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鳳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中醫院重癥醫學科,江蘇 泰州 225500)
腦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腦卒中發病后的常見并發癥,多為左半球額葉皮質或基底節受損后導致的認知和情感障礙,常見于老年患者,據報道患病率21%~47%。PSD不僅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降低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對于PSD的主要治療方法為生活干預和抗抑郁藥物為主,氟西汀在肝臟經CYP2D6代謝,可選擇性地抑制5-羥色胺(5-HT)轉運體,發揮抗抑郁作用,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多,耐受性較差[2]。艾灸能刺激特定穴位激發經氣活動,促進神經遞質和營養因子釋放,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肌肉運動和神經功能康復[3]。本研究對穴位艾灸聯合氟西汀治療PSD肝郁脾虛型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患者。按數字表示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18例,女27例;年齡46~75歲,平均(63.47±5.16)歲;病程4~14天,平均(8.57±3.26)天。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45~75歲,平均(63.38±5.14)歲;病程4~14天,平均(8.51±3.24)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2018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診斷標準[4],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17~27分。神疲乏力、情志抑郁、多思善愁、腹脹便溏、舌苔白膩、脈弦或緩等肝郁脾虛型證候[5]。
排除標準:進展期腦卒中,腦出血,腦功能衰竭,既往器質性精神病,治療部位炎癥或破損,依從性較差。
控制血壓和顱內壓,營養腦神經組織,調血脂和血糖水平,給予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預措施。
給予鹽酸氟西汀膠囊(蘇州禮來制藥,國藥準字號J20170022)20mg,晨起口服,每天1次。
觀察組加用穴位艾灸治療。取百會、合谷、肝俞、脾俞、足三里穴,局部皮膚消毒后進針1.0~1.5寸,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將預先制成的長約2.0cm的艾柱置于毫針尾端,點燃艾柱保護皮膚,艾柱燃盡退溫后去針;每次20min,每天治療1次,療程4周。
神經遞質指標: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去甲腎上腺素(NE)和5-羥色胺(5-HT)水平。
抑郁癥狀指標: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HAMD-17)包括軀體、體重、認知、阻滯和睡眠等17個條目,總分0~68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嚴重、。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包括抑郁心情、無價值感、無助感、精神運動遲滯、睡眠障礙、食欲減退等6個條目,總分0~6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出現頻率越高。中醫證候評分包括神疲乏力、情志抑郁、多思善愁、腹脹便溏、舌苔白膩、脈弦或緩等肝郁脾虛型證候,分為0~3個維度,總分0~18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
神經功能指標:評價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腦卒中影響量表(SI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等指標。NIHSS評分包括感覺、語音、協調運動、喚醒、四肢運動等13個條目,每項0~3個維度,總分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越差。SIS包括情緒、思維、記憶、交流、肌力等條目,總分59~295分,得分越高表示腦卒中后生存質量越高。Barthel指數包括穿衣、進食、洗澡、排便、運動等10個條目,總分59~295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兩組神經遞質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遞質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神經遞質指標比較 (±s)
組 別 例 GDNF(pg/mL) NE(μg/mL) 5-HT(ng/mL)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觀察組 45 25.87±5.41 42.67±8.72 5.54±1.26 10.95±2.86 75.18±8.26 137.29±12.85對照組 45 25.94±5.46 36.25±7.19 5.57±1.28 8.47±2.03 75.34±8.29 112.68±10.47 t 0.197 7.825 0.135 8.526 0.176 7.695 P 0.348 0.000 0.429 0.000 0.286 0.000
兩組抑郁癥狀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抑郁癥狀指標比較 (分,±s)

表2 兩組抑郁癥狀指標比較 (分,±s)
組 別 例 HAMD-17(分) CES-D(分) 中醫證候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觀察組 45 22.45±3.58 10.38±1.90 27.63±4.19 16.51±2.95 13.49±2.63 5.46±1.08對照組 45 22.39±3.56 13.62±2.57 27.58±4.22 19.70±3.46 13.41±2.67 7.73±1.65 t 0.172 6.726 0.182 6.478 0.138 8.397 P 0.394 0.007 0.504 0.009 0.462 0.000
兩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 (分,±s)

表3 兩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 (分,±s)
組 別 例 NIHSS(分) SIS(分) Barthel指數(分)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前 治療2周觀察組 45 12.36±2.89 5.25±1.47 164.75±28.03 224.69±37.80 54.68±6.27 71.15±8.43對照組 45 12.31±2.85 7.48±1.92 165.28±28.12 185.74±35.09 54.76±6.31 65.08±7.56 t 0.149 7.826 0.217 7.026 0.159 7.428 P 0.357 0.000 0.368 0.003 0.287 0.000
兩組安全性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安全性指標比較 例(%)
PSD屬中醫“郁證”范疇。病機為風痰瘀熱交搏,氣血不暢,肝氣失調,脾腎虧虛。治宜活血祛瘀,補腎健脾,疏肝解郁,安神定志[6]。氟西汀可選擇性抑制5-HT的轉運和攝取,延長和增加5-HT的作用,發揮抗抑郁作用,但單獨用藥起效較慢,依從性和療效相對欠佳。
艾灸溫熱刺激可以溫促通、活血通絡[7]。艾灸通過艾柱燃燒釋放的揮發油和辛辣素刺激特定的穴位激發經氣活動,促進局部肌肉產生節律性舒縮,使痙攣的肌肉松弛和增加肌力;擴張外周毛細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刺激和興奮脊髓后角神經細胞,提高神經興奮性[8]。百會穴為調節大腦功能之要穴,是各經脈氣會聚之處,具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之功效;合谷穴能推動氣血運動和輸送水濕,具通經活絡、鎮靜止痛功效;肝俞具調舒肝郁、理氣安神之功效;脾俞具健脾益氣、養心除煩之功效;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之要穴,具有調補脾胃、燥濕健脾、益氣養血功效。
研究表明,PSD患者受損腦功能區的膽堿能受體代謝失調,BDNF等神經營養因子水平下降,導致NE和5-HT等神經遞質水平紊亂,誘發和加重抑郁發生和發展[9]。研究證實,針刺或艾灸百會穴可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增加腦組織細胞的血液灌注和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促進腦神經功能的康復[10]。艾灸肝俞和脾俞穴能補氣健脾、疏肝解郁、寧心安神,改善臟腑功能和紓解患者的抑郁情志。艾灸足三里穴可促進氣血運行,發揮溫經通絡和調暢氣機的作用,還能激活脊髓背角TRPV1陽性神經元,發揮調節脊髓中樞的作用[11]。
穴位艾灸聯合氟西汀治療PSD肝郁脾虛型能有效調節神經遞質代謝水平,改善抑郁狀態,促進神經功能康復,治療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