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年底,上海市16區共有
107個街道
106個鎮和2個鄉
4463個居委會
1571個村委會
其中黃浦、虹口和楊浦三區內都是街道,全市僅有2個鄉在崇明區。
我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居民委員會一般在100戶至700戶的范圍內設立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5至9人組成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居民區綜合管理和服務信息平臺,收集、整合居民區基礎數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提高居民區服務和管理效率提供支撐。
鼓勵居民委員會運用信息化方式,拓展自治渠道和平臺。
公安、房屋管理、規劃國土資源、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依法向居民委員會提供人口、房屋等基礎信息和有關政務服務信息,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

數據說明:圖示居委會各項職能清單來自上海市浦東新區《居民工作清單》2018年1月版目錄條目,共119項,分為依法協助黨委工作、協助政府行政事務、協助法院事務、協助人民(社會)團體事務、自治事務、印章使用等六大篇目,底下分有章節與細項。受限于頁面篇幅,本圖僅展示出與防疫相關的居委會職能,且在不影響原意情況下略寫了部分標簽。
數據來源: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官網數據獲取時間:2022年5月15日
居民會議由全體十八周歲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戶派代表參加,也可以由每個居民小組選舉代表二至三人參加。居民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召集居民會議,應當提前通知居民,并公布會議議題和議程。
(一)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約;
(二)審議居民委員會年度工作計劃和報告;
(三)評議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的工作;
(四)涉及全體居民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項。
居民會議有權依法撤換和補選居民委員會成員,撤銷或者變更居民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居民應當遵守居民會議作出的決議。

上海居(村)委會歷年換屆公開報告顯示,目前基層治理隊伍人員構成整體上在優化,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從2012年的50.7歲降為2018年的4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重增加到69.16%

如果分析更進一步,面對疫情下靜態管理這樣并無先例的情況,權責不對等問題也給居委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疫情凸顯了居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紐帶價值,但現實中,這一角色定位下的居委,并未被賦予足夠的具體事務決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