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香萍,譚益軍,唐銀云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婦幼保健院,江西 萍鄉 337009)
盆腔炎癥狀主要為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常伴有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等,甚至導致不孕[1]。盆腔炎屬中醫“婦人腹痛”“帶下”等范疇[2]。雷火灸是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結合現代醫學發展而成的一種治療方法,采用高溫熏烤,具有滲透力強、灸療范圍廣等特點[3]。盆腔理療儀治療能夠改善盆腔充血,促進盆腔炎癥盡快吸收[4]。本研究用雷火灸配合盆腔理療儀治療盆腔炎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我院診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3~55歲,平均(37.42±6.51)歲;病程0.5~7年,平均(3.24±1.12)年;生育史有31例,無9例。觀察組年齡21~54歲,平均(36.94±6.76)歲;病程0.5~8年,平均(3.40±0.89)年;生育史有33例,無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診斷標準[5]。下腹痛,活動或性交后加重,經血量多或經期延長等,陰道分泌物增多,可伴難聞氣味,并經B超及婦科檢查確診。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診斷[6]。小腹脹痛,腰部酸痛,帶下量多,色黃或穢臭,口干,納呆,舌苔黃膩,脈弦數。已婚,近1個月內未接受藥物及相關治療,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盆腔膿腫、卵巢輸卵管囊腫,有其他炎癥性疾病,有精神病史。
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患者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忌辛辣刺激食物,治療期間禁房事,注意個人衛生等。
對照組給予抗生素治療。氧氟沙星400mg,口服,1日2次;甲硝唑0.4g,口服,1日3次。14天為一療程。
觀察組用雷火灸配合盆腔理療儀治療。①盆腔理療儀。先在患者下腹部予盆腔理療儀(江蘇福瑞科技有限公司,型號YS-H100)治療30 min,清潔消毒下腹部皮膚,將一次性電極片連接儀器導線后置于下腹部,用綁帶固定,開始理療,電刺激強度以患者舒適、能耐受為宜。②雷火灸。患者取仰臥位,雙腿微屈暴露外陰部,選取關元穴、中極穴、歸來穴、三陰交穴,用趙氏雷火灸,點燃灸條并置于雷火灸雙孔斗式灸盒內固定好,對準穴位,在距離皮膚2~3cm處進行熏烤,利用大頭針、醫用膠帶固定雷火灸盒,覆蓋1層大毛巾,以局部皮膚潮紅,有溫熱感為宜,適時用鑷子去除燃燒后的灰燼,使灸條持續保持相應熱度,治療20~30 min,1日1次,10天為一療程。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皮膚狀況,局部出現小水泡無需特殊處理,出現大水泡時采用毫針刺破,涂抹龍膽紫后外包紗布。做好保暖措施,防止著涼。
不良反應包括腹部痙攣、惡心嘔吐、頭痛、面部潮紅、皮疹等。
治療后門診隨訪3個月,統計復發率。
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痊愈:下腹及腰骶疼痛、白帶異常等癥狀、體征消失,子宮及附件無壓痛感,B超提示盆腔積液、包塊消失。有效:下腹及腰骶疼痛減輕,白帶異常等癥狀有好轉,婦科查體輕度壓痛,B超提示盆腔積液和包塊范圍縮小。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婦科檢查無明顯變化或病情加重。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治療后3個月內,觀察組復發2例(5.00%),對照組復發10例(25.00%),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75,P=0.012)。
中醫認為,盆腔炎病機為素體虛弱,沖任虛衰,胞脈失養,寒、濕、熱、毒等趁虛而入,不榮則痛,不通則痛[7]。因此,治療以通經活絡、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為原則。雷火灸是由傳統走針手法發展而來,通過各種中藥對癥配比,制成雷火灸條,于盆腔上方進行懸灸治療。灸條燃燒時溫度上升,具有較強的熱力,利用開放局部皮膚腠理,促進藥物吸收。同時,灸條燃燒時產生的紅外線輻射可在穴位周圍形成高濃度藥區,通過熱力和人體經絡傳導促進盆腔脈絡運行通暢,提高新陳代謝活力,促進致炎物質排出,減輕局部炎癥。雷火灸所選穴位中關元、中極屬任脈,可調理沖任;三陰交為脾經、肝經、腎經氣血交會之處,有調和氣血之效;阿是穴是病痛反映點,也是疾病調治最佳刺激點。有溫經散寒、活血祛瘀、消癭散結、通絡止痛等作用[7]。盆腔理療儀集電、熱、微波、按摩等功能于一體,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促使炎癥消退或吸收。電刺激作用還能夠激活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調控機體對損傷和感染做出反應,起到消腫、抗菌作用,有利于受損組織修復[8]。雷火灸配合盆腔理療儀治療可發揮多重作用,標本兼治,整體與局部兼顧,更好的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癥消退,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