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時間就是有這點殘忍,無論態度是暴虐還是溫柔,人總歸難逃被它安排和收拾的宿命。
經濟學課堂上有一個常例:再謹慎的投資者也可能去買彩票,以此佐證理性人的行為也存在非理性成分。誰會認真以為自己能通過買彩票薅到羊毛呢?概率得比被雷劈還低吧。不料想生活中就真有這路人——還不是撞大運,是他算出來的。
《杰瑞和瑪姬生活闊綽》(Jerry and Marge Go large)這個譯名,機翻感過于強烈,加上號稱真實事件改編,反而顯得更加離奇:退休的男主人公杰瑞不甘成日賦閑,他發現并利用了一個彩票中的數學漏洞,先是憑個人積蓄小打小鬧,跟著和妻子瑪姬一道成立公司,做大盤子吸納資金,最終靠買彩票贏得2700萬美元。從題材即可知,本片是個喜劇。作為喜劇,各項合格:節奏舒展,色調復古,洋溢著夏日休閑感,觀眾基本能咧著嘴,一直從頭笑到尾。不過在輕松愉悅之外,本片還努力提供了一些其他體驗。
退休這件事,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樂享清福的輕松和日薄西山的迷惘,可能在每個人身上按照不同的比例兼而有之。男主人公的扮演者是飾演《絕命毒師》“老白”的布萊恩·科蘭斯頓,自帶從前作一脈相承的“自強不息”感。作為退休禮物,孩子送給他一條小船,他收禮時的笑容略顯尷尬:“原來我喜歡釣魚啊?”原地擱置一個月之后,他也嘗試將新船下水,不出所料,搞得一塌糊涂。
時間就是有這點殘忍,無論態度是暴虐還是溫柔,人總歸難逃被它安排和收拾的宿命。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既然總是有人能夠安之若素,也就是總會有人梗著脖子來上一句:“不。”對于我們的喜劇主人公來說,這里頭并沒有什么深刻道理和激烈反抗,只不過,無所事事終究還是行不通的啊。然后機會來了——當然首先是個賺大錢的機會,但對杰瑞來說,同時也確實是個重拾自己人生的機會。
接著,命運的骰子交到了妻子瑪姬手中。《絕命毒師》的觀眾應該會一致同意,伴侶是主人公自我實現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萬幸這回我們看的是一出喜劇,妻子表現出來的放飛自我的意愿,強大到足以和男主人公相頡頏。“你怎么不和我說呢?”“我怕你會覺得我傻。”“可我現在就是想干點傻事啊!”娶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這還有什么可多說的,一句話就戳了一個透明窟窿。罷了罷了,如此你我挽手而行。

良伴侶未必是愛慕你或你愛慕的人,但總是可以和你共振相和的人。夫妻二人在重要抉擇上火速達成一致:去他的安穩,老子要過有意思的人生。這點緣分或者說默契,也許是比激蕩的愛意更長久的存在。影片的各項喜劇元素,也都因為這個溫柔內核的成立,而顯得扎實不浮薄。
接下來的一切就順理成章、勢如破竹了,情節推進特別順溜。天才少年熊孩子對手的出現,并不是男女主人公非解決不可的大問題,不過是為了給整個故事添上些波瀾。應該是基于同樣的改良考慮,影片還加進了一些老電影喜聞樂見的主旋律,比如主人公吸納資金的回報,主要用于改善他所居住的小鎮居民生活,創造個人幸福的同時,順便成就了社會福祉,設定很像溫情電影的經典之作《生活多美好》。畢竟如果太過強調自我實現,故事就容易倒向《絕命毒師》式的另類英雄主義。
喜劇需要調和,需要往冷酷的現實里傾入蜜糖的甜軟,也需要給巨大的財富添上清白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