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杰
(中央美術學院)
傳統水墨畫歷經了歷史長河的積累與磨礪,具有鮮明的語言審美特征,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筆墨技法。不論是與同時期西方油畫相比,還是與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相比,無不呈現出一種高度程式化的特征。傳統水墨畫的語言審美文化與我國各朝代文人雅士的文化修養、人品氣質以及我國儒、釋、道三家文化思潮密切相關,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中滲透的一種境界。中國傳統水墨畫語言審美文化通過上千年的發展與嬗變,不斷積累了大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審美理論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諸多優秀畫家從長期的經驗中提煉出來具有東方審美特色且具有共性特征的傳統水墨審美語言。傳統水墨畫以筆和墨為主要的繪畫工具,具有鮮明的審美語言文化:
第一,在傳統水墨藝術中,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花鳥,筆墨與線都是傳統水墨的基本特點,線性筆墨語言是我國傳統水墨最基本的審美語言。線條的走向、疏密、緩急、虛實都是傳統水墨繪畫者用于表達客觀事物以及個人情感與審美語言的重要手段,線性筆墨語言極大的折射出傳統水墨繪畫者的人生理想以及個人魅力。
第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是傳統水墨重要的審美形式語言。傳統水墨畫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睞,這些文人雅士大多擅長寫詩,詩與畫的結合是傳統中國畫的審美特征之一。不少傳統水墨藝術家在繪畫過程中會故意留白,繪畫結束后結合畫面意境以及審美情感在留白處題詩,有著“點睛之筆”的妙用。在傳統水墨畫上題詩不僅是水墨畫構圖的需要,也是水墨創作者抒發哲理以及個人志向的重要手段。
第三,書法與水墨畫的結合也賦予了傳統水墨畫獨特審美語言文化,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是抽象的線條藝術的代表,書法展現出漢字的造型藝術,傳統水墨藝術家將書法與繪畫相結合,將兩者視為“一體兩端”,因此書法藝術成為了引導著傳統中國畫的審美語言變革的重要內容,將書法的形式美與水墨畫的抒情性相結合。
“八五新潮”美術運動背景下,許多熱衷于探索并具有新時代藝術表現精神的繪畫藝術家們做了許多具體實踐推動傳統水墨語言轉型。進入九零年代,在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發展的影響下,現代水墨藝術審美語言變化日益明顯,現代水墨藝術占據了這一時期中國水墨創作領域的重要位置。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際交流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水墨的審美語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互聯網與多媒體的發展更是為傳統水墨語言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水墨在向現代都市水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新機遇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從受眾群體來看,現代都市水墨審美趨于大眾化,它打破了傳統水墨畫經典的形式語言,水墨創作者與欣賞者不再以文人雅士為主。加上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我國傳統水墨吸收了西方繪畫理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代都市水墨審美語言文化。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藝術家,在借鑒西方繪畫審美語言的基礎上對傳統水墨進行了改良與創新,推動著現代水墨的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都市建設與社會發展極大的豐富了現代都市水墨的題材,以現實為依據的都市水墨畫在對傳統水墨繼承的基礎上,也極大的體現了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審美特征,現代都市題材改變了水墨題材,現代都市水墨不再局限于山水、花鳥以及人物等題材。在筆墨方面,現代都市水墨藝術家花費大量精力來強調個人情感以及思想的表達。他們在“筆墨”樣式上大做文章,將現代人的思想、生活與審美特征融入到水墨畫創作中。現代都市水墨藝術創作者不再千篇一律的采用傳統水墨繪畫手法,不再嚴格遵守傳統水墨繪畫發展。他們用全新的樣式來呈現傳統水墨的筆墨樣式,不再簡單的臨摹傳統水墨文人的筆墨樣式。不難看出,現代都市水墨在藝術創作觀念上也發生了轉變,創作者除了以視覺形式傳達觀念外,還融入了理性、知識,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是兼收并蓄的。現代都市水墨的生存環境較差,不僅要面對國內各種繪畫藝術的沖擊,還需要進入現代藝術的國際語境,這也就使得現代都市水墨藝術創作者在創作方法上也與傳統水墨拉開了距離。對于現代都市水墨畫的欣賞者而言,現代都市水墨畫的視覺沖擊更為強烈,它顛覆了傳統水墨的筆墨形態,與傳統水墨相比審美語言或夸張或激進。
