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暢
(河南工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當前,我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為農村提供經濟支持,才能促進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促進鄉村多方面發展,需要著重發展農村金融。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補充提到,促進農村城鎮化發展的前提是要幫助農民增收。在河南省農村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失地問題和農業增收渠道減少,農民不得已進行勞動轉移。農民通過非農業勞動增加收入,有利于農村非農產業發展,積極作用于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學者研究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非農收入產生的影響,得出不同結論。嚴瓊芳(2012)選擇8 個不同民族地區農村金融和收入數據進行對比,認為農村金融促進農民增收的影響因素是金融結構和規模。譚燕芝(2009)認為,農民收入效益會隨農村金融發展降低。朱德莉(2014)通過VECM模型研究發現,農村金融發展在某方面阻礙了農民創收,例如金融的規模和效率。唐志祥(2019)通過時間序列發現,安徽省促進農民增收的積極因素是農村發展規模。
根據研究內容,生產時除考慮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外,生產技術發展水平、投入資本量和勞動力數量都可自主變動去改變農民的非農業活動收入。假設此時為產出最優情況,參考余新平(2010)的研究內容,生產函數具體見公式(1)。

式中:S為農民非農收入,T 為時間為生產技術進步,為農村非農戶人均固定資產投資,為農村金融發展,為農村勞動力數量,為勞動投入容量界定。參考嚴瓊芳(2012)的研究方法,用農村金融的規模、效率和結構代表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本研究為了凸顯農村金融發展作用于農村經濟產出的效果,將農村非農戶人均固定資產投資(設為)作為控制變量,假定勞動投入要素為容量極大值,令=(),表示農業最大生產能力。此時農村經濟受益最大化,農村非農產出增長模型具體見公式(2)。

取全微分后,農民人均非農收入增長模型具體見公式(3)。



式中:為滯后階數,μ為隨機誤差,為時間,為求和公式中代表求和項的項數。


表1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非農收入變量及定義
使用EViews 8.0 軟件得出本研究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2。
根據表2 的結果顯示,5 個變量對數值的值均高于0.1,結論都為非平穩,不能進行協整分析。一階差分后,所有一階差分對數值的值滿足條件,即所有變量的一階差分序列都沒有單位根,符合同階單整要求,時間序列平穩,可以進行協整分析。

表2 ADF 單位根檢驗
因為本研究選區的變量數量較多,所以進行Johansen 檢驗,從跡檢驗和最大特征根檢驗兩個方面作協整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根據表3 協整檢驗的結果可知,變量ln與ln、ln和ln以及ln通過跡檢驗與極大特征根檢驗,確定存在3 個協整關系,列出標準化協整方程具體見公式(5)。

表3 協整檢驗

分析可知,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存在于農村非農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民非農收入與農村金融發展間,且根據變量系數正負值可得,與、與呈正相關,與呈相關,即農村金融發展結構負向影響農民非農收入,其他變量正向影響農民非農收入。在較短年限內,VEC 模型具體見公式(6)。

其中,誤差修正項ECM系數是-0.768,符合反向修正機制,證明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民非農收入之間的關系存在從短期震蕩到長期均衡的走向。在短期內,非農收入受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和發展效率的正向影響,受發展結構和非農固定資產投資的負向影響。
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見表4。

表4 Granger 因果檢驗
一是農村的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與農民非農收入非對方Granger 原因,說明雙方都不能促進對方發展。
二是農村金融規模和農民非農收入是雙向的Granger 原因,說明金融規模會促進非農收入增加,從而擴大了農村金融規模。
三是農村金融效率與農民非農收入是單向的Granger 原因,說明非農收入增加會促進農村金融效率加快,但反向則是消極作用。
四是農村金融結構與農民非農收入是單向的Granger 原因,說明非農收入會促進農村金融結構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反向是消極影響。
當前,應倡導農村建立村內部金融,讓農民主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村民群體金融組織,通過相互資金合作,彌補農村金融市場如貸款風險大、信息不透明、貸款形式單調等不足。通過發展農村金融,可以幫助農村將土地轉化為資產,有利于農民非農創收。同時,支持農村采取合作社的經營方式,幫助農戶在進行生產經營時將自我管理和服務通過各類勞動要素實現,農戶也能從生產經營中獲得股份分紅和工資等非農收入。
為解決“三農”問題,需要深化城鄉金融發展、解決農村金融資源配置不充分問題。
一是要增加融資種類,拓寬投融資渠道,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非農產業就業。同時,吸引城市農民工回鄉創業,增加農村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額度。
二是適度下調農村金融市場門檻,以保護農民收入為前提,促進農村金融良性發展。
三是推動農村數字經濟,加快農村普惠金融發展,使農村金融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帶動農民擴寬創收渠道,提高農民非農收入。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村金融狀況不同,實施農村金融政策幫扶時要考慮地區實際情況。河南省地處中原,可以同東部地區結合,借鑒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優勢,借助其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幫助河南農村發展線上普惠金融,使用云技術打破區域之間的限制,幫助河南省農村金融服務完成線上工作,借助線上服務提升工作效率并合理配置農村金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