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縣普通黨員村干部的微故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袁 琳 黃 玫 黃從周
奮戰鄉村謀振興,映日黨徽分外紅。在泰和縣,活躍著一支極富創造力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在全縣276個行政村中,像蔣善標、楊關平、謝龍清這樣“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思想境界高”的優秀村支書、村干部,堪稱“群星璀璨”。他們無私奉獻、服務村民,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泰和縣馬市鎮甘露村退伍軍人蔣善標帶頭致富,先后成立了鑫恒發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善標綜合種養家庭農場,獲得泰和縣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2020年3月,泰和縣馬市鎮黨委培養他擔任了甘露村支部書記。

▲蔣善標和他的挖掘機正在維修村路
耽擱開挖機時間,不當老板當支書?面對組織的勝任、群眾的企盼,蔣善標決定:帶著挖機當支書!
對照改造后進村標準,列了一張為民辦事的清單。去年,甘露村爭資立項30余萬元,投入超600余萬元用于民生建設,村里在西坑組、謝家背組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甘露村大部分農田是灌溉蘆源水庫的水,蘆源水庫的水源很好,但是渠道多年淤塞、多處坍塌,上游水淹禾,下游禾盼水。蔣善標向蘆源水庫管委會爭取資金30萬元用于渠道清淤。動用機械作業,蔣善標的挖機發揮了大作用,多快好省地修通了3300米灌渠,洲陂自然村用上多年未見的蘆源水。
甘露村有15個村小組、20個自然村。地廣人稀,修水泥路難度大、拓寬難度更大。但是,蔣善標不怕難,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爭資立項,群眾集資,鄉賢捐資,黨員帶頭參加義務勞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對原來3.5米寬的水泥路進行了拓寬,村部到“獨樹下”一段難行的路已經加寬到6米。2021年5月,隨著水東村到井邊村的420米泥土路改為水泥路,甘露村實現了“組組通”。班車也開到村組里來了。
當年,沙村鎮坪洲村民楊關平,上有80多歲的老父親,中有常年患病的妻子,下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兒女,楊關平是村里的貧困戶。靠的是黨的好政策,靠的是村干部、黨團員的幫扶,楊關平發展了井岡蜜柚等產業,實現從貧困戶到了脫貧戶。楊關平常常想,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村干部、黨團員的幫扶,自己可能還要在貧困線上掙扎。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是楊關平的理想和志愿。2016年,楊關平成了共產黨員;2021年,楊關平擔任了坪洲村黨支部副書記。

▲謝龍清和康養老人在一起
楊關平懷著感恩的心熱情服務村民。坪洲村位于沙村鎮西北部,是省“十四五”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下轄11個村小組,有村“兩委”干部5人、黨員35人。現有脫貧戶32戶、邊緣易致貧戶2戶。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楊關平的腳步踏遍了坪洲村的每一塊土地。經過實地走訪,再結合坪洲村村情實際出發,依托坪洲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決定重點發展以種植蜜橘為核心產業,以種植南瓜、蔬菜為輔助產業的發展理念。很快“產業脫貧”的號角吹響了整個坪洲村,。2022年5月開始,他牽頭成了“昌盛種養合作社”,流轉土地170畝,建起鋼架大棚,種植螺絲椒。炎熱三伏,正是大棚翻耕、施肥時節,楊關平帶著脫貧戶楊建助、楊建新和10多個村民,早出晚歸,冒著酷暑勞作,爭取在今年10月產出第一茬辣椒。

▲謝龍清向父親取經
如今的坪洲村、產業蓬勃發展,結合全縣的人居環境整治,村貌更是一天一個樣。目前,該村種植檳榔芋350多畝、楊梅40多畝、蔬菜300多畝,全村養雞、養鴨、專業戶更是多之又多。今后,坪洲村還將蜜橘產業采摘同當地農家樂相結合,讓來沙村坪洲、綿溪、皇崗鄉村游玩的人品新鮮水果、吃上特色農家菜。幾度艱辛幾度歡,楊關平讓一個村民生活相對貧困的窮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信賴與擁護。
一家三代當支書,三代支書共有一個鄉村振興夢。
1957年,謝龍清的爺爺謝恒佐擔任了沙村鎮良村村(當時叫清明村)黨支部書記。當年紅軍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精神鼓舞著他,他帶著村民開墾荒山種植毛竹和油茶,種植喜蔭少陽的生姜100多畝,使良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生姜村”。
1972年,謝龍清的父親謝慶來擔任了良樹村(當時叫清明村)黨支部書記。謝慶來牢記父親的囑托,扎扎實實為村民辦事。謝慶來把村里通鄉里的7.5公里小路,改成了可進板車、拖拉機的沙子路;把村里的小河裁彎拉直,不僅方便了灌溉,還增加了良田20多畝。
逢上了改革開放好年代,退伍軍人謝龍清擔任了良村村黨支部書記。良村村有18個村小組,農戶513戶,有黨員53人、村干部5人。村書記、主任實行“一肩挑”。全村以種植水稻為主。謝龍清主動作為,因地制宜,擔當實干,大力探索和發展村集體經濟,積極引進和發展藥材、油茶、竹林等富民產業500余畝。
近年來,良村村抓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謝龍清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八亂”治理,積極完成了里良、科坪新農村、村衛生室、村級公墓山等一大批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全村70名70歲以上的老人實現了集中康養,吃上了免費中餐。全村生產生活條件、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2021年2月,良村村榮獲沙村鎮“農業農村工作先進村”;2022年3月,良村村獲沙村鎮“鄉村振興村居綜合考評第一名”。良村真“良”,三代支書的鄉村振興夢,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