事實上,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的轉向并非偶然現象,而是體現了中國水墨在自身發展以及面對現代世界發展做出的選擇。現代都市水墨以新理念、新方式促使傳統水墨審美語言的轉向,這是時代發展中不可阻擋的轉向。
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的“語言轉換”是按藝術規則解構傳統的“筆墨”形式,解構后又重新組合出新的現代的視覺形式,水墨現代化的過程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形態,又是水墨藝術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的嬗變原因不能單單歸結于水墨審美藝術的轉變,時代思潮是其嬗變的內在動力。中國水墨發展史上,從來不缺少變革與創新的嘗試,只是與社會思潮相對穩定下的傳統水墨相比,現代都市水墨所處時代是飛速變化的,社會變化越快,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的變化也就更加明顯。語言本身是指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是傳情達意、思想交流的手段。而水墨中的“語言”是指水墨藝術的審美語言以及將藝術構思物化的手段,分析傳統水墨與現代都市水墨語言的嬗變需要對立而統一的看待。
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的審美語言變化一大特征是大眾化、多元化,由長期的精英文化快速的向大眾文化轉變,得益于科技、媒體等的發展,現代都市水墨審美呈現出多元化。在大眾文化消費時代,工業革命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變遷,現代主義打破了精英文化壟斷局面,大眾教育水平不斷提升,逐漸形成了今日的大眾文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的傳播方式賦予了現代都市水墨新活力。在此背景下,現代生活文化帶有濃厚的市場導向色彩,即水墨欣賞者的品味與喜好會影響到水墨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都市水墨的審美語言。現代都市水墨的審美品味轉變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意境與筆墨“符號”的解構,二是水墨材料工具的在表現形式上的多元化,三是面對世界文化以及文化產業化的沖擊與挑戰,個性與現代性突出。現代審美情趣不再局限于體現藝術范疇,更多的非藝術的形式成為了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視覺空間的構建上,現代藝術不僅是物質實體的建構,還包括了虛擬空間的建構。圖片、電影等多元的傳播方式與藝術表達形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眾審美傾向。對于局限于花鳥、山水、草木等題材的傳統水墨藝術來說,概念化、符號化的圖形已不再適應當前人們的審美風格,現代都市水墨解構了傳統山水的意符,并重新建構了新的、用于詮釋新的社會的意符,水墨藝術大眾化、生活化是創新水墨領域的重要手段。
在工具與材料方面,傳統水墨相對單一,一直以筆墨為創作核心,文人雅士在文房用具方面大費周章,題材選擇也較多的體現了文人風骨,或寄情山水,或抒情達意,是精英文化的表現。而現代都市水墨畫的創作工具與材料多元化,毛筆與墨水的使用者較少,而多媒體在現代都市水墨創作與傳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媒體時代,現代都市水墨語言與動畫廣告、產品包裝等相結合,不僅發揮了藝術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這也是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嬗變的重要體現。水墨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以及傳統文化的價值,解構傳統水墨,將水墨元素用新的形式融入到現代生活中,是傳承水墨藝術的必然要求,這個方向的探索不僅有利于傳承水墨藝術,還能煥發大眾的審美情趣。例如,在廣告中運用傳統水墨元素,給予觀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以央視廣告作品為例,通過模仿傳統水墨寫意筆法的廣告作品《相信品牌的力量》,將水墨寫意筆法與現代影像技術相結合,長城、動車以及央廣大樓以另外一種審美形態展現在觀眾眼前,用現代技術與內容來傳統水墨元素的審美語言,廣受好評。
