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帆
(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目前,科技與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數據信息隨處可見,大數據時代已然來臨。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越來越重視對數據的利用,教育行業也在潛移默化地實現著教學方式的變革。眾多學校以及教育培訓機構逐漸開始使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輔助教學或輔助校園安全管理,各類數據分析平臺、數據采集工具也應運而生。使用數據分析工具輔助教學,在學習時間緊張、學習任務繁重的中學顯得尤為重要,既能夠大大節省教學各個環節耗費的時間精力,又能使教學更具個性化,對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從Y市各學校的走訪調研中,筆者了解到,目前較多學校選擇的是“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爸菍W網”數據分析平臺是科大訊飛公司于2014 年推出的基于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精準教與學平臺,目前在全國已有超過15000所學校使用該平臺。該數據分析平臺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業評價體系,能夠充分地對學習數據進行挖掘和處理,幫助學校提升“備、教、改、輔、研、管”的精確性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教學的過程更具針對性。因此,以“智學網”這一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分析平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平臺的應用現狀進行調查,來探究數據分析工具在應用于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當前所應該注意的方面。
通過閱讀文獻,基于各類平臺可用性研究以及學習平臺滿意度調查等相關研究文獻的整理,構建了“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基礎上進行問卷的編制,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數據,并進一步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本調查問卷共25題,除基本信息外,問卷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所在的學校對于“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運用程度,包括知悉程度、有未使用、使用感受、學校使用場景,共4題。
第二部分為被調查者使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中過程與行為的調查,包括使用設備、使用頻率、使用時長、使用功能、學習知識點等,共7題。
第三部分為被調查者對于“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使用效果評價的調查,包括使用場景、質量評價、易用性評價、整體評價、平臺吸引力、使用意愿、概念鞏固、知識拓展、認識深化、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使用效果,共10題。
第四部分為被調查者對于“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阻礙因素、期待改進方面的看法,共2題。
本調查主要基于問卷星的方式發放,發放對象是學校正在使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中學生,調查對象以江蘇省和山東省為主,收回有效問卷203 份。圖1為本次調查對象地區構成的詳細情況。

圖1 調查對象地區構成
對問卷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使用數據分析平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許多方面的問題。其中,就運用程度和行為過程來講,問卷中有77.15%的學生反映自己的學校僅將“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作為一個閱卷工具來使用,使用場景非常固定,因此學生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長都不會很高,所了解到的平臺功能也不多;還有部分學校仍處于該平臺的嘗試使用階段。另外,在“行為過程”方面,關于使用頻率、使用時長、功能了解、使用場景等題目的作答情況中,81.76%的學生在“資源形式”一題中表示他們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最有幫助的是“錯題集”功能,而在此題目中選擇“海量題庫”和“個性化學習手冊”功能的學生相對較少;在“使用頻率”、“使用時長”兩題中了解到,60%以上的學生的使用頻率是每月一次甚至每學期一次,使用時長方面,僅有5.7%的學生選擇“兩個小時及以上”??梢钥闯觯袑W生很少有時間能登錄到平臺去回顧錯題,而且除了“錯題集”功能之外,學生對于平臺上如“海量題庫”、“學業分析發展趨勢”等特色功能并不熟悉?!皞€性化學習手冊”是“智學網”的一大亮點功能,但該項功能需要收費,所以在學校各班級內也無法普及使用,影響了學生們對該平臺的好感度和使用率。就“評價”方面相關題目來看,有40.32%的學生對于平臺的易用性選了“不好用”和“非常不好用”的選項,并在最后一題中回答了自己認為“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需要做出改進的方面。
問卷中反映出的上述問題,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將問卷數據所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歸類,梳理并總結出“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應用于教育教學過程所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其對策。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運用一門新技術工具,首先需要學校主管部門的全局性支持,不僅要提供設備環境的支持,也需要有系統全面的技術指導。大部分應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學校較忽視對教師的技術培訓,也欠缺平臺的宣傳工作,學校和教師對于該平臺的使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該平臺的認識和使用,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下,教師對于平臺的功能操作不熟悉,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導致有很多學生對新工具認識不到位,進而使他們主動使用平臺進行學習的次數減少。只有學校足夠重視、教師積極有效地使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該平臺才能真正在學校范圍內普及和推廣,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使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學生大都處于中學階段。高年級學生的學業任務重,時間緊張;低年級學生玩心重,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且諸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自控力不強。因此,家長對于學生在空余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存有對其學習自覺性以及用眼健康問題的擔心。再者,多數家長的傳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目光過多集中于學生的作業和習題,而不了解“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使用緣由。因而部分家長限制學生使用電子設備、不支持學生購買平臺的“個性化學習手冊”等相關功能,影響學生對于該平臺的使用。
