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晨
(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蘭州 730000)
高速公路的發展和建設對區域經濟有極強的推動作用。而高速公路服務區也越來越成為高速公路服務的窗口和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點。
傳統的服務區基本處于全封閉運營狀態,滯后于社會發展,弊端漸漸顯露。隨著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服務區行業逐步向開放、融合、高度市場化的方向轉變。
在打造開放式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過程中,國內多個省市服務區已經先行先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如廣東大槐服務區、重慶冷水服務區、四川飛龍服務區、浙江富陽服務區等。
共享開放式服務區,需要實現服務區周邊區域與服務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通共享。
打通周邊區域與服務區的交通,實現人群的自由往來,高速公路過往人員可通過服務區前往周邊區域,周邊區域的人群也可進出服務區。例如,遼寧井泉服務區。井泉服務區商業綜合體是東北地區第一個與普通公路打通的開放式服務區,井泉服務區體現了交通開放的最佳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一個以多業態為主力的一站式體驗消費王國,具有極強的輻射能力和升值潛力。
在服務區內建設當地特產銷售區,將周邊地區特色農產品通過展銷的形式,在服務區內進行推廣,借助服務區這個窗口,可以讓途徑服務區的人員充分了解當地特產,極大限度地催生各種商業機會及新的就業空間[1]。例如,廣東大槐服務區。大槐服務區是廣東省首個采用開放設計理念的服務區,同時連接沈海高速開陽路段和國道G325 公路,一改過去服務區只能接待單向客流的傳統,在國道停車場和高速停車場采用高差物理隔離法,為國道車輛臨時進入服務區設置專用停車場。雖然國道停車場高出高速停車場地面4.5 m,車輛無法互通停靠,但旅客可以自由進出。服務區內建有服務樓、數字化停車場、航空館等配套建筑,是一個集餐飲、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的開放式文旅服務區,為廣大旅客打造了零距離、零時差的休閑環境以及生活體驗。
例如,甘肅省康臨高速買家巷服務區(見圖1),項目用地緊鄰康臨高速、省道S309 蘭郎公路,擬規劃濱河路延伸段橫穿用地。

圖1 買家巷服務區物流中轉示意圖
服務區內完成貨品的分揀及簡易加工,可通過ETC 直接進入康臨高速運出。其他城市貨品通過服務區內ETC 即可直接進入廣河縣,無須通過收費站,貨品運輸方便快捷。
物流倉儲與電商展銷平臺有機結合。項目用地內同時設置電商展銷平臺及物流倉儲,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
康縣隸屬甘肅省隴南市,取“安寧、康福”之意,以北周時之康州而得名,康縣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風景優美,被譽為“隴上江南”“隴上西雙版納”。東臨陜西省略陽縣,南接陜西省寧強縣,西與武都區毗連,北隔西漢水與成縣相望。
康縣東服務區—位于省道S44 康縣至略陽高速公路K36+400 處,占地16 hm2(204 畝),隸屬于隴南市康縣。比鄰陽壩景區和花橋村兩個景區。服務區有著良好的地理區位,客流承接著兩大4A 級景區,有著較好的旅游發展市場。
3.2.1 交通+旅游
通過高速公路賦能全域旅游,以服務區為載體,構筑“交通+旅游”高速高效新格局。
3.2.2 文化+旅游
受彎構件正截面設計的中外規范對比分析…………………………………… 付燁,肖保懷,白嵩,陳果(11-1)
地方區域通過服務區連接主要旅游干線,增加游客駛入率,進而輻射周邊景區。
3.2.3 共享開放
康略高速融入“大九寨”黃金旅游圈,帶動康縣鄉村旅游發展,打造“基本服務+”于一體的開放共享式服務區。
服務區綜合考慮地形地貌條件,共享開放要求,布設方式采取單側集聚型,利用主線與國道G345 之間的場地,設置上線、下線、國道G345 三個方向停車的服務區(見圖2)。

圖2 康縣東服務區總平面圖
場地布設原則:
1)有效利用場地,節約運營成本。
2)創造共享開放條件,發揮位置優勢。
3)優化交通流線,上線、下線、國道G345 三個方向的車流互不干擾。
4)打通服務區與周邊區域人流的自由往來。
因受地形地貌限制,服務區依山夾兩路而建,南側臨國道G345,北側為省道S44 康略高速主線,南北兩側高差達23 m。所以,康縣東服務區的布設采用單側集聚型,因地制宜,因坡就勢,分3 臺布設(見圖3)。

圖3 康縣東服務區鳥瞰效果圖
第一臺臨康略主線,服務于康縣至略陽方向車流;第二臺服務于略陽至康縣方向車流;第三臺臨國道一側,服務于國道車流。
該種布設方式巧妙利用場地高差,有效解決了服務區單側布設而導致的交通流線交叉問題,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場地土方填挖費用。建筑以群落形式布設于臺地之上,回歸山體本質,讓空間和自然互為補充。
服務區整體布局采用“三縱三橫兩組團”的結構。(1)“三縱”為主要功能軸線,山澗清泉游覽軸線及山地景觀軸線。(2)“三橫”為三條交通線路,由南向北依次為省道S44 康略高速康縣至略陽方向,略陽至康縣方向及國道G345。(3)“兩個組團”順應臺地高差布設,可滿足不同方向人流便捷進入,提供如廁、商業、餐飲、休憩、接待等服務。
康縣東服務區在滿足安全,便捷的公共服務同時,踐行“共享開放式服務區”新理念,深度打造交通商業綜合體,形成服務區一體化升級發展的新模式,從而實現“從加油站到休閑驛站,從服務區到商業街區,從停留點到旅游景點”的跨越。服務區內靈活布設多種經營業態,周邊區域各類特色產品在服務區進行推廣,形成隨機性消費業態,與服務區公共服務形成鏈接,方便大眾消費,催生各種商務機會及新的就業空間,做到開放、共享、共贏。(1)基礎業態布設:主要包括公共衛生間(含第三衛生間及無障礙衛生間)、司機之家、母嬰室、公共休息區、醫務室、交通信息查詢點、超市、餐飲、住宿、停車、加油充電、汽修、洗車維修等。(2)拓展業態布設:主要包含房車營位、自駕游帳篷營地、戶外親子樂園、花境燒烤、農產品展銷、電商平臺、旅游推介、公路數字科普館等。
隴南康縣民居多為保存較為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建筑,也是甘肅省保存較少的穿斗式結構建筑。它是集建筑、雕刻、文化于一體,內涵較為豐富的建筑,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該地區建筑深受甘肅民居及四川民居建筑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見圖4)。

圖4 康縣東服務區綜合樓效果圖
建筑風格以隴南經典民居為范本,對建筑文化元素進行抽取、提煉,將建筑體量化整為零,形成別具一格的立面方案,且空間結構明確美觀,與周圍環境相融合[2]。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的日益完善,在我國交通強國和高質量發展旅游的總體規劃要求下,打造共享開放式服務區成為各方共識和發展趨勢。很多省市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憑借地理位置優勢,與國道互聯互通,發展成為集服務商業、娛樂等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成為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康略高速康縣東服務區的設計實踐為甘肅省共享開放式服務區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經驗,為甘肅省今后服務區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