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學來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系統部署了今后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科學描繪了未來一個時期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奮斗藍圖。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到:今后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降幅實現國家下達的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階段性目標。重慶市能源利用監測中心(重慶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堅持把學習貫徹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積極主動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局,圍繞未來5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邁上4 萬億元臺階的目標,結合“十四五”規劃目標,對重慶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及其強度進行預測研究,并提出節能減排的對策和建議,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重慶“十四五”期間年均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目標為6%。《“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重慶“十四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基本目標為14%(即逐年下降2.97%)。
根據《重慶統計年鑒2021》,重慶2020 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5002.79億元(現價),能源消費總量8874.54 萬噸標準煤(等價值),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15886.9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量為0.355噸標準煤/萬元(能耗強度)。
根據上述目標,以2020 年為基期進行預測,到2025 年重慶GDP將達到33459.37 億元,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10213.48 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將降至0.305 噸標準煤/萬元,能源消費增量為1338.94 萬噸標準煤,“十四五”期間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446。根據《方案》要求,到2025 年重慶能源消費增量應控制在1338.94 萬噸標準煤以內,能耗強度應控制在0.305噸標準煤/萬元以下。
根據《2021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重慶2021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94.02億元,較上年增長11.6%,超過規劃目標5.6 個百分點;根據統計快報數據,重慶2021 年能源消費總量為9271萬噸標準煤(等價值),較上年增長4.5%,超基本控制目標1.6%;單位GDP能耗為0.332噸標準煤/萬元,比基本控制目標多下降3.5%。
由于2021年實際GDP增長和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超出預期,以2021 年為基期,結合原目標進行預測,到2025年重慶GDP將達到35216億元,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10374.1 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降至0.295噸標準煤/萬元。“十四五”期間能源消費增量為1499.5 萬噸標準煤,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414。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根據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制定的戰略目標,到2026 年重慶GDP要邁上4 萬億元臺階。基于此目標和2021 年實際情況進行預測,到2026 年重慶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11433.36 萬噸標準煤,GDP能耗降至0.286噸標準煤/萬元。
若2026 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要突破4 萬億元大關,2022 年到2026 年,年均增長率要保持在7.48%以上,在原有針對能耗強度的節能減排力度下,雖然能耗強度在2024 年即可完成“十四五”基本目標,但到2025 年能源消費增量將大幅突破原有“十四五”能源消費增量控制目標1338.94 萬噸標準煤,達到2089.34 萬噸標準煤,超基本目標750.4萬噸標準煤。
到2026 年,由此帶來能源消費2559 萬噸標準煤的絕對增量,折合電量845.89 億千瓦時、電力965.63 萬千瓦,將對能源供應保障帶來較大壓力,影響能源安全,最終可能導致高位碳達峰,給2030年后碳中和工作帶來更大困難和壓力。
若要在2026 年經濟增長目標下,到2025 年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十四五”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基本目標之內,應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堅持節能優先,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是維護能源安全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選擇。重慶能源對外依存度高、能源保供壓力大、“風光”資源有限等嚴峻形勢,決定了重慶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節能優先方針,加快促進用能方式向集約高效型轉變。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更需要樹立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的意識,實行全面節約戰略,堅持節能優先不動搖,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
二是嚴格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雖然《方案》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設置為彈性管理,能耗強度降低達到激勵目標的,能源消費總量在能耗雙控考核中免予考核,但是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遏制此類項目盲目發展、保障能源安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有約束力的政策手段。重慶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比例的84.45%,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應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騰出用能空間和碳排放空間。
三是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預測分析結果上來看,要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完成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必然要讓經濟增長脫離能源消費增長的既定軌道,即將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控制在0.4 左右,立足重慶市情和資源稟賦,選擇好產業發展方向,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框架內,控制好增量,調整好存量,才能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四是深度挖掘全社會節能潛力,高標準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工業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直是也將長期是“壓艙石”,工業能源消費在重慶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也是最高,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占比有逐步提高的趨勢。經過多年的努力,重慶工業領域節能減排的潛力逐步減少,技術難度和成本逐步提高,除了繼續在供給側以高標準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進一步提升工業品和消費品能效水平,也應在需求側引導低碳綠色消費,推動全生命周期評價,將節能降碳成本傳遞到消費端,進一步拓展節能降碳工作的空間和領域。
五是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產業。重慶要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應抓住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特別是在風電、光伏、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裝備、儲能設備、垃圾高效清潔焚燒發電、煙氣脫硫脫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鞏固和發揮重慶傳統制造業優勢,探索和突破氫燃料電池、儲氫材料、碳捕集、碳中和技術和裝置等新興前沿領域,以節能低碳產業引領重慶產業綠色高質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