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如何?市場空間多大?重要政策法規走向、資源配置狀況怎么樣?涌現哪些新技術、新熱點?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推出重磅報告以嘗試解讀這些問題。
在碳中和宏觀政策背景下,我國將堅定不移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隨著產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快速發展。在近期舉辦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重磅發布了《2021—2022年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及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年度報告》。本文摘自報告中關于2022年預測部分,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財政部2020年4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原則上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2021年12月31日四部門聯合發布文件,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補貼政策按照前期規劃落地。
從供給側看,雙積分政策穩步實施,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激勵車企設計生產新能源汽車,需求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也將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范圍,政策環境穩定將對企業戰略制定與產品規劃產生積極效果。

2021年新能源汽車積分前十車企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車企銷量規劃情況資料來源:蓋世汽車,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乘用車市場預測資料來源: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2021年1月微型車產量占比為41.4%,是新能源汽車產量主體。緊湊型和SUV車輛逐步放量,2021年12月SUV占比已達30.1%,與微型車接近,車型結構更為均衡。微型車型產量增長勢頭減弱,2022年SUV、中型及中大型車型產量占比有增加趨勢。
雙積分提升車企電動化的熱情。2022年4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發布《2021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積分分化明顯,新能源汽車積分最高的企業特斯拉積分達140.17萬分,最低的東風汽車積分為-10.28萬分。碳排放積分影響車企利潤,提升車企推進電動化的動力。
車企增加新能源汽車投入,增加車型多樣性也將進一步激發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近年來廣汽、上汽、長安等國內汽車企業均積極提出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加大新能源汽車車型投入,與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企業深化合作,不斷提升產品性能,結合用戶需求創造新能源汽車產品新概念、新賣點,產業發展信心十足,市場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車企看重2022年國內市場,銷量規劃同比快速增長。從車企規劃看,比亞迪提出2022年銷售目標為120萬輛(含燃油車),同比增幅超60%;奇瑞集團銷量規劃150萬輛(含燃油車),亦同比增長約65%,車企看重國內市場,有望支撐2022年行業規模高增長。
從純電動車補貼情況看,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了5400元,疊加電池漲價,車企的成本壓力提升明顯。在雙積分、未來車企競爭格局、上游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考量下,2022年披露漲價的新能源汽車漲幅多在10000元以內。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預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產量規模預測合計將達到562.7萬輛,同比增長71.7%。
新能源乘用車方面,預計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增速為75.3%,對應產量約為535.7萬輛。從汽車產量構成看,預計2021年私人用戶端車型將延續高景氣,中大型車有望持續增長;此外,運營端需求逐步恢復,也將支撐2022年汽車產量增長。
新能源商用車方面,預計2022年商用車的增速為23%,對應商用車產量為27萬輛。2021年疫情形勢好轉,商用車產量較2020年出現了明顯的恢復性增長(增幅為68.4%)。各類別的新能源商用車已經逐步接近歷史產量高位,疊加充電等基礎設施仍需不斷完善等因素,我們預計2022年新能源商用車增幅或較2021年有所下降。
市場規模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內生增長動力持續提升,適應終端需求的車輛產品層出不窮,在性價比不斷提升的基礎上,電動汽車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新體驗,市場認可度逐漸提高。預計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帶動下實現迅速增長,全年裝車需求將達282.4GWh,同比增長約82.8%。
產品結構方面,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仍將以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由于PACK技術、專用底盤的出現,使得三元和磷酸鐵鋰比例逐步調整,在比亞迪漢、磷酸鐵鋰版特斯拉Model 3、Model Y以及商用車帶動下,磷酸鐵鋰電池的出貨占比進一步提升,考慮到2022年純電動商用車和微型乘用車增長趨于放緩,預計2022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裝車占比提升速度逐漸放緩。

2022年商用車市場預測資料來源: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2022年動力電池裝車量預測資料來源: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成本價格方面,2021年碳酸鋰、硫酸鈷、六氟磷酸鋰等上游關鍵材料由于供需失衡引起價格不斷上漲,電池企業成本壓力較大,考慮到車企簽訂電池價格以長單為主,2021年動力電池價格基本維持穩定。2022年電池企業已經陸續發布漲價公告,傳導原材料漲價壓力。工信部提出加快國內鋰和鎳等資源開采力度,打擊囤積居奇現象,鋰電池上游成本提升態勢有望逐步緩解。此外,2022年產業在技術降本層面將加大投入力度,CTP和刀片電池等電池模組等層面創新將加速普及,長期看新能源汽車采購電池成本有望下降。



競爭格局方面,2021年上游漲價影響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各家鋰電池廠鋰礦布局差異較大,2022年國內市場競爭形勢將更加嚴峻,企業梯隊分級加速。龍頭企業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創新技術引領、產能提升與供應鏈布局整合是主要發展趨勢。預計2022年產業競爭格局仍將繼續保持優化調整態勢。一是動力電池企業數量與新能源汽車企業供應需求息息相關,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仍在200家以上,小散亂情況明顯。由于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供應緊張,短期內難以實現市場下沉,規模較小的車企在獲得優質電池產品資源方面難度較大,在地方保護、資本投入等因素影響推動下,車企更容易與操作靈活、價格較低的小型電池企業達成供應合作;二是產業正處于市場化發展初期,價格相對較低的中小車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池產品門檻,為三四梯隊電池企業創造市場生存空間。三是商用車在電池供應選擇上更為靈活,2021年以來商用車市場逐步恢復,也為各地電池廠提供了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