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 李英菁

網課帶來的空間距離使得教師無法有效監督學生的課堂表現,零食、寵物、手機、窗外的動靜……學生專注力面臨巨大考驗。學校從哪些方面努力幫助學生將精力集中到課堂?
一要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中小學生叛逆心理嚴重,對父母的教育存在抵觸心理,因此居家學習期間的思想教育尤為重要。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實驗小學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學生每周對線上學習進行總結,同時結合學科人文主題加強品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目標。二要整合資源,做好教學設計。教師應結合班情和學情,有效篩選和整合微課、習題、知識拓展、課后訓練等優質線上教學資源,按照“布置自主學習任務—直播教學重難點—借助家校群、班級群批改、抽查、評價、作業”在線教學三環節要求科學設計教學流程,盡量少講、精講,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和重復講解。三要提高互動頻率。在線上授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課堂連麥、線上答疑、評論作答等形式盡可能引導學生參與互動,提升其參與度和專注度,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四要定期組織開展線上教研。學校要建立有效的網絡教研機制,以教研組為單位定期開展網上教研,強化教師間的交流研討,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制定解決方案;與教研員保持網上溝通并接受專業指導。最后要家校協同、合力育人。建議家庭為學生創造優良學習環境,定期召開視頻家長會,總結學生學習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共同幫助學生提高自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保證教學效果。
由于線上教學的時空限制,教師難以實時監控學生學習狀態,對于一些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難以保障學習效果。必須調動家庭力量,創設安靜高效的學習場域,甚至將有能力的家長發展成線下指導教師,構建專屬“雙師課堂”,確保學習效果。
教學方式、學習環境的變化,難免會給學生帶來心理波動。疫情開始后,泉州一中“心”團隊開展線上心育“1+3”模式,堅持按照課表開展每班兩周一節的線上心理健康課,悉心設計與授課主題配套的課堂暖“心”作業,讓學生嘗試將課堂中的收獲和感悟運用到生活中,為居家學習生活添一抹暖“心”色彩;同時開設家長心理微課堂,有效舒緩居家期間的親子關系,構建和諧的居家學習氛圍。
線上教學可能因為設備、網絡等問題出現狀況,打亂教師的授課計劃;為保護學生視力,線上課堂時間較短,單堂課容量更低,教師如何適應和調整授課方式?
為切實保障線上教學效果,龍華中學弘毅校區小學部創建了“微視導學”教學模式,即通過有效合理的教學策略,將“小、簡、短、精”的知識點講解微視頻等優質資源融合到教師教學設計之中,引導學生開展基于資源的學習,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流程,構建出“微視頻+教學策略”的新型在線教學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優質名師資源,讓教學更加精準高效,實現了“1+N”的教學效果,其中“1”是指課堂授課教師,“N”為微視頻講解的各位名師。
微視導學具有諸多優勢:一是促進交互升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的教學資源、眾多名師在線上課堂出現,師生互動更加靈活豐富,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自主、持續有效學習;二是促進資源共享。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已實現基礎教育所有年級和主要學科全覆蓋,各省、市也建設了大量優質資源,微視導學整合這些優質資源,讓學生每堂課都能共享名師教學,讓資源得到充分運用和共享;三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教師備課需要觀摩大量名師教學視頻,才能節選出適合的教學片段,這樣的觀摩學習過程巧妙地發揮了名師示范作用,實現了新技術背景下的“傳幫帶”;四是提高教學實效。微視導學按照“細分原則”,將名師教學視頻切分成多個微片段,讓教學內容更精簡、精準,提高課堂實效;五是促進教學結構的根本轉變。“1+N”“微視頻資源+教學策略”的教學模式、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流程,促進教育教學創新,推動課程教學變革,展現了未來課堂范式;六是減輕教師課堂負擔。名師微視頻講解不僅讓教學更生動、精準、有趣,而且可以重復利用,讓教師多了一個甚至幾個“名師助教”,減輕了教學負擔;七是促進新興教研共同體建設。盡管課前尋找優質視頻資源需要較長時間,但備課資源共享,備課任務分擔,人人都是主備和導師,單人備課總量減少,打造出了新興的教研共同體。