教師在教學中是引領者,也是管理者。因此,數據分析平臺的應用需要教師具有教學創新意識和智慧理念思想,其次需要教師具有運用先進智能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的能力,這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變革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現有的部分教師欠缺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惰于學習和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意識較為薄弱,難以將數據分析平臺與日常教學很好地相結合。比如,有很多學校就只在大型考試中使用“智學網”來進行閱卷,雖然用數據分析平臺起到了提高閱卷效率和數據分析的效果,但其還有諸多功能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好。教師對“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的認識不足,使用頻率和場景少,削弱該平臺的使用效果。數據收集相關功能未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僅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投入使用,平臺的“錯題本”功能無法得到充分利用,達不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傳統觀念亟需轉變。
經調查分析研究發現,“智學網”平臺閃退、無法登錄、網絡擁擠導致作業無法提交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對其使用感受。企業應致力于研發技術增值、使用便利、教學增效的技術平臺,以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優化業務處理過程以節省處理時間、提升服務器硬件以提高業務處理性能等方式,均可解決上述影響用戶體驗感的問題。從問卷中最后一題學生的反映來看,手機端交卷的流程較為繁瑣,如從相冊提交圖片時不支持一題多選圖片,需將多張圖片逐個提交,此類問題需要開發者進一步優化。另外,“智學網”海量題庫內收錄題目質量應結合學習者特征進行聚類分層,平臺在收集題目時應經過細細篩選,辨別題目的質量再納入題庫。
為實現數據分析平臺在教育中更好的發展,應深入研究數據分析平臺與當下教育機制的各方面協同的更佳方式,使數據分析平臺真正服務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中,促進教育事業更好發展。針對上述所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從學校、家長、教師及平臺本身四個層面提出一些改進的策略與建議。
“智學網”數據分析平臺屬于新興的教學分析工具,能否在學校范圍內廣泛應用,且引起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充分重視,重點在于學校是否足夠重視該平臺的推廣及其應用環境的建設。在技術與教學創新融合背景下,深化師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也顯得尤為迫切:①學校應積極建設數據化學習環境,并設立平臺管理部門,主管學校范圍內數據分析平臺的使用;②平臺管理部門應在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方面提供培訓及相關支持,如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開展教學活動等,建立、健全推動師生應用平臺技術的獎勵機制,鼓勵和引導師生利用新技術實現數據分析優化學習的常態化應用;③學校也需要積極開展平臺的宣傳工作,在教師、學生、家長群體中對平臺進行推廣,為數據分析平臺能夠順利應用于教學打好基礎。
家長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使家長了解智能時代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差異尤為重要。因此,學??梢远嗯c家長建立家校合作,如邀請家長到校聽課,讓家長切身體會數據分析平臺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對于某些學習自控力差的學生,可以在其使用平臺進行學習時,采用設定護眼鬧鐘、鎖定其他APP 等方式,確保學生的用眼健康。在此基礎上,家長和教師共同監督,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力求在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提升學習效果,使數據分析平臺在孩子的學習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將新興的技術工具融入到教學中,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素養,從教師的角度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在大數據時代,高新技術科技發展不斷進步倒逼新時代教師改革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教師們的信息化素養亟需改善:首先,教師要轉變意識,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學事業,勇于接受新事物;其次,教師應加強對于技術技能的學習,提升信息素養、文化素養和媒體素養,創新教學方式;最后,教師應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構建智能化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更加精準、高效。
從事平臺技術研發的企業是高質量課堂教學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因此,要保證智學網平臺高質量穩定地運行,對相關企業是有期待的。①期待企業創新技術服務,優化技術服務體系,為師生提供高效、便捷、一體化服務的數據分析平臺,讓師生“用得了”、“用得好”;②期待企業與學校加強聯系,提升技術服務于教學的意識,并在平臺上建立反饋區,收集平臺用戶對于產品優化的意見,從而盡快作出針對性的改進;③期待企業保證平臺在設計、開發、規劃和運營維護等各個環節符合教與學的內部規律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外部規律,促進師生高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數據分析工具順應大數據時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正成為當前學校以及教育界關注的熱點之一。筆者針對數據分析平臺“智學網”的應用現狀調查結果所反映出的學校、家長、教師、平臺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從學校、家長、教師、企業各層面提出了提升教學應用效果的對策與建議。本研究有助于“智學網”等數據分析工具在學校的可持續應用,促進智能時代學校教育教學的變革與創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類數據分析工具一定在今后學校教育的發展中越來越好地發揮作用,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說明的是,本研究仍存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問卷發放對象較集中、收集的數據偏少等,研究所提出的對策與建議也有待實踐的進一步檢驗。鑒于此,在未來的進一步研究中將更重視實踐研究,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未來課堂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