀強2019)。針對小組合作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展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以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分工,初步閱讀文本內容,并引導其參考相關單詞表解讀文本,提升其閱讀效率,減少由其獨自完成閱讀任務造成的教學效率下降等問題的出現。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展示閱讀文本的分析成果,方便他們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以及其中包含的單詞與語法知識。在某一小組分享閱讀成果時,其他小組要對分享內容進行及時匯總,便于完善對文本內容的認知,為后續探索文本內涵奠定基礎。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精讀文本,讓他們及時標注其中有疑問的部分,并以小組為單位解決本組的共性問題,使其在探究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積極表達自己的個性思想和獨特觀點,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水平,同時營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閱讀活動,從而使其自主學習能力獲得穩步提升。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4 Our World Topic 3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 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What do you think of online shopping?”討論并收集信息,初步把握閱讀文本的內容,并讓小組用思維導圖或表格等多元形式完成文本理解,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閱讀成果,從而提升他們對網購的正確認識。教師匯集學生的討論成果,搭建框架(見圖3),優化他們的知識儲備,使其在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好處的同時,培養正確使用互聯網的意識。

圖3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閱讀拓展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其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挖掘其中包含的多種信息技術知識,積極表達自己的個性觀點和文化理念。教師還可以應用生動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讓他們在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汲取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博采眾長,有效培養自身的文化素養。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利用多種多媒體素材和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學習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注重引導他們結合實踐經驗表達對中西方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綜合利用互聯網、書籍、報刊等收集和整理一些體現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小故事或者語言幽默故事等,豐富、拓展教學活動中的討論內容,使其積極發揮創造思維能力,表達自己的獨特文化觀念,培養和提升文化意識。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Topic1 Section C 的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資源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在拓展教學活動中帶領他們感受英語的使用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重要影響,使其在了解西方文化的過程中分析掌握英語的重要意義,以及文本中數字的意義(見圖4)。

圖4
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文化觀念,加深他們對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培育其中國情懷,使其堅定本國文化自信,正確認識西方文化對本土文化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并明確學習英語知識、了解英語文化的主要意義,從而提升其文化品格素養。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優化英語作業形式,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有效培育學生各方面的核心素養,使其將課上所學綜合應用到實踐生活中。教師在布置英語閱讀作業時可以盡量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其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作業,并從主題、話題、內容、語法知識、詞匯知識等角度分析文本內容,分享自己的個性想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閱讀作業內容拍照并上傳到教學APP 上供教師檢查和批改,以便及時了解其作業完成情況和自主學習質量等。
教師選取一些優秀作業,帶領學生共同鑒賞和分析,有效滿足其心理需求,使其在之后的學習中更樂于完成作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其文本解讀能力,進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4 Amazing Science 的教學中,教師在作業環節安排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科學技術類英語文本進行閱讀,并對文本的內容、主題、結構、詞匯知識等進行收集和整理,最后將閱讀成果拍照上傳,方便教師檢查。這樣的活動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儲備和提高其詞匯水平,使其在不斷增加閱讀經驗的過程中獲得閱讀成就感。同時,教師將學生選擇的高質量閱讀文本與相關課文文本有機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同時,激發其學習積極性,逐步優化和培養其綜合素養和多方面的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探究初中英語閱讀文本的解讀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消化英語知識,使他們通過閱讀了解英語學科領域外的知識,逐步發展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知能力。此外,教師還應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目標,真正實現“五育并舉”,增質提效,促進其解讀英語閱讀文本有效性的達成和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