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育
臨床為了緩解NDT2DM 的高血糖毒性作用,多給予其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使其胰島細胞功能能夠得以改善[1]。常規胰島素強化治療多采取胰島素泵的方式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或是采取3~4 次/d 皮下注射的方式應用胰島素,以控制其血糖水平[2]。本次研究隨機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NDT2DM患者100 例進行隨機對照研究,旨在分析NDT2DM 患者應用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胰島功能。現將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本院收治的NDT2DM 患者100 例,依據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32~72 歲,平均年齡(49.38±7.75)歲。觀察組:男26 例,女24 例;年齡33~73 歲,平均年齡(49.29±7.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與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合,已確診為NDT2DM;②患者不曾出現研究藥物、胰島素過敏史;③FBG≥11.1 mmol/L;④患者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⑤本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②合并嚴重感染者;③意識及精神障礙者;④合并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并發癥者;⑤哺乳及妊娠期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選取1 針甘精胰島素、3 針谷賴胰島素注射液為強化治療方案,胰島素應用劑量應結合患者的血糖情況予以調整,連續為患者應用2 周胰島素強化治療后,將治療方式調整為口服降糖藥物治療。觀察組采用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并予以患者5 mg 達格列凈,1 次/d,晨服,若患者需要進一步加強血糖控制,可在當前治療基礎上為其增加5 mg 的劑量。兩組均連續接受12 周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包括FBG、HbA1c、2 h PBG 及FINS。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包括HOMA-IR、HOMA-β。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BG、HbA1c、2 h PBG 及FINS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BG、HbA1c、2 h PBG均低于對照組,FINS 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HOMA-IR、HOMA-β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OMA-IR 低于對照組,HOMA-β 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臨床引發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機制為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以及胰島素抵抗[3]。通常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程度在其病程中相對穩定,但隨著其病程進展,其機體內的胰島β 細胞功能可不斷下降。以往臨床研究多指出導致糖尿病患者胰島β 細胞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其胰島β 細胞凋亡所致的數量減少,但隨著我國臨床近些年對糖尿病的深入研究,發現導致糖尿病患者β 細胞功能下降的另一個重要機制為β細胞分化[4-7]。
達格列凈是一種可對患者腎臟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產生抑制的SGLT2 抑制劑。將其應用于NDT2DM 患者的治療中不僅可使其近端腎小管對鈉鹽、葡萄糖的重吸收產生抑制,使其骨骼肌對葡萄糖的攝取增加,亦能夠使其尿鈉、尿糖的排泄得到促進,將其高糖毒性作用以及胰腺β 細胞功能改善,從而有效控糖、降糖,減輕體重[8]。此外,該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能量丟失發揮降糖作用,可完全不對患者的β 細胞以及胰島素功能產生依賴。達格列凈、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在作用機制上產生互補的作用與效果,從而使患者的降糖作用得到協同[9-12]。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相較僅應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聯合應用達格列凈、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血糖指標的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所用治療方式較對照組所用治療方式在改善患者血糖方面更加優異。此外,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經治療后的胰島素抵抗、β 細胞功能改善方面亦要優于對照組,也可反映出達格列凈可使患者的胰島β 細胞功能以及胰島敏感性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為NDT2DM 患者應用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更有利于將其血糖明顯降低,使其胰島β 細胞功能得到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建議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廣泛應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