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轉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多發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病患者發展成為重癥的幾率約為20%。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風險性高,患者常會出現心率變快,血壓以及血容量降低等現象,難以獲取到理想中的預后效果,患者發生死亡的幾率約為10%~30%[1]。給予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液體復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有效的液體治療措施能夠顯著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患者發生致死性并發癥的幾率,臨床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以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80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47.18±5.89)歲。觀察組男21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47.76±5.1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相符;主要癥狀為嘔吐、腹肌緊張、惡心、腹痛等;患者知情本次研究。排除標準[2]:存在嚴重性臟器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其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包括禁食、禁水,抑制胃酸及胰腺外分泌治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為患者疏通腸道,給予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胰酶抑制劑治療等。對照組給予單純性液體復蘇治療,觀察組給予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選取平衡鹽液和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擴容晶體,選取人血白蛋白、血漿、6%羥乙基淀粉作為膠體,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出復蘇早期目標性治療措施,其目標主要為達到以下項目的任意兩項或者是更多:患者MAP≥65 mm Hg,尿量>1 ml/(kg·h),心率<120 次/min,HCT<35%。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臨床指標包括IAP、72 h 輸液量、尿量、CVP、MAP、HCT。并發癥包括ARDS 和ACS 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IAP 低于對照組,72 h 輸液量和尿量均少于對照組,CVP、MAP 和HCT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ARDS 發生率2.50%和ACS 發生率5.00%均低于對照組的17.50%、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的胰酶被激活,會致使患者釋放出大量炎癥介質,患者全身微循環通透性和血管通透性均會呈現出增加趨勢,這些炎癥介質會進入體循環系統,最終引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3]。在SIRS 影響下微循環會受到損傷,各臟器功能的正常發揮會受到阻礙[4]。炎癥介質過度表達致使患者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影響患者的微循環,毛細血管通透性會呈現出增加趨勢,有液體滲出,最終引發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CLS)。患者的第三間隙處會轉移且積聚有大量的液體,影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腹腔內壓力會表現出升高趨勢,引發多器官障礙綜合征[5]。在腸道微循環紊亂影響下腸道細菌會移位,損傷小腸屏障,會進一步加重感染,從而增加患者死亡率[6]。
充分分析重癥急性胰腺炎發生和發展的機制,選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促使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促進患者恢復充足的有效血容量,使患者形成良性微循環,最大程度避免發生缺血/再灌注損傷,對于抑制患者病情進展、提升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意義[7]。現階段為早期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液體復蘇治療是眾多醫學者公認的主要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預防患者發生感染,降低死亡率[8]。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病72 h 內展開液體復蘇是治療的黃金時期,早期、充分液體復蘇治療能夠在短時間內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得到改善。深入研究在液體復蘇治療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轉歸情況,發現液體復蘇治療有可能致使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如ARDS 和ACS 等,這些并發癥具有致命性,會影響到患者的后續治療[9]。當為患者展開大量液體復蘇治療時機體免疫功能會受到破壞,機體內環境會受被擾亂,酸中毒現象會加劇;在輸注大量液體后患者的血液會被稀釋,損傷凝血功能和攜氧能力;大量液體進入組織間隙中致使患者出現肺水腫和組織水腫等不良現象,會影響氧彌散,加重患者組織缺氧現象[10]。故而,早期給予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補液是提升患者臨床療效的關鍵所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摒棄了以往盲目補液、大量補液存在的缺陷,能夠獲取到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11]。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與單純早期液體復蘇均能夠起到快速促使患者血容量擴大的目的,但是單純早期液體復蘇會使患者HCT 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出現液體潴留現象,分析其原因為:當毛細血管滲漏到達高峰時持續擴充血容量會加重患者第三間隙中存在的液體潴留表現[12]。而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發生ARDS 和ACS 等并發癥幾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還能夠抑制液體于患者的第三間隙中積聚,降低患者的腹腔壓力,預防患者出現嚴重性并發癥,可以強化患者的腸道黏膜屏障,降低患者的液體滲漏率,在提升患者臨床療效的同時獲取到更高的安全性[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IAP 低于對照組,72 h 輸液量和尿量均少于對照組,CVP、MAP 和HCT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RDS 發生率2.50%和ACS 發生率5.00%均低于對照組的17.50%、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限制性液體復蘇的應用可以促使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好轉,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給予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能夠改善患者循環血容量,預防患者出現嚴重性并發癥,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