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蘇 航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商科是將新經濟、新業態與新實踐緊密結合,實現管理學、應用經濟學、大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相互交叉融合。具體而言,新商科人才培養對商務數據分析能力的要求如下:
一是看懂數據分析報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分析體現在企業的各個部門。市場部通過相關性分析尋找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以及影響不同區域消費者購買的因素;研發部可以通過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設計調查問卷,檢驗某種新產品是否得到消費者的偏好。因此,能看懂數據分析報表是新商科人才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務的必備技能。
二是掌握商務數據分析方法。商務數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數據預處理、描述統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不同分析方法在操作時對數據有不同的要求,新商科人才必須能根據數據特點及分析目的準確選擇分析方法。
三是熟練操作至少一種數據分析軟件。目前,常用的數據分析軟件主要包括SPSS、EVIEWS、R軟件等,新商科人才要能利用數據分析軟件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析及匯總,并準確運用統計圖表呈現分析結果。
1.課崗對接
課崗對接是指將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要求的技能轉換為教學內容,將課程對接實際工作崗位,課程教學以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為主要內容。將教學與崗位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課崗對接”,將學生培養成企業所需的專業人才。
2.項目式教學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具體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項目任務,通過親身實踐掌握知識、獲得技能[1]。具體來說,是指教師根據課堂內容設置項目任務,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信息搜集并制定計劃,進行項目成果展示,教師在此過程中對學生各個階段的項目任務進行指導和評價,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商務數據分析,就是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對不同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詳細研究和歸納概括,從中獲取有用信息的過程。
課崗對接可以輔助高校商務數據分析課程獲取企業真實數據來源,并根據企業真實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挖掘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能更快接觸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將工作能力培養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
項目式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團隊合作完成項目任務,達成項目目標。讓學生切身感受企業商務數據分析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以及數據分析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傳統商務數據分析課程重理論教學,輕后期實踐;重課程教學,輕后續應用能力[2]。同時課程配套數據沒有貼合企業實際,最直接問題是學生面對企業的真實數據,不能準確進行數據預處理及數據分析。加之傳統商務數據分析課程內容零散化,不同章節采用不同行業數據進行講授,導致學生學習零散化、片面化,“課崗脫節”現象嚴重,加入工作崗位后,不能運用商務數據分析技巧解決實際問題。
“課崗對接+項目式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企業崗位工作需要的具體項目為載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創新和探索,最終完成項目任務,鍛煉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商務數據分析課程既要滿足新商科人才的能力培養需要,又要考慮企業崗位實際需要。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商務數據分析課程主要采用SPSS軟件輔助授課,具體課程內容設計上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課程內容模塊化。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劃分成初級模塊、中級模塊和高級模塊。初級模塊主要講解軟件的安裝與運行,數據錄入、打開、保存及管理等內容,初級模塊相對簡單,學生操作較為容易,不需要過多融入項目式教學方法。中級模塊主要包括變量描述統計、假設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此模塊是商務數據分析課程的重點內容,也是“課崗對接+項目式教學”模式重點應用部分。高級模塊包括聚類分析、因子分析、非參數檢驗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適當講解。課程內容主要采用企業年銷售額、年銷售量、進出口數據、詢盤量、成交量等經濟類數據進行分析講解。
二是課程內容項目化。在中級模塊部分,采用企業真實數據進行分析講解,對接企業實際工作需要,教師提前聯系有商務數據分析需求的商貿企業,索要該企業不同崗位真實數據,學生以團隊形式完成教師要求的項目任務。具體“課崗對接+項目式教學”模式內容設計見表1。

表1 商務數據分析課程“課崗對接+項目式教學”模式內容設計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商科人才數據分析能力需求,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課崗對接理念與項目式教學融入到不同的教學方法中。
