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山,吳治宏,王建鍇,黃新慧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yī)院,重慶 404000)
慢性腰腿痛是生活中常見疾病,大部分慢性腰腿痛是由于慢性勞損或者無菌性炎癥引起的,主要癥狀為患病部位腫脹、疼痛,病情嚴重時會使行動能力受限,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常見導致腰腿疼的疾病包括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睡眠困難,焦慮等。該類疾病的起病原因可概括為五類,即軟組織急性損傷后治療未完全恢復,軟組織慢性勞損,風寒濕因素,過敏因素或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由于其發(fā)病初始時期比較隱蔽,且癥狀不典型,疼痛程度時重時輕,因而容易被廣大患者所忽略,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治療效果[2]。本研究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腰腿痛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慢性腰腿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35~70歲,平均(53.97±10.37)歲;病程4個月~4.5年,平均(17.34±4.60)個月。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5~70歲,平均(56.01±8.35)歲;病程4個月~4.5年,平均(15.39±7.5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臨床表現(xiàn):腰腿部位腫脹、疼痛、活動功能受限,晨起時病情加重,睡眠障礙。
納入標準:①有腰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臨床表現(xiàn)為腰疼、下肢放射痛、根性放射痛、腰肌痙攣、活動受限、棘突間旁側壓痛與放射疼、直腿抬高試驗陽性,X檢查或見脊柱側彎、腰椎生理彎曲消失,經(jīng)檢查確診為慢性腰腿痛;②年齡35~70歲;③患者依從性好,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并簽署研究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急性腰腿痛,外傷導致脊柱骨折;②腰椎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結核;③合并嚴重心肝腎器質性疾病或精神類疾病;④具有手術指征;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⑥藥物過敏;⑦依從性差,資料不全者,不能配合治療。
兩組均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平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09]100mg,每日1次。
觀察組聯(lián)合中藥熏蒸。中藥為通痹方(自擬方)[5]:威靈仙、透骨草、伸筋草各30g,白芷、杜仲、懷牛膝、狗脊各30g,丁香、烏梢蛇、蘇木各20g,紅花、乳香、川烏、草烏各25g,炙馬錢子10g。充分研磨后封入布袋,置于熏蒸床內(院內自制),浸泡1h后,加熱到100℃形成蒸汽,將溫度調為45℃~55℃(注意防止燙傷)。患者脫去衣服,仰臥于熏蒸床上,開始熏蒸治療,每次30~40min,每天1次。前2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0.1g,日1次,晚餐后溫水送服。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
治療前后VAS視覺疼痛評分表,評分0~1分不痛,2分偶發(fā)輕微疼痛,4分疼痛頻發(fā)但比較輕微 ,6分疼痛較重且比較頻發(fā),8分持續(xù)性疼痛難以忍受,10分疼痛不可觸碰。評分越高則疼痛程度越重。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包括腰腿痛、腿麻、步行能力、日常工作共4項。分值共0~3分,腰腿痛0分為無明顯疼痛,1分為偶然疼痛、輕度疼痛,2分為經(jīng)常、輕度或偶然重度疼痛,3分為持續(xù)性疼痛,難以忍受;腿麻0分為無明顯麻木,1分為偶然、輕度麻木,2分為經(jīng)常、輕度或偶然重度麻木,3分為持續(xù)性、重度腿麻;步行能力0分為正常,1分為行走大于500米引起腿痛無力,2分為行走100~500米引起腿痛無力,3分為行走不足100米引起腿痛無力;日常工作0分為能堅持工作,日常生活自理,1分為能堅持工作半天、日常生活能自理,2分為不能工作,日常生活部分自理,3分為不能工作、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臨床痊愈:腰腿痛等癥狀消失,陽性體征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恢復正常工作,6個月內未復發(fā)。顯效:腰腿痛等癥狀基本消失,陽性體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接近70°,基本恢復正常工作。有效:腰腿痛等癥狀,陽性體征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試驗接近較治療前改善,能擔任輕度工作。無效:腰腿痛等癥狀,陽性體征無改善,不能勝任工作。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腰腿痛 腿麻 行走能力 日常工作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1.92±1.09 0.75±0.31*△ 1.95±0.92 0.42±0.32*△ 2.01±0.67 0.32±0.23*△ 1.75±0.52 0.75±0.56*△對照組 40 1.95±1.02 1.25±0.75* 1.85±0.78 1.52±0.56* 2.09±0.71 1.05±0.38* 1.65±0.89 1.24±0.47*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1周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1周 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 40 7.26±1.74 3.05±1.07* 1.05±0.87*#對照組 40 7.05±1.69 4.52±1.56* 3.41±1.23*#t 0.548 21.893 18.659 P 0.586 0.000 0.000
慢性腰腿痛多會引起肢體活動受限、腫脹疼痛等病癥,西醫(yī)認為該類疾病多因腰部肌肉、韌帶、筋膜、神經(jīng)受到的外界暴力過過大或負重過大,使組織撕裂、損傷或是慢性勞損、老年性退行性病變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導致局部的充血、水腫、瘀血、粘連,進而使神經(jīng)根受壓引起疼痛。文獻報道[3-5],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在治療頸肩腰腿痛有明顯療效,具有明顯的鎮(zhèn)痛效果。研究證明[6-9],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屬于非甾體消炎鎮(zhèn)痛類藥物,作用機制為抑制環(huán)氧化酶的活性產(chǎn)生,間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對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作用較強。
慢性腰腿痛屬中醫(yī)“痹證”、“傷筋”范疇。《素問·痹論》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患者多為素體稟賦不足、或年老臟腑機能衰退,加之外感風寒濕邪,使脈絡阻痹、氣血瘀滯、不通則通。治當溫經(jīng)散寒、活血化瘀、通利關節(jié)。《素問·調經(jīng)論》謂:“病在骨,粹針藥熨”。用中藥熏蒸治療可通過熱能、藥物、壓力三者共同作用,使微血管擴張、藥液分子向患部皮膚滲透,從而由表及里,祛邪外出,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溫經(jīng)散寒之效[10]。則經(jīng)脈暢通,筋骨強健,通則不痛。雙氯芬酸鈉緩釋片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慢性腰腿痛能夠減輕痛苦,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