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龍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自2015年7月我國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申辦權以來,國家大力支持冬奧冰雪運動的普及,先后出臺《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標志著我國冰雪運動發展邁上新階段。冰球運動作為唯一一項冬奧會集體性球類運動項目,由于其激烈的競技性和觀賞性,長期以來受到美國、加拿大、挪威等冬奧強國群眾的喜愛。本文旨在我國舉辦冬奧會的背景下,探索冰球城市——天津市青少年冰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以進一步加快城市冰雪運動的普及。
依托冬奧背景環境和京津冀一體化協調發展趨勢,近幾年天津市冰雪運動得到較快的發展,青少年冰球賽事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賽事的舉辦頻次較以往有大幅增加。據統計,2015—2021年天津市共舉辦賽事13項,其中2018—2021就達到了11項。可見,2018年以后是天津市冰球運動賽事發展的快速時期。2018年5月,京津冀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在北京順利落幕,極大地促進了青少年認識和了解冰球。2018年6月,第一屆中俄兩國青少年冰球友誼賽在天津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中俄兩國冰球文化的交流,也讓世界認識到天津這個冰球城市;同年9月,天津市第一次將冰球運動納入市運會,并設立U8、U10、U12組別,高規格的冰球比賽進一步促進了天津冰球運動的發展。2018年,天津市體育局主辦第一屆天津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共分為U6、U8、U10、U12組別,共有20支隊伍、237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分組的細化不僅涵蓋大多數年齡層次的青少年,且促進了比賽的公平性。在冰球賽事中創新方式方法、實現突破,為天津市后期冰球發展積累了經驗和做法。2019年,天津市體育局主辦了全國青少年U系列冰球錦標賽,吸引150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參加報名。2020年和2021年“斯坦利”杯全國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和精英冰球邀請賽相繼在天津舉辦,2次全國性比賽均吸引了來自全國500多名冰球運動員參與其中。此外,2021年11月,天津市體育局、天津市體育總會主辦了天津市首屆社區運動會暨第八屆市民運動會?“中國銀行杯”冰球比賽。整體來看,天津市冰球賽事環境發展整體向好。(表1)

表1 2015—2021年天津市冰球賽事統計表
《天津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將冰雪項目列為發展的重點體育項目,通過冬季運動推廣普及系列活動、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建設、青少年冰球系列賽事等舉措,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青少年參與冰球運動的積極性。但是天津市青少年冰球發展整體水平還有較大成長空間,在首屆“斯坦利杯”全國青少年冰球邀請賽中天津U10隊獲得冠軍,但是與北方強隊相比,特別是多次在全國冰球錦標賽中獲得冠亞軍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冰球隊相比,天津市冰球隊競技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從青少年冰球俱樂部數量來看,天津市青少年冰球運動尚處于發展雛形階段,首屆天津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只有3家俱樂部參與,且3家俱樂部在天津落地均較晚,俱樂部成員主要集中于12歲以下學生群體。調查研究顯示,天津市中小學直接參與冰雪運動人數比例較低,參與主要以體驗式消費為主,這種只通過短時間體驗的參與方式很難使青少年產生對冰球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影響著冰球運動在青少年群體的普及和推廣。
天津市作為中國冰球運動的發源地,早在1905年就舉辦了冰球比賽,且冰球運動在青少年群體中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普及。1935年,由南開大學張伯苓成立的“白熊”冰球隊擊敗了俄國冰球隊,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天津市冰球運動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機,自1974年開始天津市曾經連續舉辦了10個年頭的冰球比賽,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及機關事業單位均組建了自己的冰球隊伍。但是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體育事業逐步市場化,冰球運動缺少了國家和企業的資金扶持,以及奧運爭光計劃的出臺,冰球這種非優勢奧運項目逐漸被邊緣化,逐步進入低谷期。天津市冰球運動發展出現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很多冰球隊被迫解散,從事冰球運動的人數逐年減少,冰球文化在此階段出現明顯斷層,直至北京冬奧申辦成功才有所好轉。