現代都市水墨在意境與觀念方面的轉向也極其明顯。傳統水墨追求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多媒體時代,水墨的欣賞途徑發生了變化,現代都市水墨的欣賞更多的是聚焦與電子屏幕,在海量的信息沖擊中,這種欣賞容易被淹沒,因此現代都市水墨元素要想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必須轉變創作觀念。在創作觀念方面,傳統水墨與現代都市水墨審美觀念分別呈現出“中庸”與“極端”兩個不同的方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傳統水墨恪守“中庸”思想,在長時間的發展中,遵循著傳統水墨準則。而現代都市水墨發展時間雖然比傳統水墨短的多,但在西方美學思潮與時代的轉變下,在一百多年間發生了巨變,徹底拉開了與傳統水墨的距離,表現出于傳統水墨分道揚鑣的態度,甚至極端的追求視覺沖擊力。
傳統水墨與現代都市水墨語言在展示空間上也有顯著的差異,具體體現為傳統水墨以平面展示為主,現代都市水墨則以立體形式為主。與傳統水墨相比,立體形式的展示不僅僅是展示畫面的內容,還廣泛應用各種現代工藝材料來展示水墨語言,如大理石、瓷碗等,體現了水墨從平面到立體的語言嬗變。例如,在水墨雕塑創作過程中,水墨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是現代都市水墨語言轉向立體的重要表現。數字技術的優勢是可以進行精準的三維運算,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控制水墨紋路與肌理、雕塑形態,在西方的“雕塑”文化中融入東方的水墨元素,不僅賦予了西方雕塑審美東方元素,還使水墨突破了長期拘泥于片面的限制。此外,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結合現代技術創新水墨語言。其中,可視化三維建模軟件也為現代水墨發展提供了養分,如3Ds Max、VR技術等拓展了現代都市水墨的取材范圍以及創作方式。以《清明上河圖》為例,借助VR技術使得水墨立體化,營造街市喧嚷、煙火飄動的水墨畫面,讓現代都市水墨的語言與符號更生動的展示在觀眾眼前,彰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風貌,傳承傳統、創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
現代都市水墨中,圍繞著都市景觀相關題材開展創作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都市景觀是近現代所特有的,與傳統水墨題材形成了鮮明對比。相對于傳統水墨而言,現代都市水墨大量使用直角與硬邊,這是其顯著特征。傳統水墨題材相對單一,山川、花鳥等自然題材的繪畫都是以非規整的幾何圖形為主,即以曲線與不規則線條為主。現代都市水墨則明顯與之相反,在工業發展的影響下,現代都市水墨融入了都市景觀,如筆直的街道、高樓大廈,充滿了秩序感與工業氣息。以當代人們生活居住環境為現代都市水墨的題材難免帶有濃重的城市化與工業化痕跡,現代都市景觀被引入現代水墨筆墨體系后,形成了新的帶有都市色彩的審美風格。一方面,現代都市水墨通過都市景觀的描繪展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創作理念,另一方面,在快節奏、高壓力的今天,都市景觀日新月異,城市建筑硬邊交錯,與傳統水墨的畫面相比,給予人震撼的沖擊力。現代都市水墨創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反思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如環境、生存問題等。城市發展之快,對自然風光的壓縮加劇,這也引發了許多現代都市水墨創作者對于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向往,借都市水墨為表達自己掙脫喧囂躁動的都市生活的訴求。現代都市水墨的表現對象由自然向人工轉變,體現了從傳統水墨自然、鄉村到現代都市景觀的題材變遷與擴張,使得現代都市水墨由山水田園轉向摩登都市。在個人情感方面,題材的轉變也體現出水墨藝術創作者的情感與思想的轉變,傳統水墨文人雅士的仁智之樂的文人情懷被沖淡,撫躬自問的當代反思成為現代都市景觀的審美特征。現代都市水墨加入了實用為目的的設計思維,體現了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社會現象的理性思考,在刻畫社會群像的過程中抒發個人情感與意志。
從精英文化轉向大眾化、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從中庸轉向極端、從平面轉向立體、從山水田園景觀轉向摩登都市,都是傳統水墨到現代都市水墨語言嬗變最鮮明的特征。受生活環境、社會思潮、科學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現代都市水墨與傳統水墨語言間的距離越拉越大且現代水墨依然在隨著社會變遷而進行演化。而無論其如何演化都是對傳統水墨元素的解構與創新,水墨的改良也好,創新也罷,依然保留著水墨的基本審美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