1.案例教學法
商務數據分析課程以具體案例為基礎,通過對真實數據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案例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形成企業案例教學包。
企業案例教學包主要根據企業具體工作崗位職責需要進行案例搜集,形成企業案例數據庫。例如業務崗要求業務員能分析銷售數據,并制作銷售報表,項目案例擬定為搜集大、中、小型企業相關銷售數據,針對不同變量類型進行圖表描述分析;財務崗要求企業財會人員能準確計算成本支出、費用支出等,項目案例擬定為通過總收入、員工工資、購置費、維修費等計算企業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管理崗要求管理人員定期向董事會匯報經營戰略、資金運營情況和盈虧情況,并制定下一年度企業戰略規劃。項目案例擬定為根據企業資金運營情況和經營戰略,分析影響企業銷售利潤的因素,并通過回歸模型預測企業銷售利潤。
2.互動討論教學法
互動討論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具體教學內容,以小組討論等形式解決疑難問題的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融入互動討論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企業人力資源崗的崗位職責之一是根據員工工資數據,制定薪酬方案。教師選取人力資源崗位案例教學包的案例,提前布置項目任務,要求各組學生挑選不同規模企業的員工工資數據進行分析,并制定薪酬方案。選取同等規模企業進行數據分析的小組之間可以通過討論的方法互相修訂薪酬方案,對比不同薪酬方案的優缺點。
3.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提前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自行查閱資料,整理知識體系,并進行知識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將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合企業崗位職責要求,做到“課崗對接”,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商務數據分析能力。
教師提前選取某一章節內容,在進行基本理論講解后,布置具體任務,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搜索、問卷調查、走訪等形式主動了解企業不同崗位的數據分析能力要求,并結合該章節的課程內容進行相關崗位的數據分析和成果匯報,加深學生對該章節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和對企業崗位職責的理解。
新商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成績考核應充分融入項目式教學方法,通過對業務崗、人力資源崗、財務崗的崗位職責描述,進行數據搜集整理。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三項任務,根據具體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總成績的評定考核。
1.業務崗(30分)
崗位職責:積極發展新客戶,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建立客戶檔案;積極完成規定的銷售量指標,提交銷售分析和總結報告;完成上級下達的銷售回款和工作目標等。
項目任務:根據某外貿企業業務員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包括客戶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年收入、工作單位、客戶轉化率等)和銷售完成情況(目標銷售量、實際銷售量等),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和變量描述分析,建立客戶檔案。
項目評分標準:(1)能簡單進行數據預處理,能簡單進行變量描述分析,基本不能建立有效的客戶檔案(10分);(2)能準確進行數據預處理,變量描述分析基本準確,客戶檔案較為完整(20分);(3)能準確對各變量進行描述分析,能通過圖表等形式完整呈現客戶檔案,并進行項目成果匯報(30分)。
2.人力資源崗(30分)
崗位職責:組織各種形式的招聘工作;負責員工薪酬方案的制定和修訂,對公司薪酬情況進行監控;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對培訓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負責辦理員工各項社會保險的等級、變更等手續。
項目任務:搜集某外貿企業員工不同崗位年工資總額(單位:元)、教育年限(單位:年)和工作時間(單位:月)三個變量,判斷各崗位員工工資是否有極端值存在,找出極端值存在的原因;判斷工作時間對工資和教育年限的關系是否產生影響。
考核評分標準:(1)能搜集相關數據但不夠完整,不能準確判斷不同崗位年工資極端值,錯誤判斷工作時間對工資和教育年限的影響(10分);(2)能較為準確判斷崗位工資極端值,能簡單分析極端值存在原因和相關關系,能簡單進行項目成果匯報(20分);(3)能準確找到極端值,并多角度分析極端值存在原因和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能準確進行項目成果匯報(30分)。
3.財務崗(40分)
崗位職責:完成財務核算,負責成本管理、費用支出等;審核公司各項支出,清理往來賬戶,定期對應收賬款進行分析;主持財產清查等工作。
項目任務:搜集某外貿企業近十年數據信息,包括:年總收入(單位:萬元)、成本支出(單位:萬元)、費用支出(單位:萬元)、員工總人數(單位:個)、固定資產總額(單位:萬元)數據,對數據進行預處理,計算銷售利潤(單位:萬元);判斷銷售利潤是否受到員工總人數、固定資產總額和費用支出總額的影響。
考核評分標準:(1)能簡單進行數據預處理,銷售利潤計算有誤,無法準確判斷銷售利潤的影響因素(10分);(2)能準確進行數據處理,準確計算銷售利潤,判斷銷售利潤的影響因素不夠準確(20分);(3)能準確計算銷售利潤,準確判斷銷售利潤與員工總人數、固定資產總額和費用支出的關系,并準確進行項目成果匯報(40分)。
新商科背景下,不斷更新應用型本科高校商務數據分析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從學生視角出發思考,如何有效推進“課崗對接+項目式教學”模式在實驗類課程的改革,能有效解決高校“崗課脫離”難題,進而滿足數字經濟時代對新商科人才培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