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王文慧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山東 菏澤 274300)
食品和藥品是保證人類健康的重要保障,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始終存在。 與其他行業不同,食品藥品安全與人類生命健康的關系更為密切,因此食品藥品安全不僅是食品和藥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問題,也是社會民生的重要問題。 這就要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建立健全食品藥品檢驗制度,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充分實現各級檢驗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嚴格保證食品藥品質量,加強監管模式創新,并為監管部門和公眾提供權威的安全檢查數據,依靠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監管效率和水平。 網絡時代的來臨,為食品和藥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相應的平臺,為食品藥品檢測提供了新的手段,從根本上改善了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現狀,進一步加強源頭監管和過程監管,為公眾提供安全的食品藥品環境[1]。
信息化管理的本質是通過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技術提升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減輕工作負擔。 提高計算機管理的水平,關鍵是建立科學、準確的渠道獲取信息,并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傳輸、存儲及共享等。在食品藥品檢驗領域中,加強信息化管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包括提高食品藥品檢驗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可以覆蓋各級檢驗機構、政府監管部門和大眾信息互聯的信息網絡,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收集信息和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2]。 目前,我國各領域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信息化技術標準,其中也包括食品藥品檢驗領域的建設和應用
近年來,隨著食品、藥品、保健品等出現的安全問題,無形中增加了質量監督的難度。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各食品藥品企業的產品進行質量檢驗,只有符合國家標準,才能流入市場。 但也有一些暫時性運營的企業或偏僻地區的企業,這就需要信息檢測技術與大數據相結合。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一向是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重點,為此,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了多種整治監管措施,以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信息手段的介入可以使食品藥品檢測數據更加準確,并且具有一定的記憶時間。 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追本溯源,找出問題產生的環節,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
對于食品和藥品管理局來說,最大的難題是難以實現源頭控制。 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資金投入差異較大,導致食品藥品市場秩序混亂,容易出現假藥生產、銷售、非法藥品交易等問題。 特別是部分地區出現的問題奶粉、地溝油、假藥等食品藥品安全事件,不僅影響食品藥品市場的整體秩序,而且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甚至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3]。
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食品、藥品、保健品等市場充斥著多樣化。 一些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雄厚,食品藥品監管資金投入強度和管理強度也將加大。 但鄉鎮經濟水平較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也相對薄弱[4]。 這種食品藥品監管的不平衡,極易造成食品藥品市場管理上的漏洞,不同檔次的加工生產企業越來越多、分布散亂。 由于食品藥品安全監督部門人力物力有限,難以準確查處和依法順利開展行政活動。
互聯網上銷售的食品、藥品也有些包裝不符合相關標準,如食品、藥品包裝上沒有明確標明生產日期或者標注模糊等,食品、藥品安全難以保證。 食品、藥品網絡的跨地區、跨境流通也存在諸多問題。 大量網絡銷售渠道的出現,也增加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難度[5]。
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我國頒布了一系列食品藥品安全管理標準,盡管如此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監管工作實施的區域性局限強。 由于追溯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有時會跨多個省份,出現區域管轄權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將影響監管效果[6]。
我國人口較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和藥品市場廣闊。 食品和藥品市場分布廣泛,傳統管理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浪費了大量有效資源。信息技術可以彌補這些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 它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食品藥品檢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降低檢驗成本,還可以解決傳統食品藥品檢驗技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實際要求的問題。 信息化技術能夠有效地獲取、存儲和共享食品藥品檢驗的數據,推動食品藥品檢驗領域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發展,這已成為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新要求[7]。
充分利用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系,完善食品藥品檢驗流程,規范信息管理體制,提高檢驗水平和效率,將信息和計算機管理充分融入食品藥品檢驗的各個環節。 運用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后,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藥品檢驗工作中的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檢驗工作效率及質量等,如圖1 所示。 有效地監控檢驗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提高監督質量,為食品藥品檢驗信息化管理的應用提供了保障。

圖1 數據采集
當前,社會大眾非常關注食品藥品的質量和安全,對食品藥品檢驗數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傳統的食品藥品檢驗技術卻已不能滿足公眾的實際需求,因此有必要充分運用相關的新技術。 信息化建設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要從全局出發,統籌規劃,充分發揮系統優勢。 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提高食品藥品檢驗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逐步建立具有權威性、透明性的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數據庫,供公眾實時查詢和使用,滿足公眾對食品藥品檢驗數據的需求,為人們的飲食和用藥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8]。
信息化管理不僅需要投入資金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還需要優化和改進業務流程和工作系統,才能確保建立的信息化系統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如果仍然使用傳統的系統與信息管理系統配合,在長期的工作中會發現各項工作的不協調,其結果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違背預期的要求。 因此,需要工作團隊優化工作任務和業務流程,使信息管理系統的價值最大化。
為有效解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和控制,及時存儲食品藥品檢驗數據,建立實時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數據庫,確保數據的實時性、安全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在食品藥品檢驗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包裝和內部抽樣檢測進行審查,還需要對生產過程進行審查。 信息手段的介入可以使食品藥品檢測數據更加準確,還具有一定的記憶時間。 這樣在出現安全問題時,可以追溯到問題的根源,找出導致問題所在。 所有數據都被輸入信息數據庫,相關測試部門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對各方面進行細化,避免在食品藥品生產過程中添加有害物質,杜絕資源浪費[9]。 利用互聯網進行網上互檢,建立信用評估機制,在網上公布各企業的信譽和衛生等級,嚴懲不合格食品藥品和無食品藥品安全資質的企業。 通過多媒體技術宣傳,加強代理商和平臺的安全監管責任,明確其跟蹤藥品生產和原料安全的義務,確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得到有效改善[10]。
在信息時代,需要一大批熟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的信息專業人才。 這些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食品和藥品檢驗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懂得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知識[11]。 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通過創新人才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作用,積極引進和培養食品藥品檢驗管理人才。
當前,社會大眾越來越關注食品藥品的安全質量,對檢測數據的及時性、權威性和透明度要求越來越高。從相關調查數據來看,樣品檢驗的項目和抽樣檢查的時間長短已成為影響公眾滿意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樣品檢驗范圍如表1—2 所示。 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技術,為各級監管部門和公眾提供可靠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對提高大眾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表1 檢測項目

表2 檢驗范圍
有關部門應當建立統一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明確地方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和具體任務,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決策、實施、協作等相關制度。 通過互聯網可以提前溝通和協調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不僅能夠進一步規范食品藥品市場,還可以反映消費者對自身生命健康和家庭的責任態度,從而真正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12]。
目前,食品藥品安全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加強食品藥品管理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的介入也是必然趨勢[13]。 應嚴格監管食品和藥品的整個生產鏈,從法律、政策、技術和教育等方面入手,為人民創造一個安全的市場,確保國人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