微視導學實施的關鍵,一是選好視頻。微視導學中的資源,要依據學情節選效果最好、質量最優的名師教學視頻,對教學設計中的重難點、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精要講解,為教師課堂教學服務。二要做好導師?!拔⒁晫W”教學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要處理好視頻和教學設計的關系,精準選擇優質教學視頻;設計激發學生深度思考的關鍵問題,增強課堂學習和視頻內容的聯系,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習;要發現學生的疑難問題,拾遺補闕、強化重點,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把握好微視頻在教學中的切入時機、播放順序和頻次,處理好視頻運用和教學進程、教學目標達成的關系。
為有效利用線上課堂時間,備課要精益求精。各備課組乃至同學段教研組應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線上巡課、聽課、評課、議課活動,發揮集體作用,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每周定時梳理總結,并對下周教學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討論,選擇配套優質資源輔助教學,制定詳細計劃。個人備課要精細到位,精心選擇或制作需要的課件、教材、微課、試卷等教學材料,提前設計并熟悉每一個教學環節,如哪些要講解、哪些要提問、何時導入微課等。
課程安排要合理。一是線上教學要有“現場感”。教師應少用“直播”模式,盡量選擇能實時監控學生上課狀況的模式,并通過提問、搶答、舉手、大聲朗誦等營造“現場感”,減少空間阻隔造成的孤獨感。二是把控教學節奏。教師要適當放慢語速,咬字清晰,音量適中,上課全過程保證環境安靜和網絡暢通,確保學生能清晰聽到授課內容。三是每節課時間不宜過長。教務部門應與年段協調,重新安排線上教學的課程表,調整每節課時長,控制在30至40分鐘為宜。教師要嚴格把握上下課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的課間休息時間和適度的自我消化與調整時間,嚴格限制教師提前上課和拖堂行為。四是拒絕“滿堂灌”。嚴格限制每堂課的講授時長,原則上不長于20分鐘。教師可適時提問,或設計練習環節讓學生現場作答,豐富課堂形式,避免長時間講授。對于比較復雜的內容,教師可分解知識點,自制教學課件或選擇相關優質資源發給學生預習,及時收集學生反饋并做出調整。五要堅持“五育并舉”。居家期間同樣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開全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等課程,社團活動突破空間阻隔,辯論、對弈、廚藝展示、K歌等線上活動精彩紛呈,豐富的課程安排、課后活動,讓學生勞逸結合,延續“五育并舉”。六要注重學生學習成果反饋。線上練習中心、作業批閱功能都有助于教師方便快捷地了解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要充分利用平臺功能及時批閱;合理利用平臺功能進行測試,保證在線測試的信度與效度。
線上教學有哪些不能替代的優勢?學校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對課程的形式、內容進行創新?
線上教學主要有三方面優勢。一是不受地域限制,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師生在家就能完成教學任務。二是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F在網絡資源很豐富,可供選擇的平臺很多,普遍使用的直播加錄制模式都有課程回放功能,如果在直播時間無法參與,學生可通過回放自主學習,學習的途徑更廣泛,尤其是對一些能夠嚴格自律的學生來說,線上自主學習效果會更好。三是豐富了教學方式。疫情導致的大規模網絡教學既是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檢驗,同時也是提高的機會,教師在探索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還獲取了很多優質教育資源,開闊了視野,對教學水平提升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線上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和眾多可資利用的功能強大的軟件平臺,而且每個平臺都有其固有的優勢,學??筛鶕嶋H需求綜合應用多平臺優勢為教育教學服務,來保證課程講授、課堂監督、作業評閱、學習反饋、線上測試等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幫助教師盡快進入線上教學實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