受多種因素影響,天津市青少年參與冰球運動不充分、不協調。首先,參與人數上不充分,由于冰球文化傳承出現過斷層現象以及場地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天津市目前整體冰球運動氛圍不算濃厚,青少年直接接觸冰球的機會并不多,導致青少年對冰球運動認知不足。其次,由于大部分大中小學沒有特定冰球場地和冰球教練員,也就無從談起冰球課程,導致在校學生不了解也無法從學校體育學習中增加對冰球運動的認知和興趣。最后,從事冰球運動的青少年年齡上不充分,根據天津市近幾年冰球賽事分組劃分可以看出來,天津市從事冰球運動比賽的青少年主要集中12歲以下,中學生和大學生參與較少。
隨著“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口號的提出,天津市也做出指示和規劃,《天津市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要在2020年前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15萬,并帶動9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一舉措的實施也確實加快了天津市冰球場地的新建和改建,天津體育中心主館改造為冰球館,遠郊薊州區國家冬季運動專項訓練基地改建升級,新建了2個冰球館。但是一兩個專業化場館的新建和改建升級,并不能根本上改變天津市冰球場地原本缺少的固有事實,此外天津市目前位于商廈中的業余冰球場地數量并不多,加之場地規模小、容納人數有限、設施設備不全、收費門檻相對較高,無法滿足眾多青少年的需求。
城市文化的健康發展必然離不開文化交流,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天津共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比賽,成為天津市冰球運動發展史上重要的事件,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等多家國際國內大型網站及電視臺進行報道,極大地提高了天津市冰球運動的影響力。 國際文化交流不僅能夠促進青少年冰球運動技能的成長,同時吸引著大型媒體的報道傳播,也能產生很好的社會影響力,對推動天津市打造冰球城市文化名片有著積極作用。鑒于此,今后天津市應該充分發揮冰球文化底蘊的優勢,著力加快 國際及省市間的文化交流,擴大天津市在冰球運動中的“朋友圈”,點亮城市冰球文化名片。
賽事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體育產業的良好發展又有利于體育項目的發展,因此要想實現天津市冰球運動的可持續化發展必然離不開具有影響力的賽事。縱觀近幾年天津市舉辦的青少年冰球賽事在數量有所增加,賽事級別上有省市級、國家級賽事,并且已經將冰球運動列入天津市運會項目,但是這些賽事辦賽歷程較短、辦賽經驗不足,在社會效益方面與國際賽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應該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辦賽經驗,在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方面狠下功夫,立足天津市冰球運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賽事的頂層設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冰球賽事,加強賽事管理和宣傳,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固定品牌賽事。
場地基礎設施與冰球運動的發展密不可分,因此應該靈活多樣新建和改造場地。天津市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很多低端制造的廠房和倉庫已經停用,市區土地資源稀缺,可利用舊廠房、倉庫等進行合理改造;郊區偏遠地區由于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可新建室內綜合型冰球場館;水域資源比較發達的地方,可在冬季寒冷天氣澆灌冰球場地;條件受限的可開展旱地冰球。同時,在新建和改造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多功能性,避免場地場館建設的單一性和一次性,活化活用場地場館。
青少年是祖國發展的未來,是中國冰球運動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應著力推動冰球運動在青少年中的普及。首先,應借助冬奧會舉辦的“東風”,基于天津市深厚的冰球文化,以“文化+體育”為核心,以冰雪運動進校園為載體,加大對冰球特色學校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支持大中小學開展冰球課程體系,引導有條件的學校成立建設冰球社團、冰球運動隊,完善青少年聯賽體系。其次,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減少冰球場地租賃使用的費用,提高冰球場地的使用率,場館運營中可采用分季分時價位,降低青少年學習冰球運動的負擔和門檻。再次,可以通過冰球運動員明星開展冰球科普、展演等活動,使青少年零距離接觸冰球明星,感受冰球運動的魅力,加強冰球在青少年群體間的傳播與普及。最后,還可以在冰球文化產業方面著手,鼓勵冰球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支持青少年冰球文化手工藝等制作,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